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创作推手 美食传天下06:54:51
你能想象,在外国人眼中,成都美食是什么样的吗?来自第十三届成都美食旅游节的海外推广大数据揭晓了这一答案!通过来自谷歌、推特和YOUTUBE的推广,“冻糕”成为代表成都美食的第一词汇,而中国食谱和豆腐成为海外网友热搜的美食旅游词汇。艺术与娱乐超过美食主题,成为参与和关注成都美食旅游节的第一理由。大数据背后,展示了成都美食旅游节,正团结美食、旅游、文创、金融、科技、建筑、设计等众多行业,以美食为媒,文创为动力,向着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实现着转变。成都美食旅游节,正成为成都市重要的品牌节庆活动,更是助推成都加快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抓手和具体实践。
“冻糕”背后的美食产业
海外推广热词“冻糕”,不单指成都著名小吃凉糕,它代表的是以冷食工艺为主的一系列小吃品类。正如有关领导在第十三届成都美食旅游节开幕式上的致词所讲:“成都是一座温润而富有诗意的城市,千百年来以成都平原为核心,文化与自然与烹饪巧妙结缘。从不缺乏创新激情的成都人民,谱写了文君当垆、东坡肘子等传世美食佳话。今天,以 百菜百味 一菜一格 为特点的川菜享誉中外,火锅小吃等广受赞誉。”成都小吃,在外国人的印象中,精致、小巧,充满创意,正如西点一样,是来自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美食爱好者们的“兴奋点”。
其实,成都美食旅游节不仅仅有像“冻糕”这样的小吃,来自全成都市各区(市)县的33家成都名小吃汇聚于此:九尺板鸭、军屯锅盔、新民饭店的鹅、阿婆凉粉,渔桥炖鸡奶汤面、福明蒋牛肉、李静记、郫县玉笼轩、金堂烤黑山羊、新繁黄记豆瓣抄手、太和牛肉,钟水饺、担担面、成华区创业典范燊记石烤、四妹钵钵鸡……童叟无欺的价格,亲切美好的味道,小吃坝坝宴满足了全球游客挑剔的味蕾。品美食、赏文创,东郊记忆中心会场里还有43家美食产业上下游企业组成的美食产业联展,这里有水果蔬菜、川菜调味料、预包装食品,还有智慧餐车、快捷支付、送餐机器人、文创伴手礼、美食街区、定制旅游这样的美食产业衍生品,代表着成都美食产业强大的吸附能力和创新力量,美食产业正在成为成都与其他中心城市相比更具禀赋的创新动力!
成都市已经着手拟定成都美食产业的战略布局和行动计划,在“大格局、大产业、大市场、大品牌”的规划下,倡导四个并重,努力构建具有和谐的人文环境、发达的经济,以及放大的、完善的多元化美食产业体系。
首先,需要“大格局”的思维。加强美食与文创、旅游等相关产业的横向联动。文化是美食的魂和根,创意设计增强美食的吸引力,旅游则做大美食的市场和影响。其次,需要有“大产业”的理念。统筹种养植、原辅料、调味品、检验检测、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纵向产业协同,实现产业上下游合理分工。第三,需要“大市场”的气度。紧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请进来”与“走出去”并行。服务好本土消费者的同时,吸引更多外地客人来蓉消费。通过搭建推广平台、政策扶持等方式,支持更多品牌餐饮企业走到市外、境外。第四,需要“大品牌”的意识。随着消费服务升级和品质诉求,行业小、散、乱的痛点突显,倡导用标准化、工匠精神来推动行业提品质、创品牌,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必然。
在推进行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上,要努力实现四个并重的思路:一是集聚发展与均衡发展并重。引导原辅料基地、特色美食街(区)集聚发展;引导餐饮网点、餐饮配套服务均衡发展,为群众提供生活便利。二是工业化与特色化并重。支持名优小吃、特色川菜调味品及部分经典川菜实行工业化生产,快速提升川菜在全国及全球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鼓励在菜品、文化等方面保持特色。三是传承与创新并重。既支持川菜文化和技艺传承,又鼓励川菜企业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创新营销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餐饮”。四是龙头企业与中小餐饮发展并重。既支持品牌企业组建大型餐饮集团,又鼓励餐厅提档升级,打造文化主题餐厅和小餐饮示范店。
“艺术与娱乐”吸引力大 美食即文创毋庸置疑
成都美食旅游节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十三届。今年的成都美食旅游节,在市政府的精心部署下,在市广播电视台、市商务委、市旅游局、传媒集团、成华区人民政府和三大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来自公安、消防、交管、食药监、城管等部门的鼎力支持,会期内全城各会场氛围热烈、秩序井然。在有力的保障体系下,本届美食旅游节突出了“美食即文创”主题,使艺术与娱乐超越美食,成为全球游客选择参与和关注成都美食旅游节的第一理由。
行业深度参与 由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与三大行业协会分工合作,全成都美食品牌企业积极参与。成都市烹饪协会圆满组织了2016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烹饪决赛暨第十三届成都美食旅游节烹饪大赛,评选出川菜十佳宴席奖。餐饮同业公会启动“成都餐饮名店评定”,评选出首批成都餐饮名店。美食之都促进会圆满组织了“2016世界美食之都与城市发展(成都)论坛”和“川菜产业典范模式考察”。全城3000多商家通过折扣、会展等方式参会。
产业高度融合 本届美食旅游节积极探索商务、旅游、传媒、美食等多个单位的横向联动,餐饮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纵向贯通的新型运营模式,助推成都建设技术先进、业态融合发展、模式领先的全球川菜产业中心。今年美食旅游节吸引的不仅仅是美食爱好者,美食即文创的主题通过彩绘大熊猫文创公益活动、现场食谱教授、主播快闪、音乐绘画艺术、烹饪比赛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得以展现。“艺术与娱乐”超越“美食”话题,极大地丰富了成都美食旅游节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美食之都”的品牌度和影响力。
全城互动狂欢 本届成都美食旅游节设立东郊记忆中心会场和九大体验区。东郊记忆中心会场举办小吃坝坝宴和美食产业联展。宽窄巷子、春熙坊、文殊坊、一品天下、九眼桥、镋钯街、奎星楼街、西村、华侨城陆续策划实施了特色活动:奎星楼的创意集市、音乐表演和美食完美结合;镋钯街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场互动,多种艺术形态交相辉映;华侨城德国美食周上还有VR平衡车等科技体验;西村美食家年华让年青人爱上烹饪;春熙坊的四川文艺表演每天高朋满座;宽窄巷子秋色会、草台班、川菜大师教授烹饪活动聚集了超高人气……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给全球游客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突出国际元素 在论坛上,邀请联合国创意网络城市代表和重量级嘉宾分享美食跨界融合及国际化经验;在联合国创意网络城市年会上,将成都美食旅游节作为案例推介;在展出环节,精心组织了异域美食参展,吸引了大量海外游客前来体验;成都美食节开进世界航线大会,美食成为国际交往的无障碍语言,3000多名嘉宾对成都美食赞不绝口,促进了国际交流。
宣传多措并举 来自海内外的60多家主流媒体进行报道,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较往年更上一个台阶。成都美食旅游节的超高人气,得到了来自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社、澳门卫视、东方卫视等众多媒体的关注,美食旅游节期间,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长枪短炮,播发了上千条新闻和专题报道。来自微信、微博的话题讨论获得了近千万人的关注和转发,各大直播平台上有63.8万人收看了相关直播。外地游客通过淘宝、苏宁、国美直播平台,便捷地购买到了心仪的成都美食。组委会在微信、微博中开通“海外成都人美食节送祝福”话题,收到来自美加澳法等国成都游子的祝福。携程专门设计了六个成都美食旅游节自助游产品,在成都美食节期间面向12个国家和地区投放广告,收获超过6000万的浏览量,收到全球来蓉订单为192931个,吸引482328人来成都旅行。通过谷歌、推特、youtube等平台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推广,有500万人次了解到了成都美食旅游节。
文创作推手,美食传天下!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的美名,通过成都美食旅游节的传播,又一次得到了海内外朋友的认可!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