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ber中国与滴滴出行合并 消费者买账吗?11:36:14
最近,轰动互联网的事件莫过于Uber中国与滴滴出行合并了。虽然此前也有“谣言流传”,但当事双方都坚决对外声称纯属谣言。随着外媒对合并事件的正式报道,才让这一国际合并事件显得热闹不堪。当事双方没有对外公报,或许碍于双方合并过程中所签署的文件协议缘故吧。为什么要合并?持续亏钱、战略部署、资本推动?看似很正常的商业合并,但殊不知在这场浪潮中,消费者才是最脆弱的,也是最敏感的。
就在Uber中国与滴滴出行宣布合并之后,新浪做了个民意调查。超过一半的用户都表示,两者合并对市场具有绝对的垄断权利,未来将不会出现大量类似于之前的打折或者优惠券补贴了。消费者在商业里面永远是受众,商业的上层波动势必会引起下游消费者的敏感之举,新浪的调查恰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滴滴出行与Uber中国合并,对消费者的影响是可见的、迅速的、巨大的。
刚才说的民意调查只是一个最细碎的“鲶鱼效应”,其实,Uber中国与滴滴出行的合并无论是在消费者出行经济上、还是在消费者出行质量上都绝对是摆在这个全新平台面前的新挑战、新门槛。虽然Uber中国不懂中国市场,在中国布局的区域也比较少,但其良好的市场机制、透明的价格策略都绝对是我等网络小虫首推出行约车之选。反观滴滴出行,价格相对来说,比Uber中国的平均价格值要高,而且虽然推出了不少约车类型,但在平均响应速度、市场接受能力上来说,比较欠缺,虽然号称国内第一大网络约车平台。因为其布局的区域将近300来个,以数量上的优势压倒了质量上的缺陷。
所以,Uber中国与滴滴出行的合并 ,笔者感觉两者如果不能互相借鉴优势、将合并效应释放到最大,单独为了上市而进行商业操作的话,是不符合市场自然逻辑的,也不符合消费者期望的。刚查阅相关新闻,据说滴滴出行与Uber中国正在就员工赔偿方案进行约聊。正如Uber中国一位员工说的,之前加入Uber中国,目的并不是为了成为一名滴滴员工,而是感觉Uber中国具有浓厚的创业气息。如果精神信仰都被“离职”,那么,留下来的希望又有多大呢?昔日建立起来的Uber中国企业文化还能存留吗?消费者信仰的Uber高性价比策略能否继续维持呢?
竞争的最大好处是消费者受力,但商人终归是要逐利的。如何平衡生意与消费者,是商业永远的难题。滴滴出行与Uber中国之前的价格竞争让大众习惯了低价的出行生活方式。此次合并,可以看做是国内出行市场的独角兽了。市场定价方面势必会更新的,毕竟Uber中国与滴滴出行的受众在价格这个角度来看是忠诚的,但在商业上是不忠诚的。如何有效将价格与市场、消费者相结合,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既能满足消费者出行经济的稳定消费性,又能满足消费者出行质量的可靠性,这才是滴滴出行与Uber中国合并之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除了价格问题之外,安全也是一大问题。两者合并之后,如何提升消费者安全预警能力、如何保障准入机制的质量避免“浑水司机”的出现、如何处理消费者投诉、如何补偿消费者等等。虽然这些之前两大平台都有相应的处理方法,但中外公司在处理售后问题的方式上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国内消费者喜欢直接了当,比如打电话。国外喜欢发邮件,所以这也是Uber中国最让人头疼的地方,但笔者之前试过,处理问题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
未来已来,商业虽然是奔着挣钱去的,但远离了消费者的商业注定是走不了多远的。相信滴滴出行与Uber中国的合并或许是一个好的开始,成为中国共享经济的标杆;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值得消费者称赞的全新出行平台。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