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继续《白发魔女传》第九回之七

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继续《白发魔女传》第九回之七

订阅 2020-5-23

静中生慧


少林监寺尊胜看到岳鸣珂连闯三关,本来不想出手,但也见猎心喜,下场与岳鸣珂比试。


1.尊胜不就是尊重殊胜?


他们的比试是在相距三丈的蒲团上比拳,谁先被打下蒲团,谁就算输。可如果都没跌下蒲团,就以铃声计点。以一炷香为限,看谁铃声响得多。

这种规则一出,让人非常心安,这就是点到即止的较技,无须生死相搏。

而且订立的规矩就显示出一种大家风范。

一经较量,岳鸣珂就知道自己功力稍弱,只怕硬拼不过。所以先用千斤坠稳住身形,这时铃声响起,尊胜在计数,岳鸣珂趁这个空档一拳打出,尊胜前力未收,新力未发,这时候铃声响起,岳鸣珂也开始数铃声。

这一下两人打平,接着岳鸣珂还要用前法,谁知道尊胜先一手虚招,接着按实,这一下岳鸣珂输了两点。

然后岳鸣珂也留心尊胜的拳法虚实,你来我往,大半炷香过去了,岳鸣珂输了五点,尊胜有意相让,铃声响了四下,岳鸣珂只输了一点。尊胜还要让他急一急,不再相让,这样铃声又响了三下。

岳鸣珂只道尊胜有意为难,灵机一动,尊胜一拳过来,岳鸣珂以内力相迫,怀中铜铃飞出,两人拳风相击,铜铃震为碎片。连铃都报废了,这还怎么计数?

尊胜不虞有他,愣了一愣,岳鸣珂乘机发拳,铃声响起,正好是平手。这时一炷香烧完,尊胜哈哈大笑,这一关算他过。

尊胜又加了一句,以你的年纪,有此功力,也该让你过。

这一句话很有深意,他完全知道岳鸣珂弄巧,却也不说破,同时也点出了他有心相让,这一关是一半实力,一半放水,马马虎虎,睁一眼闭一眼,让岳鸣珂过。

岳鸣珂只觉得双臂酸痛,前三关他是只凭武力,轻松而过,这一关却是斗智斗力,对方不计较,这才过的。

岳鸣珂一进关口就发现有黑影盯着自己,而现在已经是连过四关,夜已三更,如果是少林寺派人看着他,那么也该现身了。

接着岳鸣珂去见镜明,这是最后一关了。


2.菩提非树镜非台


这里的名字起得很好,佛教有尊胜佛母一尊,而此刻的尊胜,那是尊重殊胜之意。这里的殊胜与回目里的颖异正好是对应起来,不同的文辞,说的是一个意思。

而镜明又是佛家用语,明镜台的意思。他做事也不枉此称。

镜明并没有为难岳鸣珂,先和他叙旧,提到了霍天都,说是三十年前,他在探索冥思,要自成一家,看来现在剑法已大成。他就看看岳鸣珂的内力,让岳鸣珂拿着绳索的一端,静坐调元。

岳鸣珂只道他与尊胜一样,要伸量自己武功,哪知道这一回镜明只要他像平时一样端正静坐,吐纳运息。

岳鸣珂坐下来,心哪里可以安静,杂念丛生,镜明说了十二字真言:斩无明,断执着,起智慧,证真如。岳鸣珂这才收敛心思,还从佛理中悟道。

镜明让他依此修炼,必有大成。

岳鸣珂与镜明这一段,如果对照《了凡四训》来看,那是更有滋味。

了凡先生去栖霞山见云谷禅师,三天三夜,他没有动一点心思,这让云谷禅师引以为异,大凡常人,一念未泯,一念又生,起起落落,这才是凡俗,而了凡一连三日,寸念未起,这是很难得的。

这也是难得的入静,静得下来,才能做得更好。

了凡自己说,一切都在数中,都是天定,我动了念也无用,那么索性不动。

说是这样说的,可能够克制自己的念头,也是要素日的纯静功夫,要不然根本拿不出手。也因为了凡静得下来,他遇到的不是高人就是贵人。心静是可以招福的。

岳鸣珂的念头虽然多,却也不外是少林愿不愿借书?军中战况如何?到底也是打了四场,力气消耗了,这时候是心浮气躁,难以平息的。

可总的来说,他没有坏心的,心思纯度不高,但也是正念,一番单纯,这才有了镜明的指点,又很容易入心入念。

这一段是武艺、常情和佛理互融得丝丝入扣,读来会觉得很亲切。

岳鸣珂的心思杂乱,不就是日常中人?但在杂乱中还是一份单纯,濡而不染,他的杂乱只是如同衣服浸湿了一般,并没有染上其他的颜色,本质没有变。

这不就是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吗?

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

从来就是一种事物,运行的轨迹虽然不同,表征发生了变化,可本质从来如是。

这一关根本不需要岳鸣珂去闯,反而是镜明用本身的修为去提点他,这倒是符合镜明的地位,他在这个位置上,必然就是人抬人。

岳鸣珂还想问他借书的下文,镜明却说,你还有同伴一起来?

这又是怎么回事?岳鸣珂认为是少林的人监视他,镜明却认为是岳鸣珂的同伴,那么还有第三方?这又是谁呢?敬请继续关注!


--END--



继续奋斗,勇往直前!

手媒体广告广告商

评论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

想免费发文?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