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剿制毒村细节:斧砍两分钟未打开民居大门
2013年12月29日凌晨4点,广东警方从多地集结三千多警力,开始了名为“雷霆扫毒”统一行动的收网行动,目标直指广东汕尾陆丰博社村。这是一场海陆空全面展开的围堵行动,除了地面上的三千多名全副武装的公安、武警,广东省公安厅还派出了两架警用直升机和四艘边防快艇,对博社村布下天罗地网。
博社村地形复杂,村中房屋密集,夜幕笼罩下,更是隐藏着太多不可知的情况。这个面积只有0.54平方公里的小村子,住户有1700多户,村中超过两成的家庭直接或参股参加制贩毒活动。村民藏有大批枪支,包括火力很猛的AK47步枪,甚至还有炸药工厂制造土制炸弹,警方的历次围剿,都曾遭遇了暴利抗法。
陆丰市禁毒办主任林春家介绍,这个村民风彪悍,一有风吹草动,制贩毒分子就煽动群众来围观、围堵,另外这个村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村道很小,用大石头或车辆堆住,车辆难进去,组织大规模的清剿行动要进去比较难。
为避免再次遭遇暴力抗法,警方选择了凌晨4点,这是人防范意识最弱的时机。109个抓捕小组悄悄靠近了博社村。
一个抓捕小组靠近了一个目标住宅。这栋小楼前后都装有防盗门,每扇窗都用铁栏杆封住,各个角落都装有摄像头,看起来戒备森严。抓捕小组决定分为两队,前后包抄。经过两分钟大力撞击、斧头砍,这扇大门依旧岿然不动。这时,从后门包抄的小分队传来了好消息,后门打开了。
这是一个小别墅,屋内装修简单,有一些家具,墙壁上挂着一个写有天地父母的牌位,看起来是一个民居。这个别墅会是制贩毒的窝点吗?
从天花板吊顶来看,这栋别墅只有两层,可警方却发现,竟然还有通向第三层的楼梯。第三层是一个空旷的大厅,大厅里没有任何家具摆设,十分奇怪。而在大厅一侧,有几个房间,虚掩着房门。
在一间厕所内,警方发现大量白色粉末状毒品散落在便池里,便池旁还扔着一只塑胶手套,显然,这是犯罪嫌疑人想赶在警方之前销毁这些毒品,但没有来得及全部处理便仓皇逃离。
4点06分,捷报传来,9名犯罪嫌疑人首先落网。4点17分,19名犯罪嫌疑人被擒获,4点27分,主犯蔡东家的头号马仔被擒获,同时落网的还有其余18人。在这些犯罪嫌疑人家中,警方缴获冰毒近3吨、k粉260公斤、制毒原料23吨、枪支9支子弹62发。
在一个别墅后,藏着一个堆满废弃物的院子,一排看起来已经坏了的冰箱里,整整齐齐放着制造冰毒用的塑料盒,而周围一些塑料桶内,就是制造毒品的原料。
为了逃避警方的检查,犯罪嫌疑人可谓想尽办法隐藏罪证。在一个炉灶中,警方找到了近十部已经被烧毁的手机,据犯罪嫌疑人交代,这些手机都是用来和毒贩联系的。
在这次突袭抓捕行动中,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56名,加上在惠州抓获的博社村村支部书记,制毒村的头号人物蔡东家,以及另抓获的被称为制贩毒“开山元老”的蔡良火、“陆丰派”冰毒制造权威人物蔡旋和操控国内部分省区冰毒市场的“重量级毒枭”蔡昭荣,警方一举摧毁了以陆丰籍大毒枭为首的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
陆丰涉毒问题由来已久。近三年,陆丰冰毒占全国份额已经超过三分之一,而博社村正是该地区涉毒最为严重的第一大村。从这个角度看,全国冰毒产量的三分之一恐怕都和这个村子有关。据了解,博社村作为重点扫毒对象,曾经在1999年和2011年两次被严打过。但为什么时隔两年就会死灰复燃,又形成如此大的制毒贩毒规模呢?
冰毒,也就是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它是纯白色晶体,晶莹剔透,外观像冰,俗称“冰毒”。大剂量使用时引起精神错乱,思想障碍,多疑、幻听、被害妄想等等,作为一种新型毒品,从本世纪初传入我国,已经取代海洛因成为滥用状况最为严重的毒品。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邱伟说他们编了几句顺口溜:博社毒村不得了,高压电线随处走,发电机组摆门口,豪车名宅装探头,租用老屋富流油,异味刺鼻污水流,天天结婚花车俏,十家制毒准八九,法理不容人头掉,断子绝孙死翘翘。
顺口溜反映出博社村内参与制度贩毒的家户数之多。家族式制毒贩毒,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在博社村的村里头,居然还张贴着一张很大的报告,就是“不准乱扔制毒垃圾”,可见制毒现象已经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
这样一个家族式制贩毒的村落,被外界赋予各种各样不光彩的称号,它是三甲地区制贩毒的“第一大毒村”、“生意做不做,关键看博社”的“标杆村”,甚至是陆丰制贩毒的“第一堡垒村”。
除了遭遇暴力抗法,在警方准备大力治理这个“第一大毒村”时,还碰到的一大难题就是有人通风报信,充当保护伞。12月29日凌晨在惠州落网的村支书蔡东家就是村里制毒的头号人物。51岁的蔡东家,十几年前曾去深圳做生意,此后回村,当上了村支书。有证据显示,在他走马上任没多久,就沦为了村里制毒、贩毒人员保护伞。
蔡东家信息灵通,关系网强大,一旦村里有人因制、贩毒问题被抓,他便会通过各种方式去捞人。蔡东家的落网,也正是栽在了捞人上,他的堂弟蔡良火在惠州落网,他在前往惠州捞人的路上,被警方抓获。警方介绍,蔡东家在试图捞人的过程中,曾找过民警帮忙。
正因为有着这些大大小小的保护伞,才使一个毒村成为一个难以攻破的“堡垒村”,可以长期对抗法律。
“家族式运作、产业化经营、地方性保护”,博社村的制毒贩毒,简直是触目惊心,肆无忌惮。警方雷霆扫毒,清剿毒村,大快人心。现在,当地公安机关正在查清犯罪事实,开展新一轮地毯式的围剿清查。而对于博社村今后的发展,当地也开展了宣传教育、摸底排查和引导村民勤劳致富等后续工作。铲除毒源,经验需要总结,但一个“毒村”在光天化日下,竟能成为“法外之地”,其中的教训也需要我们警醒和思考。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