爱裸体做饭的他,被誉为最幸福的七星级主厨
在人类成为食物生产者之前,
我们的老祖先
是作为食物采集者存在在这颗星球上的。
也就是说,
人类文明之初,
我们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
历史学家说了,
那可是人类的黄金时期,
没有繁复的社会生产关系,
但却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可供生存。
历史学家还说了,
真的,作为食物采集者的老祖宗
可能比后来作为食物生产者的我们更有口福。
好吧,历史学家胡子长说什么都对
而我们好奇的是
作为现代人还能不能品尝一回远古的味道?
体验一下老祖宗的生活哲学?
答案竟然是,能!
台湾的阿美族就是一支古老的部族,
作为岛上的原住民
至今他们还保持着部落文明
部落古老的习俗仍然在族人间代代传承。
而陈耀忠作为阿美族的后代,
将部落的饮食文明融入当代的饮食文化,
被誉为天然的烹调艺术家,
被台湾人尊称为台湾七星级原味主厨!
《台湾食堂:原味Amis狂野台味》
对,就是这位大厨,
为什么是裸着的?
为什么又是裸着的?
好吧,可能这样才能彰显部落文明的赤诚和狂野……
拒绝了去五星级酒店当主厨的陈耀忠画风是自由的,
随性的就像个孩子,
而且风趣幽默。
阿美族自古就是“吃草的民族”。
陈耀忠把山脉当成菜园子,
山上各色的野菜他如数家珍,
在我们眼里全是草的东东,
在他眼里全都是人间美味。
偶然看到了月桃枝叶,
他还能随手编制成碗大的食物器皿,
编好之后可以用来包豆腐和猪肉。
风趣的他说,当然你也可以用它来当红包,
环保无污染。
对陈耀忠来说,
太平洋就是他的巨型海鲜冰箱,
不煮菜的时候他会驾驶着自己的渔船出海。
或者穿上潜水衣潜入海底,
再不然头顶一盏探照灯在海边礁石间寻觅难得的海味。
一切全凭运气,捕到什么就用什么来做菜。
当然,经常会有突如其来的暴风雨,
还会有剧毒的海蛇出没,
但比起这些危险,
能捕到一条当季肥美的飞鱼,
几只鲜美的蟹子,
都是大自然上好的恩赐,
都会让陈耀忠觉得惊喜和满足,
他会配上从山上采摘来的最鲜嫩的野菜,
成就一道火花四溅惊艳味蕾的创意料理。
有采访过陈耀忠的人说
他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主厨了。
因为陈耀忠的厨房就面向太平洋浩瀚的海面,
没有污染,满眼都是美景。
海风一吹,屋檐下的风铃叮当作响。
满满都是诗意,怎么会没有烹饪的灵感呢?
陈耀忠的餐厅取名“陶瓮百合春天”,
就选址在花莲海边,坐拥山脉大海。
陶瓮百合是陈耀忠两个女儿的阿美族名字,
春天则是陈耀忠的阿美族名字-Canglah(春天)。
陈耀忠说,
“百合花盛开在春天,而陶瓮就是装水滋养它们的器皿。”
来“陶瓮百合春天”吃饭的饕客需要预定,
而且这里没有菜单。
陈耀忠当天收获到什么食材客人就吃什么,
一切都看老天的意愿和陈耀忠的创意。
饕客坐在原木打造的木椅上,吹着太平洋的海风,
远眺着花莲的山川海景,
转眼间木质的餐桌上
就摆上了一道道未曾品尝过的珍馐佳肴:
浪花蟹、鬼头刀、黄鳍鲔、翻车鲀,
搭配麻竹笋、凤尾蕨、山茼蒿、青木瓜……
还有烤草虾、生鱼片、豆皮卷……
每一样食物都散发着食物最原始的魅力,
组合在一起却又充满着新鲜的味觉体验。
味道天然,尊崇原味,
但品相却一点不粗矿!
常常有人问陈耀忠是不是去法国留学过,
陈耀忠在菜品摆盘上可谓天赋异禀。
他的菜味道是原始的天然的,
他的摆盘却是西式的精致的,
可谓味觉与视觉的双重盛宴。
陈耀忠骨子里的随性和自由
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他的料理中,
比如他会把采来的花和青木瓜一起做成开胃的前菜。
而他最出名的鱼鲜料理“潮间带”
是将捕来的海鲜做成刺身,
让饕客品味从秀姑峦溪到太平洋的滋味。
还有汆烫波菜包卷金针、
飞鱼乾装点在小苦瓜上的XO酱小苦瓜,
以及熏火腿起司野菜卷、
小米酒醉虾等前菜,都有道地的台湾原味。
阿美族石头火锅、以马告、刺葱腌制过的烤山猪、
山鸡与现煮毛蟹海鲜蒸物等美食,
更是体现了阿美族的部落饮食文化,
也都让远近慕名而来的饕客大为惊艳。
陈耀忠的部落族人
常常会在他的餐厅里来上一段部落传统的舞蹈表演,
伴着古老的部落歌谣,
观赏着传统的民族舞蹈,
享用佳肴的饕客仿佛也听到了古老的召唤,
看到了祖先的身影,
那吃在嘴里的珍馐更觉有滋有味。
而有时来了兴致的陈耀忠会打着赤膊,
像个孩子一样的和自己的族人一起开心的载歌载舞。
看主厨“裸舞”这种福利恐怕再无第二家吧!
不煮菜的时候,
陈耀忠会带着自己的女儿们去山上海边“玩”。
玩的过程中,陈耀忠会带着女儿们认识野菜,
会采花苞里的露水给女儿们喝。
会教她们怎么设陷阱捕虾,
教她们怎么把石头烧热放在水里煮一锅丰盛的野味。
阿美族的传统和饮食文化就是这样代代传承下来的。
陈耀忠总是和孩子们说,
今天吃多少就拿多少,
不要贪婪。
“不用破坏的方式,
保护生态,永续!”
也许这才是阿美族能繁衍至今保住传统的秘诀吧。
多少豪华珍稀的食材与配料
都抵不过
这一口原始自然 的味道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