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伤逝,爱的附丽何在!
岳鸣珂、玉罗刹、卓一航和铁珊瑚,这四人中最晚出场的是铁珊瑚,年龄最小,武功最差的也是她。可没想到最早死的竟然是她。
1.心中爱,爱滔滔,未曾涨潮先落潮
她在岳鸣珂怀里越来越冷,四周的空气也是凝结了,岳鸣珂哪里还有思想。
伊人已逝,情方苏醒。这种场景是梁羽生的拿手好戏,他写来是拿捏得非常稳的,每一幕都是绝妙美文。
正如越剧《第一次亲密接触》里的唱词:心中爱,爱滔滔,未曾涨潮已落潮。
内心的汹涌和周遭的静歇恰成鲜明的对比,“欲哭无泪”四字油然跃上,生动形象。
铁珊瑚一死,金独异也砍了人头,保不成媒,还真要祭上媒人的狗头。他是见证了岳鸣珂与铁珊瑚的恋情,两人初逢他在场,玉罗刹要保媒前,他也在场;铁珊瑚死了,他也被拉着垫底。
有意思的是金独异的出场也是为了衬托铁家父女的出场,既然铁珊瑚不在了,还留着他干嘛?
2.原文欣赏
金独异不是好人,可有人当他是宝,他这一死,有人会伤心的。接下来再看原文:
再说红花鬼母从山上下来,远远望见玉罗刹追逐慕容冲,上了对面的山峰,大吃一惊,叫道:“金老大,金老大!”岳鸣珂被红花鬼母刺耳的叫声震动,好像从恶梦中陡然醒转,把铁珊瑚轻轻放在地上,拾起金独异的人头,怒气冲冲地喊道:“你的金老大在这儿!”红花鬼母一瞧,也如岳鸣珂适才一样,从头顶直冷到脚跟!再瞧了瞧,人头虽然血肉模糊,却万确千真是自己几十年的老伴!
红花鬼母巅巅巍巍地举起拐杖,颤声叫道:“是你把他杀了?”岳鸣珂道:“你的臭汉子十个也抵不上我的珊瑚妹妹!”红花鬼母怒道:“你是谁,我要把你杀了填他性命!”岳鸣珂怒叫道:“岳某人在千军万马之中几十次险死还生,在奸阉追捕之下也早已把性命置于度外,哈哈,你要杀我填命?熊经略的性命,我珊瑚妹妹的性命谁人来填?”红花鬼母顿时如受雷殛,玉罗刹的话竟然一句不假,这贱汉子果然是助纣为虐,迫害忠良的了!可怜自己几十年来苦心积虑,望他改好,仍然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红花鬼母只觉四肢无力,拐杖慢慢地垂了下来,岳鸣珂怒气稍减,道:“你待怎么?”红花鬼母有气没力地问道:“你叫岳鸣珂?是熊经略的参赞?”岳鸣珂道:“我也知道你叫红花鬼母,哼哼,人们叫错你了,你的丈夫才是个鬼!”红花鬼母一声长叹,心道:罢了,罢了!我还有何面目再见武林同道?活在这世上还有什么味儿,一时想不过来,骤然向石山上一头撞去,可怜红花鬼母一世称雄,竟因误嫁匪人,累得她肝脑涂地,血溅幽谷!
岳鸣珂怔了一怔,忽而狂笑叫道:“大家死了倒也干净!”纵起了身,也向山石一头撞去!
明月峡的山谷发生了连环死人案件,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都还是伤逝。
3.明月峡谷连环死人案连锁而动
铁珊瑚是不用说了,金独异脚上未愈,一命呜呼,这倒是省了医药费了。红花鬼母武艺超群,没什么人伤得了她,可她婚姻不顺,一颗心早就累出了内伤,伤得七七八八,死对她而言,未始不是好事,她是解脱了。
这里的岳鸣珂是意气悲愤,横竖豁出去了,大不了一命抵一命,他是什么都不怕,什么也都无所谓。
岳鸣珂做事还是很有分寸的,玉罗刹保媒时那样逼迫他,他还是先让三分,能好好说话尽量好好说话,这是名家风范,难怪和世家子弟卓一航会那么投缘,熊廷弼也很喜欢器重他。
到了实在忍受不了,他才脱口一句,哪有你这样保媒的!虽是一句怨言,却也不算得罪人家,言辞之间还是照看人家几分的。
可到了铁珊瑚死的时候,岳鸣珂说话就没那么讲究了,一腔悲愤,满腹惆怅尽吐为快,胸中块垒化为口角之石,掷地有声,也是伤人见血。
如果说铁珊瑚临死前吹箫那一段,是用了联想的手法,把诗词的文化结合情景,构成画面,展现于读者眼前。
铁珊瑚的伤逝那是心理描述,在想象中进入美好的梦境,死时幸福的心情占了主导,并无痛苦。
那么岳鸣珂与红花鬼母的对答,那就是白描了,你一言我一语,哀恸的心情相互交融,岳鸣珂难得在口舌之争上占了上风,红花鬼母越说越弱,底气不足。
铁珊瑚虽然不在,可岳鸣珂心中她的分量是越来越重。
由于都是死了恋人,红花鬼母一死,岳鸣珂产生了共鸣,起到了连锁反应,他早就不想活了,那么去陪珊瑚妹妹去。这时候,他认为自己是应该和铁珊瑚在一起的。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拒婚时他也是口不择言,意气用事,逞血气之勇,图一时之快。那时候他也确实够压抑的了。
而眼下的压抑比起当日,那是何止重千倍,当日虽然离别,可人还在,活着就是希望,爱才有附丽。如今黄鹤渺渺,秦楼弦断,还有什么寄望可言?哀莫大于心死,不如一同归去。
这一下岳鸣珂真的要尾随铁珊瑚而去,可铁珊瑚的牺牲,要的是他好好的活着,他如果死了,铁珊瑚的牺牲就没有价值了,可以说是死不瞑目了。那么岳鸣珂这混小子到底死了没有?自杀殉情成功了吗?敬请继续关注!
--END--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