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新办邀五位优秀教师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

  • 国新办邀五位优秀教师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
    11:15:49

本报北京9月5日讯(记者 刘博智)“大家好,我叫薛法根,看这个名字有点土,但是带着点新鲜泥土的气息,我出生在农村,工作在农村,我的名字当中有个‘根’,我想成为一棵树,而不是一只鸟飞来飞去,所以30年一直在农村学校工作。”教师节来临之际,今天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薛法根颇有文采的自我介绍一开场便吸引了与会者注意。

这次见面会邀请了5位优秀教师代表围绕“与教育改革发展同行”这一话题与中外记者交流。除了薛法根,与会的教师还有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陈立群,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吕杰,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支月英。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能否请各位老师结合各自的工作经历谈一下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教育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自身的变化?”第一位提问的记者抛出了这个问题。

长期在高校工作的陶文铨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变化:“改革开放前,我国没有学位制度,招收应届生不授学位。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今年西安交大有5248名硕士、1402名博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00多倍。大量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对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乡村教育是见面会上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谈到“乡村教育近年来发生的变化”这个问题时,支月英说,现在乡村学校的建设都比较好了,农村的家长比以前更重视教育了。虽然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还存在着差距,乡村教师比城里教师的压力和负担更重,但支月英对乡村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

有记者问道:“好老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怎样做一名好老师?”

“好老师要有一种教育情怀,要有专业精神、专业素养。”2015年从杭州学军中学校长岗位上退下来以后,陈立群前往大西南支教,到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担任校长。学校里,一名今年考上贵州师范大学英语系的女生令他印象深刻,这名女生立志考大学进英语系,毕业后回家乡改变当地英语教育落后的现状。“这样的老师一定是教得好的,她有这份情怀在,有这份境界、这份执着在。”陈立群感叹道。

时光流逝,总有一些东西恒久不变、历久弥新。

从教30年,“成为像陶行知那样的乡村教育家”是薛法根不变的梦想。出生在农村的他说:“我想成为一棵树,而不是像一只鸟一样飞来飞去。农村的孩子更需要遇到好的老师,农村的学校更需要好的校长。”

对支月英来说,坚守将是她不变的选择。“只要我还能教得动。”她语带哽咽,“孩子们走出校门,看到他们的背影我就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和感动……”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