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两岸特色乡镇交流暨生态农业对接会在厦门举行

两岸特色乡镇交流暨生态农业对接会在厦门举行
  • 广西生态种养
    02:47:21

说起近几年来芜湖农业的发展,让人立刻联想到的名优产品和知名企业很多。其中,电商品牌三只松鼠是首屈一指的一家。2012年在芜注册创立的三只松鼠,不断创造奇迹,用5年时间发展成为国内销售规模最大的互联网食品品牌。目前,以三只松鼠、宇培电商、淘宝芜湖馆等企业为骨干,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互联网+农业融合发展的倍增效应加速显现。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是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一个缩影,5年来,我市粮油蔬菜畜禽养殖能力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形成集聚,农村改革各项工作创新开展,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高。可以说,芜湖农业正逐步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方式中解脱出来,朝着都市型现代农业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全市种养殖业出现的喜人变化,用一组数据可以说明,2015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20.4万亩,较2011年增加137.24万亩;蔬菜播种面积发展到80.43万亩,比2011年增加8.31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6.73万吨,较2011年增长16%。去年,我市先后遭受了低温、水灾、干旱等自然灾害,虽然粮油棉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畜牧、水产生产依旧稳中有升。

5年来,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加快发展,全市的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提速。据了解,2011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刚刚超过200家。近年来,我市着力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达到3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96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5家,国家龙头企业3家。2016年我市有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入省级“甲级队”,有16家龙头企业进入省级示范联合体。全市形成了粮棉油、果蔬、水产、蜂产品、屠宰及肉类、休闲食品、苗木花卉等近10个产业加工体系,溜溜果园青梅产品单品销售量全国第一,龟鳖养殖规模居全省首位,果蔬加工出口销售量占全省50%份额,蜂产品原料拥有量约占全国的10%。

2015年7月,以三山经济开发区为依托的芜湖市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准。两年来,在全国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龙头企业中联重科实现逆势上扬,2016年,该公司主营业务行业位次稳步提升,谷物烘干机、小麦收割机、水稻收割机销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一、第二、第三。在龙头企业的强势带动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培育下,基地集聚农机企业70余家,拥有农业机械产品700余种,产业规模居于全国第四位,产品种类高居全国第一位,为我市产业转型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引擎力量。

截至2016年10月31日,我市完成建立登记簿农户数628246户,颁发证书625400户,完成率和发证率分别为99.9%、99.5%,标志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记者从市农委获悉,以改革为抓手,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创新发展,这是我市农村工作的遵循之一,为此,我市主动加压,将农村集体资产股改试点村覆盖到四县四区;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证保险贷款试点,创新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IPO挂牌上市的农业企业达到25家。

围绕打造欢乐城市主题,市农业部门强化规划引领,推动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打造出一批美丽田园、美丽乡村。截至2016年10月,全市已经发展“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211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35万亩,形成了芜湖大浦乡村世界、无为五洲生态园、芜湖县怡龙山庄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此外,“从农田到餐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一直备受关注。5年来,我市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生产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农资市场源头监管,推进农业“舌尖上的安全”工作初见成效。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