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教育局“六个一”走访调研现场解决问题189个05:58:56
“今天我们来,就是来听意见、解决问题的,大家有什么困难、建议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商量解决。”近日,苏州市教育局“六个一”走访工作组来到双塔街道大公园社区,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张曙说的第一句话,就表明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决心。
“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开展以来,市委教育工委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一方面着眼于结对镇村,深入企业和困难家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充分采集企业心声,准确掌握重点在建项目进展情况,截至目前,共202人次下基层走访调研,共走访了1332户家庭、24家企业、2个重点在建项目。另一方面,放眼苏州教育,请市民们为苏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献计献策,搜集到意见建议250条,帮助现场解决189个。
一“盯”到底
解决社区供电问题
这是走访组第七次来到大公园社区。这次的重点,是协商解决困扰了社区一年多的昌和公益坊供不上电的问题。
位于十梓街上的昌和公益坊从去年开始供不上电,其间通过很多次大大小小检修都没成功。大楼里原本的公益组织无法开展工作,社区活动场所也无法使用,社区也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没有彻底解决这一大难题。夏天到了,尽早恢复昌和公益坊供电成为了居民和大公园社区干部们的最大期盼。
当天,市教育局“六个一”走访组在前期做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请来了供电、国资以及施工公司代表等,一同会商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张曙详细了解问题的症结,请供电部门尽早拿出一个解决方案,并且仔细询问施工的工期多长、会不会影响十梓街交通等问题。他请社区干部以及居民代表们放心,这件事,他一定会“盯”到底,直到问题解决。
“我们感到非常满意,因为这个用电的问题拖了蛮长时间没有解决,现在系统地把解决问题的思路理清楚了,这个大难题有望尽快解决了。”大公园社区党委书记贺成说。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惠及更多百姓
教育系统的“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就是要针对当前教育上的热点难点,党员干部要进课堂,党员教师要进家庭,了解学生的成长,办好优质均衡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大公园社区走访中了解到,王灵弟、吴岩澎两户家庭都比较困难,都有孩子在上学。走访组与两位学生家庭结对,第一次发放给每个家庭助学资助金1000元。除了关心家庭困难的学生,市教育局基层走访调研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更多学生,张曙表示,教育志愿者服务联合会经与省苏州市第一中学联系,他们愿意提供相关场地及艺术、科技等辅导活动;继续请姑苏区文化教育委员会安排社区教育工作者做好居民学习需求调查,整合优质资源沉入社区,为居民提供便捷、适切的学习方式和内容,营造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张曙说,通过基层走访调研能够听到很多群众的呼声,有一些声音是坐在办公室里听不到的,也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出来的。通过走访,可以真正得到一线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针对性,解决问题也才能有效,才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为家长提供
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
当天,市教育局“六个一”走访调研组还来到了结对的常熟莫城中学,由市教育局副局长高国华带领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林老师”团队,为莫城中学的家长们开展家庭教育现场咨询服务工作。咨询活动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家庭驾驭、亲子沟通、学习方法指导”等内容让家长受益匪浅。
我市2016年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把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课程项目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
去年培育了千名家庭教育指导师,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各类讲座一千多场,同时建立“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公众微信号、苏州父母App”为家长提供全天候的科学、系统、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
“现在孩子嚷着要买手机,我们又担心影响他的学习,不知道怎么办。‘林老师’的解答还是很有帮助的。”现场一位家长表示。
从莫城中学出来后,走访组又去了常熟虞山镇八佰伴商贸有限公司,与公司员工围绕“共话苏州教育、共建幸福家园”主题进行座谈。针对员工们的困惑,“林老师”团队的专家给出三点建议:一是不溺爱,溺爱是隔代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祖父母辈对孙辈通常会施与无原则的爱,对孩子通常缺少规则和约束,这样会造成孩子的任性与自我中心,所有人都围着孩子转,以致把孩子培养成家里的“小皇帝”。建议祖父母要给孩子增加挫折教育,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祖父母不要包办代替。二是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以父母为主,祖父母辈起配合辅助作用。在生活上可以帮助接送孩子到校离校,解决用餐等问题,而对学习、参与社会活动方面要让孩子父母多参与。三是父母和祖父母辈都要学习家庭教育的理念,及时更新观念,紧跟时代步伐。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