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健康度盛夏 这些养生知识要学一学

  • 健康度盛夏 这些养生知识要学一学
    09:33:07

立夏之后,酷暑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虽说从气象学角度来看,最近这些时日尚处春夏之交,真正的夏季大约要等到五月底开始,但关注健康的人们需要从现在开始就调整身心,以最佳状态应对炙热的夏日。那么,夏季养生的知识,你是否了解呢?

晚睡早起益健康

嘉兴市第二医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顾国群说,盛夏季节,昼长夜短,暑气灼人,如果能注意养生之道,不仅能愉快地度过盛夏,而且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大有裨益。“《黄帝内经》里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疾,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春夏养阳,阳气春生夏长,夏日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夏季养生,就是要顺应这个季节的气候特点,固本培元,扶助正气,以阳克寒,从而实现预防保健的目标。”

夏天的时候,昼长夜短,从顺应天时的角度而言,人们也可以稍稍晚睡一些。不过,清晨时分还是要坚持早起,不能因为天气炎热而怠惰。有条件的情况下,午饭之后,可以适当午休,以略微补充睡眠。不过,午睡时间以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为宜,时间过长反而会使人感觉疲惫萎靡。

顾医生表示,盛夏之际,学会保持心境的安谧与宁静,对健康养生很重要。俗话说,心静自然凉。保持轻松、愉悦而稳定的情绪,避免大悲大喜,方能保持最好的身体状态。酷热的时候,做好降温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但也不可过度贪凉而违背自然规律。空调温度不要设置太低,不能过度贪食冷饮,不要睡在地上及潮湿的地方,不要当风而卧,这些都不利于夏季人体阳气外泄而易于致病。暑热伤阴,耗津灼液,暑热多夹湿,也容易伤及脾胃,从而出现胸闷纳呆和腹胀便溏等症状。所以,夏季养生宜用清心泻火、消暑化湿的药膳进行调理。

另外,夏季出汗较多,如不及时进行合理的补充,会使皮肤失水而出现皱纹,面部、眼周出现凹陷而影响容颜;夏日骄阳似火,日照时间又长,皮肤易被灼伤;气温较高,人食欲较差,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消耗大、纳食差,易消瘦,从而影响皮肤弹性。所以,爱美的女性更应该注意多用些汤羹类饮食,多饮茶、水、果汁,多食蔬菜、水果,不断补充人体水分的不足。同时,应注意选择一些优质蛋白食物及各种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不足,尤应避免大鱼大肉等油腻的食物。日常饮食以素食为主,多吃植物蛋白。

酸辛口味更适宜

顾国群医生说,在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夏季的饮食,应遵照“减苦增辛”的原则,减少摄食苦味,而增加辛味食物。夏天,可以有意识地多吃些姜、蒜、葱、萝卜、韭菜等辛味食物,这有助于补益肺气而制约亢旺的心火。暑易伤津耗气,所以也可以适当增加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利于敛汗生津、收敛心气。

在夏日滋补调理方面,顾医生建议,人体出汗多,容易气阴两虚,可以吃些气阴双补的食品或中药,如西洋参、石斛、太子参、生晒参、五味子、枸杞子等;夏季暑湿重,宜吃些健脾祛湿的食品,如米仁、山药、白扁豆,莲子、赤豆、绿豆等;这个季节,易浮躁动气,可多吃些平肝疏肝的食物,如杭白菊、枸杞子、玫瑰花泡茶。还可以煮些养心安神、清热消暑的羹汤,如百合银耳莲子羹、双花绿豆竹叶粥、生地黄罐蒸鸡等。

运动方面,夏日里适宜做一些慢节奏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运动(运动时间尽量安排在早上)。避免其他时间,就算晚上也不适宜,晚上空气、地面经过白天太阳的炙烤,热气太重。顾医生指出,夏日气温高,人容易出汗,长期的剧烈运动有时候并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或许会适得其反。大量出汗及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或盐水来补充体液,维持电解质平衡。

他还介绍,进入三伏天后,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冬病夏治针对的疾病主要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容易感冒、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等慢性胃肠病,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顽固的脊椎关节性疾病。有这些疾病的人到时候可以去医院咨询或调理。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0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