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上海排起长龙的“鲍师傅”糕点,真假傻傻分不清

  • 在上海排起长龙的“鲍师傅”糕点,真假傻傻分不清
    20:33:47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最近,北京的“鲍师傅糕点”搬到了上海,登陆不久就被各大美食公众号刷爆了朋友圈,让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北京糕点品牌在魔都火了一把。

据说网上还开启了代购的业务,代购费甚至高于糕点本身的价格。而从网友口中更是得知,为买到“鲍师傅”的糕点排队2个小时已经算是幸运了。究竟“鲍师傅”的现象级走红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鲍师傅”的走红

“鲍师傅”是北京的一家糕点店,可以说是在北京的胡同巷子里发展起来的小店,从街坊四邻的口口相传中逐步产生了口碑效应。比起“喜茶”、“一点点”等网红店的一夜爆红,“鲍师傅”的走红显得有些神秘低调。一个门面非常不起眼的小店,被网友挖掘后,依靠社交媒体的传播瞬间成为网红级消费品。

“鲍师傅”进军魔都之前,是有其在京津两地积累的较高的知名度做基础的。早在两三年前,“鲍师傅”就因物美价廉、用料充足等特色在京津地区掀起了一股“小高潮”,但火爆的程度远不如今天。

据创始人鲍才胜表示,“鲍师傅”这个牌子第一次出现是2003年,中国传媒大学(曾经的北京广播学院)旁边的定福庄北街上,店面只有五六十平米。创始人鲍才胜也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而是来自江西抚州下属的“面包之乡”——资溪。

在来北京之前,鲍才胜的面包生意已经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地生根发芽,但由于市场限制,这些面包店都比较小而且没能做出品牌。于是鲍才胜把眼光放到了更大的市场——北京。“鲍师傅”首创并推出了肉松小贝这一单品,深受学生群体的喜爱,当时就开始经常有很多人排队,而肉松小贝在后来也成为了“鲍师傅”的主打产品。

尽管“鲍师傅”已经在北京摸爬滚打的了十几年,但今年2月一则“上海人民广场鲍师傅糕点店需排队7小时,黄牛高价倒卖排号”的消息在网上热传才真正让它走红。

北京14家直营店,真假“鲍师傅”难分辨

“鲍师傅”的走红也为其带来了许多困扰,就像周黑鸭的走红一样,大街小巷各种“周黑鸭”鱼龙混杂,消费者也难辨真假。

以北京为例,目前市面上可见的“鲍师傅”品牌如“金典鲍师傅”、“京鲍师傅”、“至尊鲍师傅”、“鲍大师傅”、“鲍老师糕点”、“鲍家糕点”等系列门店遍地开花。同样的问题还发生在上海,尽管上海的“鲍师傅”刚开业几个月,但却冒出了近百家“鲍师傅”,消费者一时间也难辨真伪。

上周,笔者的一位同事就在公司附近的一家“金典鲍师傅”买了几个牛肉松面包,由于笔者此前并未吃过真正的“鲍师傅”,所以并不能区分两家“鲍师傅”的口感有何不同。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