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餐饮消费升级 “出行+美食”成为新需求

  • 餐饮消费升级 “出行+美食”成为新需求
    08:36:23

腾讯日前发布了中国消费升级的相关报告,小编整理了报告中关于消费升级与餐饮发展相关的信息,供广大餐饮、美食同行们参考。

1.消费规模持续上升,消费上升速度放缓

报告显示,2016年,75%的消费者仍计划保持或增加消费支出。然而企业想要吸引购物者,不是靠向他们推送产品信息, 而是要在消费者的生活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

基于这个认识,小编认为,未来的企业要变成消费的服务商,而不实商品和商品信息的提供者。

据预计,即使中国的实际GDP增速进一步放缓至5.5%(低于官方预期),到2020年,中国的消费市场仍将扩大约一半,达到6.5万亿美元的规模。未来五年中国消费市场所带来的2.3万亿美元增量,相当于当下德国或英国消费市场的1.3倍。

中国的双速消费经济是未来增长的决定力量,上层中产阶层及富裕家庭将是整体消费的主要驱动者。上层中产阶层、年轻一代和高端服务业人士,将成为中短期内拉动中国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消费者一直想要升级消费。 对于商家而言,他们拥有多种机会吸引日渐成熟的消费者,并解决他们对当前生活的不满。

另外,即使在2016年年中,尽管其他市场经历放缓和波动,但中国的消费依然保持强劲。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家庭的名义消费增长率达到9.3%,而去年同期为8.6%,攀升速度超过2015年全年。从实际增速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但与此同时,在第一季度的强劲增长之后,同比去年,今年4月和5月的零售额出现小幅下降。

小编认为,企业依然要保持对用户要消费需求的总体规模的信心,但是针对增长放缓的原因要做进一步分析和打算。

影响消费增长的原因是两个:一是消费能力,二是消费意愿。

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仍然很强:当前中国有超过40%的城镇家庭稳定处于中产阶层及富裕消费者群体。

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意愿相对较强,但从2007年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主要原因是家庭收入增速放缓,而这也反映了整体的经济形势。2016年,75%的消费者仍计划保持或增加消费支出,而2015年这一比例为81%。

报告指出,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家庭收入增长率从去年的9.4%降低至8.7%。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内,有相当比例的家庭收入没有增长。今年,收入增长超过10%的家庭所占比例也明显下降,从38%降至26%。消费者对工作的担忧和对未来的焦虑情绪也在增加,表示担忧的受访者占比从20%增至25%,表示焦虑的受访者占比从22%增至28%。

2.消费的终极驱动力非常强大

尽管从总体上看是乐观的,但是在短期内又不那么乐观。但应该关注的终极动力——消费的驱动力,还是很强大的。

一是人们的消费能力提升,中国开始规模性出现中产阶级。到2020年,中国上层中产阶层及富裕家庭数量将会翻倍,达到约1亿,占城镇人口的30%。这一群体的消费意愿将保持强劲, 消费增速将高达17%。和2015年一样,约有30%的上述消费者计划在今年增加消费支出。

二是年轻消费人群崛起,他们更愿意消费,更愿意去体验新的消费。到2020年,18-30岁的年轻人口将占全部城镇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他们的年消费增长率为14%——是“上一代人”(35岁以上)的两倍。到2020年,年轻一代在消费总额当中的占比将由目前的45%增至53%。

3.餐饮和美食领域的消费需求与应对方式

关于餐饮和美食的消费需求方面,人们最大的痛点来自ship安全问题。

57%的消费者表示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水平低于预期,医疗水平和资源是否充足则紧随其后。

关于餐饮的消费变化,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一是健康是餐饮的未来趋势。

二是便捷。

三是厨房变得可有可无。

四是越富有越不愿意自己下厨——这是餐饮的机会。

五是线下便利的市场才刚刚开始。日本平均约24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密度非常之高。美国约21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几乎触手可及。中国目前的便利店总数不超过3万家。随着中国人口的城镇化和消费结构升级,便利店的需求会更高,社区结构会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

六“出行+美食”成为新需求。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0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