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西生态种养02:27:45
天刚微微亮,谭家镇龙溪村3组村民程从木已开着皮卡车向蕉藕地出发了。沿着乌山峡盘山公路一路而上,随处可见成片的蕉藕,生长得郁郁葱葱。
程从木今年47岁,这些漫山遍野的蕉藕就是他的致富产业。
种植蕉藕再创业
程从木23岁便随着打工热潮外出闯荡,曾在商海沉浮中打拼多年。然而命运多舛,一场车祸后,他虽保住了性命,却赶上经济危机,在外地投资上千万元的工程血本无归,还背负着巨额债务。
在亲人朋友的鼓励下,程从木决定再次创业。2012年,他回到家乡看着老家原本兴旺的院落凋敝,田地荒芜,凄凉之感油然而生,于是他下定决心:“这一次,我不仅要翻身,还要让家乡恢复昔日的生机。”
龙溪村属于丘陵地带,山多地少,且土地不成片,无法从事机械耕种。“回去的路上,我看到路边有两株蕉藕长得特别好,我就挖回去种在蔬菜地里,从此与蕉藕结下了不懈之缘。”程从木说。
蕉藕成熟后,程从木将其磨成粉,拿到西南大学实验室化验,发现营养价值很高。于是,他便到广西、贵州、云南等有名的蕉藕种植基地考察,学习先进技术,研究如何维持高产、稳产。
经过考察学习,程从木发现蕉藕分为红蕉藕和白蕉藕,其中红蕉藕的营养价值更高,且生长环境要求低,抗病力强,有降血压、血糖等功效。他说:“红蕉藕含有17种氨基酸,对人体有益,还含有果胶,比红苕粉、土豆粉的含量还高。”
经过4年的不断摸索,程从木终于掌握了蕉藕的生长规律,不仅能稳定品质,而且能提高产量。2016年,他流转土地800亩,开始大面积种植红蕉藕。
发展生态养殖业
大面积种植蕉藕,大量的蕉藕秸秆怎么处置呢?程从木想到了发展养殖业,因为蕉藕秸秆用来喂牛羊是再好不过的饲料。于是,他在龙溪村6组建立了2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发展养殖业。
程从木在养殖场里修建了化粪池、发酵池等处理牲畜粪便。“这就是对干粪的处理,所有牲畜的粪便都存放在发酵处理池,通过发酵处理后,再用车子运到蕉藕基地做肥料。”程从木站在养殖场粪便发酵池旁,向记者详细地介绍着粪便处理原理。
为了保障蕉藕地的用肥,同时也为了发展特色养殖业,程从木养殖了牛、香猪、鸡、山羊、鸭等,另外在养殖基地旁的堰塘里养了草鱼、小龙虾,还专门饲养了蚯蚓做鱼饲料。
开办蕉藕加工厂
程从木以生态循环种养殖为目标,用农家肥种植蕉藕,蕉藕秸秆喂养牲畜,再开办加工厂将蕉藕制作成淀粉进行销售。
“蕉藕收割回来后,通过筛选、清洗、粉碎、过滤、沉淀、发酵、晾晒7道工序后,就能制作成淀粉。”在加工厂里,程从木打开纯白的蕉藕粉向记者介绍道。
之前,程从木通过试验,掌握了蕉藕加工成淀粉的技术,计划今年蕉藕成熟后,大规模加工销售,同时还将其制作成粉丝、粉条。
“我们把蕉藕制作的粉丝、粉条拿到火锅店去,让顾客免费品尝,得到了一致好评。”程从木说,经过市场调查,蕉藕制成的粉丝、粉条非常受欢迎。
今年,程从木种植的800亩蕉藕预计产量能够达到8000吨,他准备加工4000吨制成蕉藕粉、粉丝、粉条。
带领村民共致富
蕉藕种植粗放、成本低、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在海拔200米至1500米的地方都能稳定生长,且所需劳动力少,管理十分简单。程从木鼓励当地村民一起种植蕉藕,他负责提供蕉藕种、技术,并进行收购,从而降低村民的种植风险,同时保障了自己加工厂的原料。
“蕉藕不像其它农作物,天干雨淋,都能保证高产,气候变化对它的影响也不大,再加上通过几年的试种,如今技术非常成熟了,很多老百姓开始接受了。”程从木说,以前村民不愿意种植蕉藕,担心没有效益,随着几年的发展,村民看到了价值,再加上承诺收购,打消了村民的顾虑,现在不少村民都愿意大面积种植蕉藕。
另外,程从木种植的800亩蕉藕,定期需要除草,于是不少有一定劳动力的老人便在他的蕉藕基地里打工,平均每天有40余人务工。
“我现在种植的800多亩土地都是流转的,每年按200元到400元不等给付土地租金,同时一些在家里照看孩子的老人有一些劳力,便可以在基地打工,按工时给付工钱。”程从木说。
程从木介绍,下一步,他将注册蕉藕粉生产商标,对蕉藕粉进行绿色食品认证,从而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时还将利用蕉藕基地和乌山峡的秀丽风景发展乡村旅游业。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