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江红水塘苹果“整容记”19:13:00

离开云南省丽江城区往大东乡方向行进,26公里后路旁便有一座小山村,这里是古城区文化街道红水塘。近年来,红水塘苹果在丽江声名大噪,晚熟苹果刚成熟就引来了果商前来采摘。微商们也竞相上货,出售这种销量很好的糖心苹果。
10月,一场以苹果为名的盛会在这里举行。红水塘林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和学雪忙得不可开交,他向我们介绍了红水塘苹果“整容记”。
红水塘四面环山,空气质量好,土地为坡度红壤耕地,光照充足。这里海拔2560米,属于高寒气候,特别适宜种植苹果、雪桃。
这里以前种过苹果,村民和丽东说:“以前我们在玉米地里种苹果,果树没长好,卖不上价,每斤几毛钱都没人要,有些人家还把苹果树砍了。”2007年10月22日,红水塘林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社长和学雪准备带着社员“大干一场,给红水塘苹果整整容。”究竟要怎么整,他带着果农走遍了周边比较好的苹果种植区,最终决定把苹果整成“憨苹果”。和学雪说:“憨苹果就是生态苹果。用科技、生态模式种植苹果,遵循果蔬生长周期,淋雨,施农家肥,晒太阳,种出来的苹果无污染,皮薄肉脆、汁多味甜。”
协会还根据红水塘实际情况,总结了富不起来的主要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在和学雪看来是:“信息来源少,找不到门路,缺乏技术,不相信土地能致富。”他决定以身作则,带着社员找信息,找门路,找技术,让社员在土地上看到希望。于是,2011年8月15日,拥有技术专家顾问3人和技术骨干30人的红水塘苹果产业技术经济合作协会成立。协会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图有效形成“林果+牧草+畜牧+沼气”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绿色生态的红水塘苹果声名鹊起,2015年,红水塘苹果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九届全国名优果品交易会,在优质苹果评选活动中,从178个县1400多个参选水果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中国名优水果。”
经过几年发展,合作社从刚开始的100户168人发展到现在已经带动了三个乡镇(办事处)18个村小组256户337人,苹果种植面积达到4200亩,雪桃350亩的规模。2010年开始,就有部分社员苹果收入超过了10万元。2016年,60%的苹果进入盛果期,预计户均收入可望突破10万元,合作社收入超千万元。
和学东也是文化街道红水塘村的村民,曾在丽江市园艺站当辅导员,期间学到了很多关于苹果种植的知识,到昭通、宁蒗等地的苹果基地进行考察,经过多年的实践,2007年开始种植自己育出的苗木,他把1985年以来开始种植的苹果树全部移除,因为缺乏技术、品种、市场等因素,一直以来,收益都不高。经过品种的改良种植,第一年收益8000元,第二年收益2万元,第三年收益5万元,预计今年收益可达到6万元左右。10月底开园采摘,以每斤6元的价格售卖,一会儿就卖出100多斤。和学东说:“红水塘苹果有了知名度,树立了品牌,果农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目前,“憨苹果”品牌以优质的口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微商售卖卖价已经突破每斤7元。合作社还和韵达等快递公司签订了物流协议,降低了物流价格。和学雪打算下一步让红水塘苹果进入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售卖:“实现传统农民向新兴农民向职业农民的根本转变。”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