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大幅增长

  •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大幅增长
    20:30:08



2015年,我省共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48208份,较2014年增长9.31%。其中,收集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4488例,较2014年大幅增长,涨幅为50.76%,且新的和严重报告数量占同期报告总数的30%。


抗感染药不良反应近5成


【案例】13岁女孩畅畅,连日来咳嗽、咽痛,且连续发热,在武汉市一家医院门诊治疗6天后,病情加重转为入院治疗。医生经过诊断后发现,由于确诊前采用了4种均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治疗,4种药物的副作用叠加引起了患儿全血细胞的减少,进而让患儿出现了败血症的症状。


“人们在使用解热镇痛剂时要慎重,不可几种药交替使用,否则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谈及药品的不良反应,省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尹先国一脸严肃。


综合各项数据来看,2015年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占比较高,其中抗感染药依然居首位,为23038例次,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占比为46.53%;对抗感染药类别进行统计分析,抗生素类药最多,头孢菌素类以8660例次居首,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涉及抗感染药物类别中占比为37.59%。


尹先国介绍,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药品之一,但其严重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及微生物耐药性等问题引起的危害一直广受社会关注。从2015年监测数据来看,超适应症给药、配伍禁忌、超剂量给药和给药途径不合理等,是抗感染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的主要原因。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0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