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景区位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公认的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风景区北麓柯村,规划保护面积459公顷,2008年顶峰国际旅游景区规划项目,分为地藏菩萨铜像、内外明堂广场、佛文化展示中心、佛学院、普济院、小西天景区等部分。

     依据总体规划,景区分为大愿文化园、印象九华、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等三个功能分区,分三期建成。大愿文化园是九华山打造世界一流旅游胜地和国际重要佛教道场的标志性工程—99米地藏王菩萨露天大铜像,地藏圣像突出了五个世界之最,一是地藏圣像为世界最高;二是采用世界最大汉白玉莲花;三是选用世界室外最大琉璃墙;四是佛光池为世界最大,直径为99米,深度只有20厘米,池底全部铺以金色马赛克的佛光池堪称世界第一;五是种植名贵树种堪称世界最多,大愿文化园采用香樟、实生银杏、桂花、墨西哥落羽桑等300余种名贵树木。

   九华山99米地藏圣像景区[1]  于2013年8月底由99位高僧正式开光,届时各地大德高僧、各级领导、善男信女、香客游人云集九华山佛山,共沾法喜。有缘的您如果当日随喜功德将获得主要席位,更近地感受佛光,让您的人生智慧圆满、福慧双增!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姿百态的群峰,宛如莲花,素称“莲花佛国”。唐李白赋诗赞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故而改原名九子山为九华山。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A级),每年到九华朝山进香、观光游览的信士、游人达200多万人。

    唐开元年间,新罗王子金乔觉,削发为僧,航海而来,卓锡九华,苦修数十载。终日晏坐,栖身岩穴,苦修苦行,终年99岁。根据《地藏十轮经》“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似秘藏"的地藏菩萨形象,识者认定金乔觉就是地藏菩萨现身于世,故在九华山神光岭建肉身塔供奉。由此,九华山成为十方信士顶礼膜拜的地藏菩萨道场。

    今国运昌隆,名山兴盛,为光大地藏菩萨证道九华的圣迹,弘扬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精神,原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仁德大和尚发心在这片尽揽山水之胜的菩萨道场敬造高达99米的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

    1998年10月6日建设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下达《关于同意修建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的批复》,强调“要把佛像建设成为文化精品,突出其文化及社会效益”。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景区以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为核心,分内、外明堂、小西天和佛学院三个功能区,规划用地2836亩,分两期建设。现实施的一期建设内容为内明堂和外明堂,二期为小西天和佛学院。内明堂以铜像主体为中心,通过依山就势的自由布局,体现出人人都具备的淳朴、自然的佛性,功能上以朝拜为主。外明堂满足观光休闲功能,景区以盘长和圆为元素形成完美构图,并通过优美的生态景观和多种文化艺术形式使游客感悟佛教文化、地藏文化。小西天主要满足游客礼佛功能,佛学院则主要满足佛教研究及教学功能。九华山地标性的笔架山和狮子峰构成地藏菩萨大铜像背倚的雄伟底景,景区格局大气,阴阳融凝,林木秀蔚,生气充盈,是生态良好和景观优美的形胜之地。

    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气势恢弘,高达九十九米,与九华山九十九座山峰、金地藏享年九十九岁的寓意相一致。据悉,铜像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露天大佛铜像。

    铜像的巧妙之处在于其选取的角度,铜像背东面西,为比丘立相,右手执锡杖,左手托摩尼宝珠,以狮子峰为背景,每当太阳升起时,从正面看霞光万道,而且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节还会形成独特的“佛光”现象。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弘扬了地藏精神,庄严佛教名山道场,是增辉江山、庄严国土的万年之计,是中国宗教艺术的一大创举。这不仅是佛教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把九华山建设成为世界性佛教道场的需要。

    99米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景区是加速柯村新区开发,构建“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实施九华山“二次开发、二次创业”的标志性重点工程。是九华山成为国际级旅游胜地的重要举措。

    九华山—九十九朵灵秀的莲花,九十九座高空悬寺、九十九个岁月修成的正果,解不开的神奇惊叹,观不完的民俗风情,抹不去的回味,一幕幕精彩感人的画面,一双双虔诚朝圣者的目光,构筑了九华山独特的魅力。神奇灵秀的山水与博大精深的佛文化的完美结合,使九华山成为“人佛共存”的心灵净土;修身养性的天堂和祈福美好未来的圣地。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