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办高校:不要在人事管理制度中丢掉人情味

  • 民办高校:不要在人事管理制度中丢掉人情味
    09:19:48

记得我小时候,全家住在母亲单位的家属院里,母亲的单位与家属院就是“前、后院”,人们在“前院”上班,在“后院”居住生活。谁家有困难,全院的人都会来帮忙,包括母亲单位的领导。员工病了,甚至员工的家属病了,不仅同事会来看望,就连领导层也会来看望,并会仔细寻问是否有困难需要单位帮着解决。整个单位充满了人情味,领导对于员工来说是一位大家长,员工对于领导来说是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时间拉回到三十年后的今天,32岁的民办高校女教师刘伶利,因为癌症并发心脏病离开了人世。然而陪她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的竟是一纸被开除通知书。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报道,大西北的这所民办高校立即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这里我们且不去大费周折的评论孰是孰非,单就讨论下民办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人情味”问题。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就包括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办学方式包括公办大学、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等。独立学院则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因此属民办性质。由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多数以自负盈亏为主,同时兼取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大多采用简单的企业式人事管理制度,缺乏“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观念,教师对于学校而言只是一名用于“创造效益”的工具。刘伶利从教的兰州交大博文学院正是这样一所民办性质的高校,尽管在校名上有“兰州交通大学”的名字,但是该校有独立的财政体系,处于全部自费状态。根据甘肃省科技厅公开发行的一份期刊对陈玲的介绍,院长陈玲在2002年以前担任甘肃建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此后投入巨资依托兰州交通大学创办了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甘肃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系统显示,陈玲至今仍是上述房地产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自然人股东。当人事处处长说“不要给我哭,我见这样的事情挺多的”,“人情味”的缺失在这所民办高校就可见一斑。

民办高校的人事管理制度与富有人情味,二者真得会发生矛盾吗?笔者认为,两者并没有冲突。甚至两者的合理结合会更有利于民办高校的现代化人事管理制度的推行,进而也更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发展。

管理学的无数案例表明,公司的真正财富是员工,富有人情味的管理能增加公司的凝聚力。同样,对于学校来说,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说:“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既然教师在高校中的重要性是显著的,那么为什么不能给教师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管理制度,从而感动教师为学校甘心负出自已的聪明才智呢?

回到女教师刘伶利事件上,身患癌症的刘伶利已经够痛苦了,结果学校又用所谓的制度来增加她的痛苦。兔死狐悲,物伤其类,面对此事,兰州交大博文学院的其他教师又做何感想?更何况“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任何规章制度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变通,这既是保障职工法定利益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人性化管理的要求。丢掉人情味的管理制度最终遭遇的不仅是谴责,还有对自身的重大负面影响,甚至于自取灭亡 。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0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