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汉沐足行业洗牌加剧06:34:42
汉阳一家中型沐足店老板最近很苦恼:不仅生意越来越差,连技师都接二连三地辞职。原来该店不远处新开了一家大型沐足店,把他的生意和技师都抢走了。
该行业人士透露,武汉许多中小沐足店逐渐衰微,要么转行,要么加盟连锁沐足店,要么直接倒闭。比如位于武汉徐东团结路的“临湖沐足”关门;位于徐东秦园路的“金色时光 ”加盟巴渝富鑫……
工商部门透露,近半年来,武汉杂牌沐足店已先后有几十家注销了营业执照,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至今,已有超过200家中小沐足店歇业。合和大唐的邱国平也告诉记者:“两年前水果湖大概有近40家洗脚城,其中很多不正规,不到两年就关门了,目前仅存三分之一,做得较好的不到5家。”
品牌竞争激烈
足疗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传统行业,目前发展迅速,据有关部门统计,足疗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数百万,行业产值有近千亿,是第三产业中发展十分迅速的行业。仅武汉目前就有各类洗浴中心、足浴等沐浴场所三千多家,2007年产值达15亿元,其中10.5亿元来自足疗消费,全省从事足疗行业的人员已超过6万。
目前国内的桑拿沐足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弱肉强食的市场规律越来越明显,国内已有一批桑拿沐足企业通过品牌推广、兼并收购、品牌连锁等方式发展壮大起来,如重庆家富富侨、千子莲足疗、深圳长老足底、广州御足堂等,而华夏良子甚至早已进军欧洲市场。
武汉足疗业市场多为外地企业分食。武汉本地经营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大型品牌沐浴场馆有百家,八成为外地经营者所有,武汉本土形成品牌的足疗企业仅有国医馆、大唐两家。“相比北京、重庆、扬州等地,武汉本土沐浴企业还处于发展学习阶段。”合和大唐的邱国平说。
有人把武汉足疗界总结为渝、鲁、汉“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渝派以重庆家富富侨、巴渝富康为代表,均是全国连锁品牌,目前实力最强。渝派不仅按脚,还进行颈、肩、背、腿等全身推拿,一套下来耗时约110-120分钟;鲁派以“在水一方”为代表,为综合洗浴中心,足疗仅占营业额中很小的一部分,他们通过引入沐浴、棋牌、电影、餐饮等休闲服务把客人留住;汉派仅有国医馆、大唐两个本土品牌,主推中医保健特色,以足疗和理疗为主。
“近两年武汉市场竞争逐渐加大。包括技术、品牌、附加价值、人才、硬件设施等各方面的竞争。其中,品牌竞争尤其激烈,除了三大流派之外,御足堂、良子、千子莲等全国性连锁店也纷纷抢占武汉市场。”邱国平说:“各品牌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除了价格上相互压价,推出新项目、研究新的按摩技术都成了行业竞争利器。今天你从青海湖购进矿物盐作为泡脚原材料,明天我就从西藏购进纯草药;今天你推出脚底拔罐技术,明天我就推出循经火疗、干蒸等特色服务。”
据介绍,大型沐足店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推出新项目,用特色业务来吸引顾客。
“武汉的竞争远不如广州深圳,目前仍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进入武汉市场不久的巴渝富鑫董事长陈泽海对武汉沐足市场抱有乐观态度。不过,他也告诉记者,沐足行业的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的阶段,更多商家逐渐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我原来的沐足店一天营业额最多2000元,一个月下来差不多刚刚够付房租,几乎没有赢利,后来推出棋牌等休闲服务,生意还是不行,无奈之下我只有选择加盟,走品牌化路子。”如今已加盟某知名连锁沐足店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每天的营业额差不多达到6000元。”
中小沐足店衰微
与陈先生一样,位于武昌中南路的一家沐足店也已关门。曾是该店老顾客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该店开业时由于装修、环境还不错,所以生意还可以,每天有近百名顾客,但半年后生意下滑,老板又推出桑拿服务,但人气一直不旺,“关键是没特色”。
据武汉市饮食服务管理处统计,武汉市有上千家大大小小的沐足店。但遗憾的是,除几个大品牌外,盈利的并不多。面积在500~2000平方米的中型沐足店竞争最激烈,业内人士直言,平均每个月有6家以上洗脚城关门或开店。
记者调查发现,中小沐足店衰微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自身环境、服务、技术都不如人,但收费却不低;另一方面则是大型连锁沐足店的市场扩张和挤压。
孙先生是一家经营较好的足浴店的老客户,他告诉记者,他之所以经常会来洗脚,一方面是看中这里的环境幽雅、干净,不像有些地方看起来就黑乎乎的,洗个脚说不定还会染上脚气病;另一方面,这里的技师不仅给人按摩,还陪客户聊天,会根据按摩的情况告诉对方的健康状况,还会有针对性地给客户一些养生的建议,这些都让人感到十分舒服和贴心。
记者走访了一些小型沐足店,确实发现环境卫生十分糟糕。位于汉阳钟家村附近的一家店白天也关着门,拉开门进去,一股混杂着脚臭味、香味、烟味、汗味的奇怪味道扑鼻而来。一名“足部按摩师”正在使用的白色垫巾、毛巾上,还有几片未洗干净的黄色污渍。询问价格,洗脚15元,足部按摩半小时外加15元。而大唐沐足等连锁店洗脚加按摩的价格也才28元。
不远处的一家中型沐足店收费也比较贵:70分钟收费58元,一杯菊花茶另算15元;而一些大型连锁沐足店收费100分钟才60元,还免费送茶水、甜点。
除了价格收费不合理外,足浴场所的卫生状况备受消费者关注。据有关人员介绍,足浴场所卫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专用消毒间,足浴用具使用后必须经消毒处理。如果仅用洗衣粉清洗,一些病菌根本无法消除;同时,毛巾还要数倍于床位数配备,以做到一客一用。据皮肤医生介绍,由于许多足浴场所对顾客使用过的毛巾等物未经消毒处理,致使再次使用的顾客极易被残留的病菌感染而患上脚气、足癣等;而修脚工具未做到一客一用并消毒,其后果更为严重。
业内人士表示,大部分沐足店消毒情况堪忧。只有少数大型的沐足店有独立的消毒间,使用一次性塑料膜、毛巾,85%的沐足店卫生状况都未达到此标准。
此外,手法不规范也是大部分沐足店的通病。“在全国四百多万足疗从业者中,持证上岗的不足5%。”有业内人士曾表示,相当一部分人只练了两三天就上岗。其实,早在2000年,国家就对足部按摩师出台了职业标准,正规的至少要到劳动部下属的培训学校学习半个月到1个月。“但由于需求量较大,很多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即便是一些连锁沐足店的技师也少有正规上岗证。很多全国性品牌店目前采取自我培训、自我消化的方法,自己培训技师。某知名连锁沐浴店经理透露:“我们有自己的培训班,培训班培训1个月后,店面跟踪培训3个月,每个月对技师进行技术升级考核。”
不过,众多业内人士透露,虽然早在1999年,足部按摩师就成为国家认可的一个职业,但目前尚没有权威的足疗技师资格认证机构,有的地方劳动部门允许足疗企业自己报名、组织考试,只要交钱就能发证,交的钱越多,资格证的级别就越高。
试问,有哪个消费者愿意去卫生差、档次低、技术水平没保障、价格还不便宜的中小沐足店?这些因素都使得大型连锁店生意越来越好,不断开新店扩张地盘,周围的中小型沐足店在竞争中不得不选择关门或加盟。
行业标准将加剧洗牌
2008年,商务部颁发了《沐浴业经营技术规范》和《足浴保健经营技术规范》两项行业规范标准。不难发现,关于保健行业的标准和规范正日趋细化。
文件要求足浴保健区域、房间等休息场所应当空气流通,无异味,空气主要卫生指标符合 GB9665和GB18883;从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发的《足部按摩师职业资格证》;足疗保健人员培训时间不能少于240个标准学时;应在沐浴场所入口醒目位置设有禁止性病和传染性皮肤病入浴的禁浴标志等。
对于保健服务业即将进入标准化时代,众多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标准化的实施,沐足行业将加剧洗牌。
不过也有不少专家指出,“标准”细则化固然是一种进步,但更重要的是监管如何落实,否则再详细的规范也只是一纸空文。
一些足浴店老板认为,武汉沐浴行业目前存在着企业数量多、质量不高的情况。还有些足浴店经营方式“不健康”,严重影响了足浴行业的声誉。他们迫切希望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以新标准实施的契机,参考该标准把足浴行业内的乱象“洗”干净,从而使企业和行业得到整体提升。多家足浴店的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意成立行业协会,以规范整个行业,从而使行业进行一次洗牌,淘汰掉那些脏乱差的足浴店。
记者获悉,武汉也正在制订一部沐浴业地方标准,对足疗技术服务进行统一规范。该标准全称为《武汉市沐(足)浴行业服务标准》。武汉市休闲保健行业主管部门——武汉市饮食服务管理处处长龚新华介绍,在沐(足)浴经营场所的卫生、星级评定等方面,武汉的地方标准将参照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沐浴业经营规范,其最大特色在于将从技术角度对足疗服务进行规范,即按摩、搓背、修脚、推拿等按什么流程进行,足部穴位按什么顺序进行按摩等。
“这是一个指导性标准,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些沐足人员程序或手法、穴位不对造成脱位、高位截瘫等严重损伤。”有关人士介绍。
“行业标准可能会加速洗牌,但沐足店自身的发展才是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大唐的邱国平总结道:“生意蒸蒸日上的沐足店普遍具有装修硬件相对较好、收费大众化、服务质量好、按摩技术过关、管理规范技师稳定、服务多元化六大特点。”
有业内人士预测,五年或十年后,沐足行业或将出现一个或数个大品牌的成熟市场,进入“寡头时代”。
该行业人士透露,武汉许多中小沐足店逐渐衰微,要么转行,要么加盟连锁沐足店,要么直接倒闭。比如位于武汉徐东团结路的“临湖沐足”关门;位于徐东秦园路的“金色时光 ”加盟巴渝富鑫……
工商部门透露,近半年来,武汉杂牌沐足店已先后有几十家注销了营业执照,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至今,已有超过200家中小沐足店歇业。合和大唐的邱国平也告诉记者:“两年前水果湖大概有近40家洗脚城,其中很多不正规,不到两年就关门了,目前仅存三分之一,做得较好的不到5家。”
品牌竞争激烈
足疗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传统行业,目前发展迅速,据有关部门统计,足疗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数百万,行业产值有近千亿,是第三产业中发展十分迅速的行业。仅武汉目前就有各类洗浴中心、足浴等沐浴场所三千多家,2007年产值达15亿元,其中10.5亿元来自足疗消费,全省从事足疗行业的人员已超过6万。
目前国内的桑拿沐足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弱肉强食的市场规律越来越明显,国内已有一批桑拿沐足企业通过品牌推广、兼并收购、品牌连锁等方式发展壮大起来,如重庆家富富侨、千子莲足疗、深圳长老足底、广州御足堂等,而华夏良子甚至早已进军欧洲市场。
武汉足疗业市场多为外地企业分食。武汉本地经营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大型品牌沐浴场馆有百家,八成为外地经营者所有,武汉本土形成品牌的足疗企业仅有国医馆、大唐两家。“相比北京、重庆、扬州等地,武汉本土沐浴企业还处于发展学习阶段。”合和大唐的邱国平说。
有人把武汉足疗界总结为渝、鲁、汉“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渝派以重庆家富富侨、巴渝富康为代表,均是全国连锁品牌,目前实力最强。渝派不仅按脚,还进行颈、肩、背、腿等全身推拿,一套下来耗时约110-120分钟;鲁派以“在水一方”为代表,为综合洗浴中心,足疗仅占营业额中很小的一部分,他们通过引入沐浴、棋牌、电影、餐饮等休闲服务把客人留住;汉派仅有国医馆、大唐两个本土品牌,主推中医保健特色,以足疗和理疗为主。
“近两年武汉市场竞争逐渐加大。包括技术、品牌、附加价值、人才、硬件设施等各方面的竞争。其中,品牌竞争尤其激烈,除了三大流派之外,御足堂、良子、千子莲等全国性连锁店也纷纷抢占武汉市场。”邱国平说:“各品牌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除了价格上相互压价,推出新项目、研究新的按摩技术都成了行业竞争利器。今天你从青海湖购进矿物盐作为泡脚原材料,明天我就从西藏购进纯草药;今天你推出脚底拔罐技术,明天我就推出循经火疗、干蒸等特色服务。”
据介绍,大型沐足店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推出新项目,用特色业务来吸引顾客。
“武汉的竞争远不如广州深圳,目前仍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进入武汉市场不久的巴渝富鑫董事长陈泽海对武汉沐足市场抱有乐观态度。不过,他也告诉记者,沐足行业的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的阶段,更多商家逐渐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我原来的沐足店一天营业额最多2000元,一个月下来差不多刚刚够付房租,几乎没有赢利,后来推出棋牌等休闲服务,生意还是不行,无奈之下我只有选择加盟,走品牌化路子。”如今已加盟某知名连锁沐足店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每天的营业额差不多达到6000元。”
中小沐足店衰微
与陈先生一样,位于武昌中南路的一家沐足店也已关门。曾是该店老顾客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该店开业时由于装修、环境还不错,所以生意还可以,每天有近百名顾客,但半年后生意下滑,老板又推出桑拿服务,但人气一直不旺,“关键是没特色”。
据武汉市饮食服务管理处统计,武汉市有上千家大大小小的沐足店。但遗憾的是,除几个大品牌外,盈利的并不多。面积在500~2000平方米的中型沐足店竞争最激烈,业内人士直言,平均每个月有6家以上洗脚城关门或开店。
记者调查发现,中小沐足店衰微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自身环境、服务、技术都不如人,但收费却不低;另一方面则是大型连锁沐足店的市场扩张和挤压。
孙先生是一家经营较好的足浴店的老客户,他告诉记者,他之所以经常会来洗脚,一方面是看中这里的环境幽雅、干净,不像有些地方看起来就黑乎乎的,洗个脚说不定还会染上脚气病;另一方面,这里的技师不仅给人按摩,还陪客户聊天,会根据按摩的情况告诉对方的健康状况,还会有针对性地给客户一些养生的建议,这些都让人感到十分舒服和贴心。
记者走访了一些小型沐足店,确实发现环境卫生十分糟糕。位于汉阳钟家村附近的一家店白天也关着门,拉开门进去,一股混杂着脚臭味、香味、烟味、汗味的奇怪味道扑鼻而来。一名“足部按摩师”正在使用的白色垫巾、毛巾上,还有几片未洗干净的黄色污渍。询问价格,洗脚15元,足部按摩半小时外加15元。而大唐沐足等连锁店洗脚加按摩的价格也才28元。
不远处的一家中型沐足店收费也比较贵:70分钟收费58元,一杯菊花茶另算15元;而一些大型连锁沐足店收费100分钟才60元,还免费送茶水、甜点。
除了价格收费不合理外,足浴场所的卫生状况备受消费者关注。据有关人员介绍,足浴场所卫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专用消毒间,足浴用具使用后必须经消毒处理。如果仅用洗衣粉清洗,一些病菌根本无法消除;同时,毛巾还要数倍于床位数配备,以做到一客一用。据皮肤医生介绍,由于许多足浴场所对顾客使用过的毛巾等物未经消毒处理,致使再次使用的顾客极易被残留的病菌感染而患上脚气、足癣等;而修脚工具未做到一客一用并消毒,其后果更为严重。
业内人士表示,大部分沐足店消毒情况堪忧。只有少数大型的沐足店有独立的消毒间,使用一次性塑料膜、毛巾,85%的沐足店卫生状况都未达到此标准。
此外,手法不规范也是大部分沐足店的通病。“在全国四百多万足疗从业者中,持证上岗的不足5%。”有业内人士曾表示,相当一部分人只练了两三天就上岗。其实,早在2000年,国家就对足部按摩师出台了职业标准,正规的至少要到劳动部下属的培训学校学习半个月到1个月。“但由于需求量较大,很多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即便是一些连锁沐足店的技师也少有正规上岗证。很多全国性品牌店目前采取自我培训、自我消化的方法,自己培训技师。某知名连锁沐浴店经理透露:“我们有自己的培训班,培训班培训1个月后,店面跟踪培训3个月,每个月对技师进行技术升级考核。”
不过,众多业内人士透露,虽然早在1999年,足部按摩师就成为国家认可的一个职业,但目前尚没有权威的足疗技师资格认证机构,有的地方劳动部门允许足疗企业自己报名、组织考试,只要交钱就能发证,交的钱越多,资格证的级别就越高。
试问,有哪个消费者愿意去卫生差、档次低、技术水平没保障、价格还不便宜的中小沐足店?这些因素都使得大型连锁店生意越来越好,不断开新店扩张地盘,周围的中小型沐足店在竞争中不得不选择关门或加盟。
行业标准将加剧洗牌
2008年,商务部颁发了《沐浴业经营技术规范》和《足浴保健经营技术规范》两项行业规范标准。不难发现,关于保健行业的标准和规范正日趋细化。
文件要求足浴保健区域、房间等休息场所应当空气流通,无异味,空气主要卫生指标符合 GB9665和GB18883;从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发的《足部按摩师职业资格证》;足疗保健人员培训时间不能少于240个标准学时;应在沐浴场所入口醒目位置设有禁止性病和传染性皮肤病入浴的禁浴标志等。
对于保健服务业即将进入标准化时代,众多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标准化的实施,沐足行业将加剧洗牌。
不过也有不少专家指出,“标准”细则化固然是一种进步,但更重要的是监管如何落实,否则再详细的规范也只是一纸空文。
一些足浴店老板认为,武汉沐浴行业目前存在着企业数量多、质量不高的情况。还有些足浴店经营方式“不健康”,严重影响了足浴行业的声誉。他们迫切希望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以新标准实施的契机,参考该标准把足浴行业内的乱象“洗”干净,从而使企业和行业得到整体提升。多家足浴店的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意成立行业协会,以规范整个行业,从而使行业进行一次洗牌,淘汰掉那些脏乱差的足浴店。
记者获悉,武汉也正在制订一部沐浴业地方标准,对足疗技术服务进行统一规范。该标准全称为《武汉市沐(足)浴行业服务标准》。武汉市休闲保健行业主管部门——武汉市饮食服务管理处处长龚新华介绍,在沐(足)浴经营场所的卫生、星级评定等方面,武汉的地方标准将参照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沐浴业经营规范,其最大特色在于将从技术角度对足疗服务进行规范,即按摩、搓背、修脚、推拿等按什么流程进行,足部穴位按什么顺序进行按摩等。
“这是一个指导性标准,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些沐足人员程序或手法、穴位不对造成脱位、高位截瘫等严重损伤。”有关人士介绍。
“行业标准可能会加速洗牌,但沐足店自身的发展才是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大唐的邱国平总结道:“生意蒸蒸日上的沐足店普遍具有装修硬件相对较好、收费大众化、服务质量好、按摩技术过关、管理规范技师稳定、服务多元化六大特点。”
有业内人士预测,五年或十年后,沐足行业或将出现一个或数个大品牌的成熟市场,进入“寡头时代”。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推荐阅读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