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旮旯走出的女人(第27话)作者 齐大春

山旮旯走出的女人(第27话)作者 齐大春

订阅 2023-10-19

​他们回家后,婆婆可能是良心发现,还是什么原因,给了三树多半斗生了麻牛的茭子。玉梅一家夹和上从怀仁要回的那七八十斤玉茭面,细糠粗莱豆渣之类的度过了青黄不接这一段,终于迎来了秋收。

今年的秋粮,比起前几年可真是大丰收。掰开的玉茭棒棒泛着金黄色,每一穗都有七八寸长,玉茭牙就如同一行行紧密排列的士兵正在整装出发;高粱穗都胀成了深红色,就像一个个喝醉了酒的红脸大汉,又好像这些高粱颗粒要挣脱母亲的怀抱;谷穗如同狼尾巴一样沉甸甸地往下压,几乎要把谷压折;每苗山药蔓下都牵扯着几个碗口大的形状不同的大山药,密密麻麻铺满山药地,社员们出山药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铁锹,一挖下去准会铲破几个;走到瓜地,谁看谁高兴,一个个金瓜(南瓜)、倭瓜有的圆有的长,小的七八斤,大的足有十几斤,无论是黄是红还是青,个个表皮都闪着金光……

看着这丰收的景象,玉梅和别的社员一样都异常兴奋,干活时好像有无穷的力量。

分回的玉茭棒房顶放不下,院里再扎架摆;谷子黍子就放满了六大泥瓮,茭子没地方放,只好再买一领新席在闲房里围一大囤;窖里的山药盛不下,只能露天堆着,几天就吹成了绿头,女人们抽空便用磨眼?磨山药澄山药粉面……

虽然丰收了,但玉梅省吃俭用的习惯没有变,她把节省下来的粮变卖换成钱,先买了袋洋灰请匠人抹了地,又抹了墙围,结束了多少年用黄土牛粪光地的历史。她又自己买上各种颜色的油漆,靠着描龙画凤的巧手油刷彩绘出了鲜艳而大气的炕围;买回一张油漆炕布,换下了那一领缝补过多次的经常扎人手脚的烂苇席;还新缝了两套盖窝褥子,亲友来了再也不用一个被窝里挤几个人了;用了十几年的竹皮暖壶也换成了印有红花图案的铁皮暖壶……

--END--



继续奋斗,勇往直前!

手媒体广告虚位以待

评论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

想免费发文?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