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西生态种养20:43:09
林下种益智、食用菌,养山鸡……白沙等市县推行立体化种养殖见成效
“林下生金”护了生态富了村民
海南日报记者 罗安明 通讯员 赵秀君
琼岛数百万亩胶林正在释放脱贫叠加效应!我省脱贫攻坚百日行动以来,白沙、儋州、临高等多个市县深挖林地资源潜力,在胶林下发展菌菇、益智、雪茄、山鸡等立体化种养殖。不砍树、不占地,产业脱贫效应叠加释放,贫困户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端好生态碗
多重林下产业助脱贫
薄雾刚刚退去,阳光洒满林间小径。白沙黎族自治县阜龙乡新村的贫困户蓝洪葵一早就已赶到合作社,打包刚采下的新鲜秀珍菇。“我们在这干工一天有80元的收入,而且不愁没活干。”去年8月,阜龙乡的36户贫困户在致富能人高桂成的带领下,在橡胶林行间建起4个食用菌培育室,种起了秀珍菇。政府注入扶贫资金搞基建,每批秀珍菇销售所得利润的50%,给贫困户分红。春节前,蓝洪葵第一次领到了1200元分红,心里乐开了花。
除了秀珍菇,在帮扶单位的扶持下,周边村庄的116户贫困户,还在林间种下了1100多亩益智,挂果后每亩每年可有2000元至3000元的收益,相当于有了一张“定期存折”。
“下一步我们计划用菌渣种有机瓜菜、养大麦虫,用菌秆养鱼、养山鸡,在林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带动更多乡亲脱贫。”省委统战部驻白沙可任村第一书记王志恺说,白沙是我省的生态保护核心区,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带领贫困户发展林下经济,既立足了实际,又发挥了优势。
巧用林地资源
打造“一镇一业”模板
“咯咯哒——咯咯哒——”3月13日下午,在儋州市雅星镇温氏扶贫养殖示范小区,来自周边四个村的贫困户们正在胶林下喂鸡。此前,当地的农业以橡胶、甘蔗等为主,因为传统作物价格低迷,农民致富没了抓手。为此,雅星镇把发展林下养殖作为新的脱贫产业,引进龙头企业温氏公司带动贫困户在胶林下养殖肉鸡。
目前,雅星镇已在胶林下建成鸡舍128栋,吸收640户贫困户参与养鸡,平均每户养殖800只至1000只。
“今年我们计划再建102栋鸡舍,覆盖全镇的所有贫困户,同时配套种禽基地和交易服务中心,把雅星林下肉鸡打造成西部的一个农业品牌。”温氏公司海南区负责人梁经理信心满满地说。
临高县皇桐镇富雄村委会美万村的橡胶林下,4亩雪茄烟叶长得翠绿欲滴。“这片雪茄是我们引导帮扶贫困户种植的,是全国第一个林下雪茄种植试验基地。”说起眼前的这片雪茄地,省烟草专卖局驻富雄村第一书记龙海颇为自豪。
据了解,海南的地理纬度、气候条件与古巴、多米尼加等世界著名雪茄烟叶盛产地相近,临高一带的富硒红土壤非常适合雪茄生长。去年,省烟草专卖局和海南雪茄研究所的扶贫干部进村调研时发现,村民守着600多亩胶林,收入却十分有限。他们一拍即合,决定在这里试种雪茄烟叶,并派出一个博导团队全程跟进做技术服务。
“国内其他地方都是大棚种植,一亩要2万元成本,我们利用胶树遮阴,省下的钱就是脱贫账本。”龙海说,如果试种成功,他们计划在全镇范围推广种植,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
“发展林下扶贫产业既节省了土地资源,又促进了贫困户增收。”临高县扶贫办副主任黄晖表示,只要坚持因地制宜,走组织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发展林下扶贫产业大有可为。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