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可见异物频被检出 药用玻璃瓶成人体健康杀手

  • 可见异物频被检出 药用玻璃瓶成人体健康杀手
    18:35:29

医药网4月1日讯 我国每年医疗输液量达140亿瓶,相当于人均八瓶,国际人均只有两三瓶。近年来,国内注射剂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大量使用低质玻璃药瓶是其“元凶”之一,这已成医药行业内部公开的秘密,其危害之大“轻者影响药液质量,重者严重影响用药人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药用包装玻璃的质量问题多年前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重视。早在2011年7月,国家食药监局即召开中性硼硅玻璃研讨会,从产业政策、定价、药品监管等方面,推进中性硼硅玻璃在注射剂特别是特殊品种(偏酸偏碱注射剂)上的应用。但是,由于标准强制性不够,在审批中又遇到“梗阻”,药厂主动升级注射剂包装玻璃的动力、压力、紧迫感不足。推广普及中性硼硅玻璃,还要过提高标准、畅通审批、降低检费“三道坎”。


“可见异物”频被检出


注射剂是直接进入人体血液的药品,其质量要求不能有半点疏忽,但实际上,注射剂质量并非万无一失。近年来,北京、福建、贵州、广东、浙江、云南多地均查出多家药企、多批次注射剂“可见异物”不合格。


今年3月,安徽省食药监局公布,有27批次药品不合格,其中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等3批次“可见异物”,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去年7月28日,江西食药监局发布公告,51个批次注射液“可见异物”不合格;7月20日,安徽食药监品局公告显示,在抽检的不合格药品中,16个批次注射液发现“可见异物”。


本应“纯洁无瑕”的注射剂中“可见异物”是一些什么东西?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可见异物”是指存在于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和无菌原料药中,在规定条件下目视可以观测到的不溶性物质,其粒径或长度通常大于50微米,包括玻屑、纤毛、白点、白块等多种。


天津市药品检验所包材检测中心主任刘言说,注射剂中的“可见异物”不合格情况和立案屡见不鲜,对制药企业来说,轻则罚款,被用药医疗机构列入黑名单,重则被上食药监部门质量公告,公开曝光。


还有业内人士透露,更严重的问题是,“可见异物”随注射剂进入人体血管后会造成潜在危害,一旦发生确凿的药害事件,药企作为药品质量责任主体要承担责任。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0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