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方言古语词:浸育潮人文雅气质之精髓

  • 方言古语词:浸育潮人文雅气质之精髓
    11:36:11
入乡序课读之前,我于乡下外婆家度过无忧无虑之幸福童年。乡野巷闾之间,常闻叔伯婶姆斥责贪玩而忘三餐之子女云:“你翘楚就勿转来食。”(你有本事就不回来吃饭。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的饥荒年头,吃饭乃天大之事,所以大人们动辄拿“不给吃饭”威胁孩子们。)又教育孩子们云:“兄弟姐妹着相好,孬相骂。”(兄弟姐妹要团结友爱,不能老吵架)本以为,此乃乡村土话。没曾想,等读了大学中文系之后,不读不知道,读了吓一跳:“翘楚”、“相好”、“食”都是先秦古代汉语词,而“转来”、“相骂”则是宋元时代的汉语词,是上得了经典的雅语。于是乎,我对其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攻读研究生期间,在星桥师(李新魁)指导下,索隐钩沉,作《潮汕方言词考释》一书,得潮语古词语数百条,方知潮语土话之精髓,乃典雅之古语词。潮人讲话时口吐莲花、字字珠玑而不自知,一不小心就把来自《诗经》、《左传》、《战国策》的词语当成口语土话给使用了。外地人听起来:“哇塞,潮人真是斯文啊!”君如不信,有书为证。如上文提到的“翘楚”,语出《诗·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毛亨传:“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后来引申指出类拔萃者。现代汉语写文章,要相当正式的文体,才会用到这个词,如说:“君乃我辈同床之翘楚也。”再如“相好”,则语出《诗·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够古老典雅的了吧。

潮语中的古词语,除了来自先秦时代的第一层次之外,还有来自汉魏六朝的,例如我们口语中的不少亲属称谓词语,就是汉末南北朝时语。例如:用“大人”指称父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阿奴”,则指儿子。《世说新语·容止》:“王敬豫有美形,问讯王公。王公抚其肩曰:‘阿奴恨才不称。’”余嘉锡笺疏引李慈銘云:“乃(王)导自谓其子之语。”南朝·梁·沈约《宋书·孙棘传》:“棘妻又寄语嘱棘:‘君当门户,岂有委罪小郎?且大家临亡,以小郎嘱君……’”(“大家”,指孙棘之母、棘妻之婆婆)。“大家”,指婆婆。“小郎”,指小叔子(“小”读sio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进传》:“张让子妇,太后妹也。让向子女叩头曰:‘老臣得罪,当与新妇俱归私门。’”“新妇”,指儿媳妇。

第三个层次的古语词,则是唐宋以降的近代汉语词,例如教示。唐·元稹《估客行》诗云 :“父兄相教示,求利不求名。”“教示”就是教育训示的意思。唐·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诗有“红尘闹热白云冷”句。潮人谓热闹为“闹热”。 唐·杜甫《感怀》诗:“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白居易《酬周从事》诗:“腰痛拜迎人客久。”“客人”潮语颠倒谓之“人客”。唐·谷神子《博异志·阴隐客》:“门人执之,引二人行至清泉眼,令洗浴及浣衣服。”“洗浴”即洗澡。《敦煌变文集·不知名变文》:“初定之时无衫裤,大归娘子没沿房。”(沿房,嫁妆)“衫裤”即衣服。以上诸例皆唐代口语。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在京都开几处解典库,又有几所绸缎铺,专一放官吏债,打大头脑的。”“大头脑”即大官员。头脑,指领导、首领,犹北方话的“头儿”。“脑”字潮音读lo2(裸)。《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又分派各船……,大船二只:一只坐新人,一只媒人共新郎同坐。”“新人”,新娘也。《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冉贵听得叫,回头看时,却是个后生妇人。”“后生”,年轻也。《喻世明言·任孝子烈性为神》:“梁家有一个女儿小名圣金,年二十二余岁……旧年嫁在城外牛皮街卖生药的主管。”“旧年”,去年也。《警世恒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宋金乃分付家童,先把铺陈行李发下船来。”“铺陈”潮语也作“铺陈被席”,即铺盖也。

有些古语词,由于语音的历史变化而使我们天天使用而不敢相认。例如说人高矮叫“guin5gê6”,不知其字怎么写,其实很简单,就是“危”和“下”。“危”字从人在厂(危崖)上,本来便是高而危险之意。《国语·晋语八》:“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危,高;埤,低下。唐·白居易《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诗:“危亭绝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危亭,即建于峰顶的高高的亭子。《礼记·乐记》:“天高地下。”《尉缭子·天宫》:“然不能取者,城高池深,兵器备具,财谷多积……;若城下池浅守弱,则取之矣。”“下”均与“高”相对而言,指低矮无疑。(表示低矮一义,潮音读ge6,乃保留古代匣母字读“g”声母之古读)。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亲爱的乡亲们,我敢保证,在你每天讲的口头白话里,一定含有很古很典雅的词语,怪不得外地人说潮人有儒雅的气质哦。(林伦伦)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0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