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城沐足行业期待补“内虚”

  • 江城沐足行业期待补“内虚”
    06:17:56
上周五晚,武昌曾先生接待一位老朋友,酒足饭饱之后想找个地方洗个脚,聊聊天。谁知在徐东一带连找了三家足疗店,都得“翻台子”,不等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下不了脚。“已经深刻体会到洗脚难。”有沐足业者透露,在江城高峰期每月至少有200万人次洗了脚。随着市民对沐足接受程度提高,“洗脚了冇”大有代替“吃了冇”的趋势。不过记者深入探访多家沐足店后发现,市场繁荣掩盖了不少问题,沐足行业“外火内虚”。

    火

    过节周末洗脚也喊难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服务员,说没位置,等到位置又说没技师。”谈起春节期间几次洗脚经历,汉口王先生用“一问三没有”无奈地概括。
    记者近日探访了三镇十余家沐足店,只要是晚8点至11点间,没有一家不用等“翻台子”。等服务员招呼,等位置,等技师,等同伴,等结账,洗个脚前后三四个小时,一大半用在等上。
    不过客流激增的同时,沐足店的接待能力却在下降。徐东一家足疗店经理表示,服务员和技师不够,临时雇几个实习学生,但是新手各方面还是不行。同一时间客人是技师的2到3倍,怎么不难。”
    不过多家沐足店技师告诉记者,工作很辛苦工资却不见涨,很多人不愿做这一行。而经营者则表示,客人越多成本越高,再加钱反而不划算。

    每天洗脚达10万人次

    几乎一夜之间,江城各条大街小巷大大小小沐足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家家爆满更是让人诧异,到底多少武汉人在洗脚?
    据武汉市饮食服务管理处初步统计,去年武汉人洗脚花了近40亿元,按照人均消费100元计算,每天有10万人在洗脚。
    家住徐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几年前经常和同事、客户去洗脚,每次回家妻子都不高兴,觉得家里不能洗还要跑外面去,是不是哪里鬼混去了。“自从带她去洗了一次以后,现在只要有招待活动她都要蹭个名额,还一搞带到老亲娘、小姨子一大帮人去。”

    一家人来洗脚也常见

    十堰姑娘小雯在武汉做足疗技师已经快6年,谈起这些年客人变化非常感慨。“这两年客人素质明显越来越高,公务员、教授、律师都有,特别是女客人越来越多,还有很多是老人和小孩,一家人一起来洗脚的情况也不少见。”
    上周日晚上,小雯接待的几个客人都很有代表性。“先是一位72岁的婆婆,媳妇跟孙女带着来的。”刚给老婆婆按完,小雯赶紧到另一个铺位,一看客人差点没笑出来。“是个8岁的小男孩。”“前些年,足疗大厅放眼望去全是男宾,现在每天都有三十多位女宾。”建设大道一家大型洗浴中心负责人表示,其实女人更容易疲劳,公司适时推出一些适合女性的按摩保健项目,非常受欢迎。

    江城洗脚屋近4000家

    “哪条街上找不到洗脚的就奇怪了。”汉阳钟家村附近一家沐足店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该店周围500米内大小沐足店不下10家。“一般小店铺位大概20到50个,平时每天客人也就20、30人。
    据武汉市饮食服务管理处统计,目前江城大小足疗洗浴门店接近4000家,平均下来每家店每日客流约20人左右。而一些大型沐足洗浴通常日客流都有千人以上,可能近半小门店还达不到平均值。
    记者从业界了解到,目前武汉几家大型沐足洗浴公司,近期都有开新店扩张计划;而很多小门店则悄悄地在各个住宅区抢占山头。

    虚

    卫生条件差,洗得心直跳

    上周六硚口胡先生跟朋友吃完饭,去小区一家新开沐足店洗脚,服务员很热情,但双手递上的拖鞋让胡先生心里凉了半截——居然是湿的。“服务员说洗的人太多,拖鞋可能泼了点洗脚水,放进消毒柜时间不长所以还没干透。”服务员的解释反而加重了胡先生对所谓消毒的怀疑。
    进房间后看到皱巴巴还带着污斑的单子,胡先生心说不妙。“那天回来就觉得脚一直痒,你也可以说是心理作用,反正我泡了点治脚气的药就好了,再也不敢去了。”
    记者探访了多家沐足洗浴店,绝大多数存鞋区都是封闭的,很难看到拖鞋是从消毒柜里取出。有些虽然把消毒柜放在更衣区,但人一多就很难保证拖鞋进柜。尤其是浴池旁,进进出出的客人很少记得自己的鞋在哪里。
    按照《武汉市沐(足)浴行业经营服务规范》,毛巾、拖鞋、床单等必须一客一换一洗一消毒,直接为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服务前后要洗手,并使用消毒剂对手部消毒。然而这些要求的必要步骤,消费者根本看不到,有没有严格执行让人很不放心。

    技术不过关,越按越难受

    泡脚按摩本是放松解乏的好办法,可是若遇到技术不过关的技师,搞不好越按越难受。黄先生前日刚出差回汉,当晚在武昌八一路一家沐足店洗脚。“按脚的小姑娘很热情,但就是按不到位,一会儿太轻,一会儿又死重,本来是想解除旅途劳累,结果按完更累。”
    中医专家表示,足疗按摩人员应熟悉人体穴位、足底反射对应的脏器,用正确的手法和适宜的力度按摩。好的足疗技师只要按一下脚,就清楚客人身体状况,并作出相应的侧重加强。
    不过记者询问多名足疗技师,均表示所有技术培训都是公司自己组织的,有些小店甚至没有培训,只要有从业经验就可以上岗。行业主管部门则表示,目前足疗并不像美容美发等行业有统一的资质认证,加上人员流动频繁,专业技术良莠不齐情况较严重。
    不过一些大型品牌店整体情况好些。雄楚大街一家洗浴中心负责人表示,他们所有技师培训都由中医按摩专业人士授课考核,而另一些沐足店,则把一些中医院校相关专业的技师履历公示出来。

    收费无标准,洗完才傻眼

    王先生上周六到武昌小东门一家洗浴店洗脚,听过服务员热情的介绍后仍不甚明了,要求看一下价目表,得到的回答却是“这个真没有”。“没收费标准,你说多少就多少吗?”王先生很不高兴,但还是无奈点了一个128元的足疗项目。

足疗技师过来后,刚按了两下,就说帮王先生把脚修一下,王先生以为是一套,就说好。不一会儿过来一位修脚师傅,剪完指甲,又说帮王先生把脚上的死皮刮一下。这两个“帮”让王先生方才的怒气稍歇,可等他结账时却发现修脚要另算钱,最可气的是刮死皮还算“加钟”。
    记者探访多家沐足店发现,虽然绝大部分店面公示了收费标准,但一些泡脚药粉、茶水饮料等没有明码标价,且部分技师颇谙熟事前献殷情,事后明算账的把戏,让顾客颇为反感。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