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O2O:传统教育机构为什么转型?
曾几何时,一次公开课数百人参加,一个新教学点两个假期收回成本,只要口碑做得不太差,几乎所有的传统教育机构都能赚到钱。
可最近两年,传统教育机构们发现这样的好日子越来越少了,尤其因为严重依附于体制内的考试指挥棒,一次政策的变革足以让一个教育细分市场崩溃。
现在无论是在线还是O2O的讨论,对于教育圈而言仍旧火爆,还有体制内公立学校不断向教育圈开放,力图也能加入中国教育产业的版图。
可对于传统教育机构而言,这场讨论背后是一个潮流的开始,能否把准脉顺应潮流,关系到教育机构们的生死。
➤ 不转型等死,转型怕转死
转型,这个词汇已经被2013年说烂,但这两个字的确关乎企业生死。诺基亚的企业文化、管理规范、专利创新都是全球顶尖的,但为什么消失?答案很简单,诺基亚和成就他的时代一起被消失了。
对于企业,转型有两种。第一种,被迫转型,当问题集中到不能解决的时候,倒逼企业转型,这种转型成本是很大的,也是很痛苦的,但不手术必须死亡。第二种转型,是预见式转型,是企业领导人的战略洞察能力超强,这种企业家是稀缺的,比如IBM当年把PC业务卖给联想,就是在PC机快不值钱的时候提前卖了个高价,IBM提前完成转型,非常成功。
人,往往不愿意割舍过去的成功与光荣,恋旧情节是人之常情,但商业不能恋旧,李嘉诚警告自己的儿子绝对不能喜欢上任何一个行业或业务。往往动感情的时候,就是失败的开始。
不过,这种苦日子只是对于很少的一部分传统教育构成生死的威胁,还不足以引起业界的大讨论,所以,在这场转型的大讨论中应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 人力成本上升,窄化其发展空间
虽然教育产业是一群知识分子用智慧的脑瓜撑起,可其本质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传统教育就是以名师为中心,竞争对手挖角或名师自己创业成为传统教育机构们最为头疼的问题,为了降低运营风险,名师们的工资一涨再涨,再加上机构规模的扩大,老师数量增加,最终导致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 房租成本大大增加
以前国内的写字楼过剩,房租并不太高,即是黄金地带的高房租,通过大班的形式也能将房租成本最小化,可现在写字楼需求量增大,房产公司们开始以“教育地产”形式介入教育行业,房租比名师们的工资涨得还快。
两大成本高涨,增加了传统教育机构们的运营风险,2013年起发生在北京、上海的几起教育机构跑路事件有一个共同点——员工工资发不出、房租交不起。因此,在运营风险高企的情况下,谁还敢“大力发展”?
➤ 竞争加剧,利润越来越薄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利润的降低除了和成本相关外,与机构们之间的同行业竞争也是一大因素。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2008年我国教育培训机构总数达到18.16万家,即使到2012年也有14.40万家。如果按照中国学生人数和地域配比来看,十几万家的教育培训机构还有吃肉的机会,可问题就在于教育培训机构过于集中,有媒体统计,仅重庆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数量已经超过5000家,这种严重扎堆的情况,造成了教育培训机构竞争的加剧,打折、促销甚至免费,使其利润越来越低。难怪有朋友说,一二线城市的教育培训机构的生存空间已经从市中心转到市郊、城乡结合部。
➤ 盈利模式难以为继
过去,我们认为一个传统教育机构要么贩卖精神要么贩卖分数,才能持续的活着,可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浸入,我们发现所有的教育机构不过是在利用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活着,甚至有人提出传统教育机构就是个中介。无论是通过打通师生的信息还是作为中介活着,可在“透明的”互联网介入下,老师和学生都能通过网络绕开传统教育机构交易,这对传统教育机构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 教育机构们准客户学生的改变
教育机构们的准客户——学生,越来越依赖网络,需求越来越具个性化,现有的手段无法达到学生、家长的要求。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