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朝鲜战争毛泽东下令爱护朝鲜草木 不准采野菜

  • 朝鲜战争毛泽东下令爱护朝鲜草木 不准采野菜
    05:29:20
    1951年1月8号,前锋越过三八线,直抵三七线的中朝联军,停住了自己的脚步,精疲力尽的志愿军部队开始了全线休整,朝鲜是一个山区遍布的狭长的半岛,只有很原始的铁路和公路,这种地形曾经给深入北方的美军后勤补给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那么现在这种不利的因素在缺乏现代化运输工具,而且也没有制空权的志愿军身上,也是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联合国军撤退媒体大幅报道 李奇微卧薪尝胆准备反击

    人们慢慢意识到,对于初次在异国作战的中国军队来讲,这种看似不显眼的缺陷,也许是灾难性的。

    解说:中国军队突然间销声匿迹了,如同在清川江第一次伏击联合国军之后,突然消失一样,没人能说出中国军队司令官的脑子里,正盘算着什么,参谋们应麦克阿瑟的要求,已经制定好了撤出朝鲜的详细计划,整个前线弥漫着一种前途未卜的气氛。

    刚上任几天就面临着不可逆转的大撤退,丢掉汉城的直接责任,或许不应由李奇微来承担,某种程度上讲,联合国军的大踏步撤退是成功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在添油加醋的媒体面前,脸上热辣辣的李奇微依然觉得度日如年。

    可是他从一开始就不认为美军输定了,当麦克阿瑟跟华盛顿官员们大打口水仗,很多人开始打小算盘的时候,李奇微把一切私心杂念都抛诸脑后,开始全神贯注地履行一个军人的职责。

    履履败退的美军,开始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联合国军与志愿军的首次遭遇,发生在1950年10月25日,真正大规模的战斗发生在26日,11月2日,联合国军主力撤退到清川江南岸,战斗历时八天,第八集团军第二次向鸭绿江进攻,11月25日遭到攻击,战斗持续到12月2日,志愿军大部队停止了对溃逃中的联合国军的追击,战斗历时八天。

    刚刚结束的“新年攻势”,从1950年12月31日,持续到1951年1月8日,也是八天。八天,三个同样的数字,中国军队的任何攻势,无论参战丙纶规模有多大,战斗持续的最长时间是八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后世的军史研究者们,开始把这种现象称为“礼拜攻势”.

    这“八天”是由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能力决定的,由于美军的空中封锁和自身补给手段的原始,在战役开始之前,依赖人力、畜力补给的中国军队,只能为每位士兵提供大约一个星期的粮食和弹药。

    晋德俊:有枪、有子弹、有手榴弹,有背包、有水壶,这平均每个战士身上最少平均80斤左右,还有干粮袋,干粮袋是五斤,有炒米、有炒面,有压缩饼干,水壶起码得装满,士兵的话带四颗手榴弹,子弹一百五十发,再加上步枪的沉。

    这就是够你十天,够你十天生活,那个时候晚上就没有睡过觉,顶多是你走一段,累的时候,背包往下一退,就躺在地上,枕着背包休息个一两个小时就走了,根本就没说住在住户里,住家,铺盖打开休息一晚上,没有这个时间。

    中国士兵物资补给不足 李奇微采取“猎犬行动”

    解说:中国士兵必须把所有的补给都扛在身上,一旦粮食弹药消耗完毕,再凌厉的攻势也只能停止。

    黄树青:根本就没有吃的,都说一把炒面一把雪,那个时候炒面绝对没有,都是去老百姓家要啊,那个时候都是,一去老百姓都跑了,把老百姓的粮食给弄来,打张条子,现在我们占的这边,那后来都跟人家还了,朝鲜南方那不知道怎么还,那条子人家保存不保存,把粮食给拿走,打上条子,都是多少斤多少斤,放在那了,真的呀,那个时候人没有吃的,枪没有弹,就到这种程度了那是。

    张瑞明:炒面断了,雪也没有了,前线那个雪都是黑颜色的,炮弹打,飞机炸,崩下来那个黑泥土落到雪里,雪一化,把它化成水,一冻冻成冰,但那个泥土出不来,就前线啊,你想一把炒面再想吃把雪都不容易,那时候部队大部分都饿得得夜盲,一个排里能有五六个天一黑以后都是夜盲,什么是夜盲呢?最多能看到这个墙跟前,如果那站个人,看着就是个木头桩子,走到跟前或者那个人一对,动了,哦,那是人,就好像下大雾对面也看不清什么,但是感觉着有人,晚上行军那更不行,怎么办呢?谁能看着背包绳解下来绑到腰里,后边一个人牵一个人,背包绳长啊,一个班牵住。

    解说:李奇微终于在纷乱的朝鲜战局中理出了头绪地如何才能验证这种现象呢?那就放几条猎犬去探探虚实吧。

    1951年1月15日,也就是彭德怀命令中国军队,全线停止追击的一个星期后,李奇微亲自命名的“猎犬行动”开始实施了,“猎犬行动”的意思是像猎狗一样跑上去,主动寻找,正在物资短缺困境中的中国军队,把他们死死缠住,美军在少量坦克的引导下,用汽车搭载士兵,采取小股多路的方式,在宽大的正面进行小规模的试探进攻。

    李奇微表情依旧严峻地对即将出发的小分队成员们说到,不是都在问联合国军该怎么办吗?依我看,出路只有进攻,进攻,再进攻。

    攻克汉城之后,不顾疲劳连续作战的志愿军部队,终于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被提到首要地位,那就是把前三次战役的伤员尽快护送到祖国后方的医院。然而由于美国飞机的严密封锁,志愿军的运输能力遭到严重限制,大量伤员被滞留在距离前线不远的地方。

    为了照料暂时无法后送的伤员,志愿军部队从部队机关里,抽调了许多人充当临时的“照顾员”,中南军政大学的毕业生于开志,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