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浙江省嘉兴市:推动高水平教育在嘉兴的生动实践

  • 浙江省嘉兴市:推动高水平教育在嘉兴的生动实践
    14:33:02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浙江视察时,明确指示浙江要“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今年全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夏宝龙在看望嘉兴代表团时明确要求,“‘十三五’时期,浙江要成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省份,嘉兴应该是标杆的尖”。
就在本月9日举行的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全会报告明确指出,“干好十三五、奋勇当标尖”,关键是要在高质量、均衡性上当“标尖”。高质量,就是必须更加强调质量和效益。均衡性,就是必须更加关注发展的平衡、协调、可持续。
教育发展的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均衡性,无疑是当“标尖”的题中应有之义。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嘉兴所有县(市、区)都已率先跻身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义务教育教师流动试点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顺利推进;两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全市公益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到83.54%;249所义务教育学校通过标准化学校评估,达标率达到84.93%;创建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4个,创建通过率居全省前列……
在近年发展高水平教育的先行先试中,部分地区让优质教育资源渗透进镇村,将高质量均衡性进一步推向深处,为嘉兴今后一个时期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提供了指引。
一个农村教育集团的均衡发展路
早在2005年8月,桐乡市教育局、濮院镇党委政府就作出了调整学校布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决策,合并原濮院镇小和濮院镇中心小学,撤并全部村校迁入投资2000万元的新校舍,组建濮院小学。
新的濮院小学下设翔云、永乐、毛衫城三校区。新学校的建立,标志着濮院从此开始了一校三区、连锁办学,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尝试与探索。
时任濮院小学总校长路茂方说,得益于改革带来的机遇,濮院镇连续多年都跻身全国经济百强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突出,上好学校成为所有人的共识。濮院原有的教育格局与资源已远远不能适应,择校之风盛行。当时的合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目的在于寻找教育均衡发展的良方。
路茂方清楚记得,学校合并之初,三校区的教育设施不尽相同,每个校区既有富余的设备设施,也有很多短缺的东西。因此,学校通过科学“物流”,物尽其用,就成为连锁办学均衡发展的奠基之举。对三校区的图书、电脑、实验仪器等在内部框架进行了有效的调配,从而实现了教育资源均衡科学的配置。
除了科学调配教学仪器与设备,濮院小学还将原来撒胡椒面式安排教育经费变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以县为主经费管理体制”下,根据财政预算的要求,重视对各校区的二级统筹,根据校区项目的轻重缓急,作好规划,将三校区的经费集中统一,确定“发展或改善的重点项目”,以此实现硬件资源的科学调配与统筹。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均衡发展,教师是关键。路茂方说,三校区教师的流动是学校发展的催化剂。合并之后,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与优化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
但是,三校区的教师流动,很容易让人想到三杯牛奶混合后,浓度高的变低了,浓度低的变高了,演变成平均主义的假均衡。这也是当时令部分人忧虑的问题。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濮院小学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关于流动有两句口号:为学校的发展需要而流动,为教师的成长需要而流动。路茂方说,前者是刚性,如这个校区某学科缺人你必须要去。而后者虽然也是行政命令,但更多的是两厢情愿,因为这样的流动让教师看到了自身专业成长的机遇。
在此指引下,优秀教师、青年教师、遭遇专业成长障碍教师、“后进”教师都实现了合理科学的流动。与此同时,教师流动政策也不缺人文关怀:如两年内评职称的教师不流动,临近退休的教师不流动,怀孕期的教师不流动等,真正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与优化。
路茂方说,在连锁办学的进程中,濮院小学通过合理流动为三校区配备了比较均衡的师资力量。校区的师资队伍优化了,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还需要创新的校本教研为支撑。为此,在培养途径与策略上,濮院小学充分运用一校三区的人力资源优势,以学校自身为培训基地开展校本研训,形成了“多元化的教研模式”。
如通过成立小学科大教研组,激活技能教师的工作热情,释放技能教师的工作能量;通过学科带头人点课活动,鞭策校内名师自我加压,打通了校区的壁垒,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为充分利用一校三区的教师资源优势,学校首创唱响“同一首歌”大型系列教研活动,即语文和数学学科每次活动确定同一教材,三个校区在同年级同科目的教师中各推荐一位教师上这堂课,三校区同科目教师参与听课和互动式评课……连锁办学下的校本教研,让每一位教师有了学习、展示、提升的机会,成为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路茂方说,从这些年的招生情况来看,社会和家长由最初的怀疑到逐步接受,到如今的习惯成自然,这是对均衡办学的最大肯定。通过每年的数据对比跟踪,我们欣喜地发现三校区间学生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学生的个性特长均得到很好发展,也促进了大区域的教育均衡。
作为乡镇学校连锁化办学的先行者,濮院经历了探索的曲折、融合的阵痛,也品尝了连锁的甘甜。2014年6月,随着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的建立,桐乡土地上第一个农村教育集团诞生了。
“从连锁办学到集团办学,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升格,更是濮院小学发展战略由均衡发展到特色发展华丽转身的重要阶段。”现任桐乡市教育局副局长的路茂方总结说,从连锁办学到集团办学,办学条件唯有更好;从均衡发展到特色发展,校园文化实现了和而不同;从三星级迈向四星级学校,学校发展永不止步。
一趟追求高质量学前教育的示范行
学前教育问题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人生教育的起步,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公办幼儿园供不应求、民办幼儿园收费贵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现在,随着二孩时代的来临,学前教育资源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循序渐进中实现学前教育资源高质量均衡性,嘉兴也不乏可借鉴之地。
自2011年以来,海宁市深入实施第一轮和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加快建设、优化布局、提升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健康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规划要早,布局要好。海宁市首先做好“优化布局”文章,完善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围绕“扩总量提质量”的建设目标,不断提升幼儿园办学条件。在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期间,海宁共新建幼儿园14所,完成改扩建幼儿园16所;第二轮计划再新建、改扩建16所,目前已完成3所,其他正在建设中,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持续扩大。与此同时,加快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作,目前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为98.5%。
海宁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新宇说,在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的同时,海宁还多措并举不断巩固教育均衡。首先,大力开展“姐妹园结对”活动。2015年已经开展第十轮结对活动,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与海洲街道中心幼儿园等10个结对园结对工作有序开展,促进了城乡学前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其次,积极探索城区“名园+新园”的办园模式,以优质园为龙头,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共享,加大新园培育力度,加快新园成长。当前,多家幼儿园都已形成“一个中心园+一个分园”的办学模式,下一阶段,其他优质园也将在新建园举办分园。第三,统筹城乡幼儿园共同发展,该市12个镇(街道)均已设立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且均为省二级及以上幼儿园,各中心幼儿园对所属村级公办园实施“六统一”管理。
学前教育光靠公办是不够的,海宁还加强了对民办幼儿园的科学引导。金新宇介绍,主要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合理的普惠性服务。
在海宁,一方面,所有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园一样,享受升等和年审奖励,社会保险中市财政都给予一半的补助。另一方面,在补助标准上,对公益性民办幼儿园和非公益性民办幼儿园实行差异化对待。对公益性民办幼儿园,按市属公办园标准补助生均公用经费;对非公益性优质(一级、二级)民办幼儿园,按市属公办园标准的一半补助生均公用经费;对持证教师,按照每年2.5万元/人补助人员经费。以此引导民办幼儿园向公益性、普惠性发展。目前,海宁全市14所民办园中有7所为公益性幼儿园,非公益性民办幼儿园中,有2所分别达到一级、二级标准。
海宁市除了做好“优化布局”文章、完善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外,还做好其他三篇文章,即做好“规范发展”文章,健全学前教育发展机制;做好“人才兴教”文章,有效加强幼师队伍建设;做好“科学管理”文章,不断提升学前教育内涵。
目前,海宁全市有各级各类幼儿园68所,其中教育部门办10所,其他部门办2所,集体办42所,民办14所,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发展格局。近三年,学前三年入园率均保持在99%以上;公益性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85.1%;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2014年12月,成功创建嘉兴市首个学前教育示范县(市)。2016年2月,海宁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36个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实验区之一。而浙江也仅海宁和杭州江干区两地入选。
一次补教育短板的全域总动员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也是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的关键时期。
嘉兴市教育局局长周建新说,按照高质量、均衡性的标准,对照争做“标尖”的要求,对照“十三五”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以及打造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互联网+教育”实验区、教育接轨上海前沿区和教育改革先行区,建设江南品质教育城市的发展定位,嘉兴教育依然存在一些短板。
嘉兴教育系统在历时数月的查补短板行动中,已经查找到一些关乎基础性、全局性、影响事业持续科学发展的短板。如在镇村教育问题上,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部分中心镇的人口规模日益扩大,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偏低,教育的功能满足和质量水平均与镇村发展水平提高不相适应,同时,民工子女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教育现代化考核范围后,民工子女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艰巨,出现了教育现代化创建的严重短板。在学前教育问题上,伴随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和二孩政策的实施,学前教育需求日益旺盛,但全市公益性学前教育资源总体紧缺,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与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要求不适应。
对此,市教育系统提出了系列对策措施,如针对镇村教育,要系统推进镇村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镇村教育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城乡教育集团化办学,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发展新格局。针对学前教育问题,提出了加快建立学前教育“县级为主、镇级配合”的统筹发展机制,加快编制学前教育布局和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幼儿园建设项目,多途径提升幼儿园教师收入待遇,强化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督查等对策措施。针对市本级教育,提出了加快推进迁建项目,加快配套学校建设,深化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丰富市域内国际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等对策措施。
这份《嘉兴市教育系统查补短板行动方案》,还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民办教育发展等指出了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也提出了详细的对策措施。
周建新表示,既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查补教育短板的重要性,更要重在落实,细化查补教育短板目标任务。在精准聚焦找短板之后,接下来全市教育系统要精准发力补短板,争当浙江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标尖”。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0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