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欧美绿色建筑对中国的影响

欧美绿色建筑对中国的影响

欧美绿色建筑对中国的影响

11月4日,由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主办,北京土木建筑学会与绿色建筑研习社等单位协办的第二届“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建材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在主论坛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袁镔先生发表了题为《欧美绿色建筑发展对中国的影响》的演讲,全面展示了欧美在绿色建筑的探索进程以及中国的借鉴和再发展,以下为他的演讲内容文字摘录:

现代绿色建筑产生的背景

1.世界环境危机

第一次环境危机:环境污染迅速发展

由工业污染向城市污染、农业污染发展。

由点源向面源污染发展。

由局部污染向区域污染和全球污染发展。

第二次环境危机:气候变暖,臭氧层受损,酸雨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人体健康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需全球共同努力

2.世界能油危机

1973年、1979年世界爆发了两次能油危机,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涨至35美元。

欧美建筑有耗均占总能耗的40-50%,促使建筑业开始建筑节能的研究与实践。

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

对绿色建筑的探索

1.国际学术界对工业文明的发思、批判与争论:

1)蕾切尔·卡尔逊“寂静的春天”,1962年。

2)罗马俱尔部梅多斯“增长的极限”,1972年。

3)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

4)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21世纪议程”,1992年。

2.建筑界对绿色建筑的理论探索

1)约翰·托德“从生态城市到活的机器:生态设计原则”,1969年。

2)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1997年。

3)英国建筑师戴维·皮尔森“自然住宅手册”,1984年;

4)布兰达·威尔“绿色建筑学,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设计”;

5)美国建筑师协会等编写的“可持续设计指导原则”,1993年。

欧美对绿色建筑理论的探索

1.皮尔森的自然住宅手册中的“盖娅住区宪章”

盖娅住区宪章中提出了“为星球和谐而设计”,“为精神和平而设计”,“为身体健康而设计”。

2.为星球和谐而设计:

1)建设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2)使用无毒、无污染、可持续和可再生的“绿色”建材和产品。

3)高效利用资源·调控能量、供热、制冷、供水、空气流通和采光。

4)种植地方性的树木和花草品种,将建筑设计成当地生物系统的一部分;

5)设计中水系统,使用低溢漏节水型马桶。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

6)建设防止污染空气、水和土壤的系统。

欧美绿色建筑对绿色建筑特征

的认识

1.对绿色建筑性能特征的共同认识:

1)强调尊重自然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强调节约能耗和使用再生能源。

3)强调节约材料资源和材料资源的循环使用。

4)强调节水,收集储存雨水,防止污染水系统。

5)强调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2.中国对绿色建筑的界定:

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欧美对绿色建筑的实践探索

1.欧美绿色建筑四个方面的探索成果:

1)受“环境保护”运动影响而兴趣的生态建筑、生物建筑、自维持住宅研究。

2)在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中兴起的:节能建筑、覆土地建筑、太阳能建筑等。

3)在乡土建筑实践中一直存在的:结合气候的建筑。

4)在建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尊重环境注重节约的建筑实践如:少费多用住宅、有机建筑。

2.“自维持住宅”

英国剑桥大学的约翰·弗雷莱等人从60年代就开始研究“自维持住宅”,“自维持住宅”的基本思想是:

1)减少对地天资源、能源的消耗;

2)利用住宅自身的总废弃物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污染;

3)寻找一种满足人们基本需要,舒适而不过度的标准和方式;

4)自维持住宅力图将住宅构成一个自封闭的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的能量和物质材料的循环,从而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3.太阳能建筑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在欧美开展了太阳能住宅的研究。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造成污染,在建筑中太阳能的利用包括: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等。

4.中国的实践

欧美绿色建筑对中国的影响

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

设计策略:室内外绿化改善用地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减少能耗;利用场地风资源实现自然通风;改造水塘节约水耗改善微气候;外围护结构采用保温隔热技术;东南西三向采用不同遮阳措施;采用地道风进行新风予热予冷。

欧美绿色建筑标准的借鉴

与中国的自主发展

1.国际代表性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

1)英国的BREEAM,1990年第一版,2002年再版;

2)美国的LEED,1996年第一版,2002年再版;

3)加拿大的GBTod,1998年第一版,2002年再版;

4)日本的CASBEE,2002年第一版,2003年再版。

2.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与组成:

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次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7)施工管理;8)提高与创新

3.中国已编制完成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绿色办公建筑;2)绿色商场建筑;3)绿色医院建筑;4)绿色工业建筑;5)绿色奥运建筑等种类评价标准。

欧美绿色建筑技术材料

对中国的影响

1.多种绿色建筑技术材料

外墙外保温技术 保温材料;

节能外窗技术 装饰材料;

热泵节能技术 密封材料;

遮阳节能技术 金属材料;

自然光导明技术 环保材料;

可再生能源技术 生物质材料

污水处理技术 再生类材料;

垃圾处理技术等 高性能材料等。

2.外墙外保温技术

1997年欧洲建筑技术鉴定联合会发布《EPS板簿抹面外保温系统指南》

2004年中国住建部发布《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指南》

3.地源热泵技术

1973美国安装第一台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1984国际地源热泵协会在美国成立。

1997中美签订能源合作协议,重点是地源热泵技术。

1998重庆建筑大学等建立地源热泵实验台。

北京市2011年地源热泵使用面积3千万平米。每年增加3百万到5百万平米。

辽宁省到2011年,地源热泵利用面积7千万平米。

2015年全国地源热泵利用面积达5亿平米。

欧洲绿色建筑的节能发展历程

1.2010-2020年:欧盟近零能耗发展要求:

2010年欧盟颁布“建筑能效指令”和“近零建筑能耗计划”,要求:2020年12月1日前,新建建筑需达到近零能耗水平;2018年12月31日前,公共建筑要达到近零能耗水平。

近零能耗评判标准:年采暖能耗与建筑一次性能源需求量。

2.目前超低能耗标准:

1)德国:全年供暖燃料油消耗小于7升(50KWh/m2);

2)德国(欧洲):被动房全年供暖能耗小于15Wh/m2;

3)瑞士:全年供暖能耗小于42Wh/m2;

4)美国:比节能标准的能耗低15-30%。

欧美绿色建筑的节能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被动式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发展

2011年中德签订协议在中国建设16幢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总面积为16万平米。

2014年有37个项目被列为住建部被动式低能耗示范建筑,总面积达33万平米。

中国“十三五”规划规定要在中国建设1千万平米被动房示范建筑。

欧美绿色建筑的节能发展

对中国的启示

1.从节能目标上:

从低能耗建筑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发展。

2.从节能评价上:

从评价节能率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向评价建筑能源消耗总量发展。

3.从节能技术上:

从提高设备系统能源使用效率向采用被动式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发展。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