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尼泊尔:赶超中国的帅气校服

  • 尼泊尔:赶超中国的帅气校服
    12:45:12

那一年,从西藏去尼泊尔自由行十几天,颇有许多感受。感受最深的是:山地穷国尼泊尔的帅气讲究的校服和随处可见的体面校车。

尼泊尔并非处处是天堂。正如我们路上遇到的一位瑞士志愿者所说的:道路是他20年前骑行尼泊尔时中国人修的,现在已尘土飞扬,年久失修。城市街道没有一条像样的,卫生状况更是不容乐观,电线如蛛网一样杂乱无章,汽车也很低档。乡村陆路交通欠发达。但就在这百废待兴之中,在滚滚黄尘之上,总有面带着微笑和自信的,衣冠楚楚彬彬有礼神采奕奕的学生,穿着笔挺的西装校服和锃亮的皮鞋,打着整洁的领带,无论穷乡僻壤还是都会城市,他们或三三两两,或母亲牵着,或兄长带着,在全国各处绽放。学生们像诗人庞德说的: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真让人眼前一亮,触目动心。

论经济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尼泊尔是以农业为主的被联合国列入最穷的国家之一。尼泊尔近80%人口务农,按理,尼泊尔人应是生活在凄风苦雨中。然而,若以上世纪80年代末不丹国王提出的“国民幸福总值”的概念去衡量, 南亚的小国尼泊尔、不丹等在世界的幸福指数排名一直靠前,被认为是世界最幸福的国家。他们的幸福,是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的,无法掩饰。他们幸福,因为他们人人有信仰,因为他们的下一代更幸福。尼泊尔重视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要入学直到高中毕业,统一穿校装,必修一门外语(尽管是口音很重的印度英语)。

我被穿着校服的学生们击中了,他们是那么地卓尔不群,或灼然于乡间阡陌,或傲然于大街小巷。

尼泊尔的学生踏进校门开始,就是以绅士和淑女标准来培养他们,这几乎就是在进行贵族式的教育。尼泊尔的校舍环境很差,但学生校服却是一流的,典雅的色彩组合,合体的剪裁,精心的做工,完美的搭配,在学生们灿烂的笑脸的背后,每一个去过尼泊尔的人都能一定有感悟!

尼泊尔校服的设计明显受英式传统影响。上装都是衬衫,秋冬套上英国风格的鸡心领毛衣或毛线衣,有的打领带或领结,配白色或深色长统袜。女生穿着漂亮的裙装。穿上校服,男生帅气女生漂亮,让人赏心悦目。

没有亲临尼泊尔,我根本无法想象在这贫瘠的国土上怎么会有如此讲究的校服?讲究得就连女生辫梢上的的蝴蝶结也不放过,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照应了每一个细节。

从樟木到加德满都,从加德满都到卡博拉,从卡博拉到奇特旺,从巴德冈到纳加阔特,那些仅容两辆车通过的道路旁,经常可以看见脸庞略黑却穿得一丝不苟的学生们,或美丽地走在泥泞的路上,或很优雅地等着比别的车略为高档的更加抢眼的校车,或很快乐地走进低矮泥房的小学。在山上,在首都十字路口,经常可见家长牵着孩子去上学。母亲穿着传统纱丽,孩子无论多小,都革履西装或西裙。而且裙子居多,可见女孩也都大多可以上学。学生无疑是最受尊重、最受保护和最受重视的群体。这个国家虽然不富裕,但充满了希望。

尼泊尔孩子上学时间是当地时间10点到4、5点左右,所以我们经常在旅途碰上孩子们上学放学的情景,于是这道校服构成的流动风景线总是刺激着我们的眼球和心灵。

有人说尼泊尔是为了防止学生受种姓制度影响而互相歧视所以穿统一的校服,而尼泊尔政府指出:“教育是强国的根本”,并呼吁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而努力。 不管是学费、校服、还是接送的校车,都是由政府买单。尼泊尔的公交车拥挤不堪,乘客经常要坐在车顶(我们就试过在当地“骑着”公交车驰骋的经历),但他们的校车却非常规范,一人一座,从未见超载。即使在最穷的山区,只要父母同意孩子上学,学校就会免费发放给学生们干净整洁的校服。虽然就是一套简单的校服,可它却是下一代人的梦想。尼泊尔共有各级学校三万多所,在校学生六百多万人,这对于一个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尼泊尔来说,比例还是很可观的。资料显示,尼泊尔85%的学龄儿童上的是公立学校,在尼泊尔的每一个孩子,不论出身和门第,都可以接受到免费的国民基础教育。在学生校服的背后,就能感受到尼泊尔政府对教育的积极态度。

尼泊尔的学生校服,已经成为国民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校服成功之处在于款式设计:男生校服阳刚帅气,女生校服娴雅可爱,这使学生更好地树立健康的性别意识、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水平和现代意识。

不记得是谁说的:高雅的服装,必然融合了高雅的思想和情怀,融入了人类对于自由、爱的深深探求。我以为这是至理名言。

校服最早起源于欧洲。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使那些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学生在学校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

尼泊尔孩子穿校服是荣誉和自信;而我们中国大陆的孩子为什么穿上校服就发愁?全世界只有中国大陆,校服 =运动服。我们的学生几乎全部穿着清一色的运动服,宽大的运动服罩掉了他们的青春,男女都穿裤子,不辨雌雄,我们的校服应该是全世界最难看的,简直是零设计。更不要说中国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连校服都穿不上。

据说,除中国和越南以外,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校服均为一套平时穿着的正装制服和一套体育课穿着的运动装。

香港的校服也很美,一般是规定要穿白袜黑皮鞋,白袜不能有logo。

日本男生的制服是“诘襟”,女生则穿 “水手服” 。日本的校服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学校的标志,而且是时尚潮流的风向标。许多女学生毕业后仍然喜欢三五成群地穿着校服外出,可见她们对校服的喜爱程度。

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未来怎么样在于我们给了他们一个什么样的现在。大力发展我国的校服文化已势在必行。

叶凉说

校服,本身也是平等的象征。

不得不说,在走过的许多国家中,天朝校服真心是丑的。从给孩子们的衣服的审美,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审美。国内校服让人感到乏味的,不仅是设计的平庸(一直认为校服放上学校拼音缩写很草率),还有背后透露的对孩子及教育的敛财、不尊重与漫不经心。

在尼泊尔,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虽然家长衣衫褴褛,孩子却穿得一丝不苟。他们的帅气校服是包括衣服、裤子、皮带、皮鞋和手套、领带等配饰的全套服饰。

我曾经的背夫靠在安普尔纳山区给人背行李为生,在闲聊中这位先生告诉我,他拼命工作就是为了存下积蓄供两个女儿读书。要知道,在南亚女人的地位其实不高,嫁人后也从属于夫家。

此外,在这个山地穷国,校车几乎是稍好学校的标配,空间、整洁和性能程度超过大部分公交车,这点连中国都没有做得更好。

即使现在诸多障碍,但从尼泊尔人对待教育和孩子的态度,我认为这个国家的发展终究会有前途。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