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河北民运会 带你看懂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 河北民运会 带你看懂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00:49:49

长城网8月21日讯(记者 张艺萌 骆梓炫 段涛)8月21日,河北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沧州市开启第一天的精彩赛事,板鞋竞速、毽球、蹴球、民族式摔跤等比赛精彩纷呈、吸人眼球。少数民族新奇的比赛项目,你了解几个呢?咱来一起一探究竟!


蹴球运动员正在进行比赛。记者段涛 摄

蹴球:“用脚踢的斯诺克”

记者在运动场上看到,蹴球运动员们在一块10m×10m的正方形平整地毯上进行比赛。选手们屏息屈腿,前腿以脚跟先着地,脚掌踩球球面,绷直腿将球向前蹴出,动作机智敏捷,反应极其迅速,在赛场上,与对手展开激烈对决。

蹴球运动员李卓豪(左)与队友。记者段涛 摄

来自定州二中的运动员李卓豪告诉记者,蹴球也被称为“用脚踢的斯诺克”,是从我国古代蹴鞠运动发展而来的。蹴球作为众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中一个重要项目,在满、蒙、回等民族中较为流行。据了解,蹴球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用脚底“蹴”球,依据所“蹴”之球碰击对方或本方球的情况计算得分,例如击中对方球得1分,将对方球击出界得4分,积分累计达50分的一方获胜。

女子三人板鞋60米竞速比赛。记者段涛 摄

板鞋竞速:“秘密武器”成为比赛项目

“先走、再慢跑、逐渐加速度,注意步调一致……”女子三人板鞋60米竞速即将开始之际,教练在为队员作最后的赛前辅导。而后,随着一声发令枪响,3名运动员一同将脚套在同一双木制板鞋上,一齐发力向终点冲去。

各族运动健儿奋勇拼搏,场外观众呐喊助威,场内外一片欢腾。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比赛项目吸引众多市民观看,精彩之处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拍照留念。不少观众更是跃跃欲试,也想走上赛场一比高下。

相传,板鞋竞速起源于明代广西百色地区。当时广西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曾经以板鞋作为“秘密武器”,训练士兵之间的团结性以及协作能力。她让3名士兵同穿上一副长板鞋一起跑步,长期如此训练,士兵的战斗素养大大提高,斗志昂扬,所向披靡,从而在战场上大败倭寇。后来,壮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练兵方法,开展三人板鞋竞技活动自娱自乐,相袭成俗,流传至今。

据了解,比赛板鞋由长100厘米、宽9厘米、厚3厘米的木料制成。每只板鞋配有3块宽5厘米的护足,分别固定在板鞋规定的距离上,护皮以牛皮为宜,第3块护皮后沿距板鞋末端15厘米。参赛选手表示,此项目主要考验选手的合作能力,3人要齐心协力才可能获得胜利。

来自衡水学院的李宇娜和她的两个好姐妹获得了本届运动会女子60米板鞋竞速冠军。李宇娜告诉记者:“我们的训练非常辛苦,腿上都是伤,但是拿到冠军的那一刻,一切都值了!”

荡秋千比赛现场。记者段涛 摄

秋千:欲与天公试比高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与荡秋千比赛的选手们个个卯足了力气向“规定线”跨越,这项民间竞技也吸引不少观众围观,为选手们加油助威。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它是多个民族共有的游艺竞技项目。秋千运动员在比赛中好似云中穿梭,欲与天公试比高

据了解,秋千比赛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项运动,现在吉林省的朝鲜族和云南省的阿昌族等,仍把秋千作为迎春佳节的一项必要的体育游戏。

秋千比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比高空触铃;二是比高度。比赛时,为了验证谁荡得高,事先在秋千架正前方竖两根高高的竿子,杆子间系一条绳索,绳索中间挂上铜铃,谁能用踢着铜铃的次数越多,谁就是优胜者。比赛时,运动员用飞荡的身体画出了一道道彩色弧线,惊心眩目,矫健绝伦。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