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威海经验”09:31:03
初夏时节,山东威海凉爽宜人。记者随国家海洋局组织的2016“海疆生态行”活动采访团来到这里。这座海滨名城近年通过区域科学规划、生态海域利用、严格保护管理等措施,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规划海洋生态建设
威海市三面环海,海洋国土面积11449平方公里,海岸线985.9公里,占山东省的1/3,全国的1/18。在海洋开发的过程中,面对海洋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当地人认识到,只有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生态优势,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马瑞兴介绍,2004年威海市编制了《威海市海岸带分区管制规划》,将全市1046平方公里的海岸带全部纳入规划范围,确定了“阳光海岸”“自然海岸”“发达海岸”的规划目标。此后又逐渐编制了《海洋环境保护规划》《蓝色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海洋区划规划体系。
2013年,威海市被国家海洋局授予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目前自然岸线保有率达6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海海域水质达标率100%,是全国海水水质最好的区域之一。“把最好岸线还给自然,把最美海景留给市民”,威海市委书记孙述涛表示。威海市对涉海项目实行严格的环评审批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先后拒绝了总投资280多亿元的投资项目,否决了鲁东造船、中石化成品油储运基地等海岸带建设项目,腾出有限的海洋资源,发展优质海洋产业。
修复生态系统,提升景观质量
随着城市发展,近海养殖业破坏了沙滩岸线,一些海域海岸遭到侵蚀、沿海构筑物遭到海浪破坏。为改变这一局面,威海开展了威海湾养殖设施清理整治工程、九龙湾岸线整治修复项目等,在威海湾清理了养殖筏架4万多亩、养殖网箱近2万个,在九龙湾岸线新建引堤200米、补沙复滩30万平方米、河道清淤1万平方米,整治修复后,海域水质、沙滩生态得到恢复与保护,整体景观质量得到提升。
登上刘公岛,映入眼帘的是满岛覆盖的绿色。工作人员介绍,岛上森林覆盖率达87%,近年来通过设置重点保护区、适度利用区、预留区以及生态资源修复区,对自然岸线、景观及历史遗迹进行了保护修复。
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为多样物种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007年批准建立的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在国内最大的种群越冬栖息地,为大天鹅等濒危鸟类提供了栖息地。
从荣成成山头西北海域乘坐10几分钟的船即可到达海驴岛。每年4月到10月,数以万计的海鸥等海鸟在岛上孵卵育雏、生息繁衍,还有近2000只世界级珍稀鸟类黄嘴白鹭在这里繁衍生息。
共享海洋生态治理经验
海洋垃圾处理是国际性难题。2015年,防治海洋垃圾列入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威海市与美国纽约市缔结为“姐妹城市”,分享在减少垃圾流入海洋的治理经验。威海市编制了《威海—纽约海洋垃圾防治合作威海市实施方案》,针对海洋垃圾源头治理、建立交流共享机制、重点项目支撑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向大会提供的专题片《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中,将威海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作为生态修复的典型向国际社会介绍。从2005年开始,景区改造盐碱滩涂1000亩,恢复沙滩5000米,景区内污水全部经过处理,还建设了湿地系统来降解处理中水。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