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干货!这才是买保险的正确打开方式

干货!这才是买保险的正确打开方式

订阅 2019-2-15

干货!这才是买保险的正确打开方式——一堂保险公开课

新华社  3天前


大人还没有任何保单,却赶紧给娃买了保险;


基础的保障没配齐,你却被销售人员洗脑买了理财保险;


预算根本不允许买返还险,还各种纠结对比哪个更好;


这些买保险的不正确姿势,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

 

产品化思维,让你买保险更“危险”

 

消费者买保险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弥补风险事故发生后的经济损失,但是我们买的保险,可能不光弥补不了损失,还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经济损失。

 

绝大多数的人买保险,都是奔着某个保险产品去的:我要买个保险,给我推荐一个好保险吧。什么才是好保险?这个问题很难去回答。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脱离这些基本情况去盲目的寻找“好”保险,就等于是不顾病情而随意让医生开药治疗是一个道理。

 

当你买了所谓的“好”保险,但是生大病以后才发现自己买的是理财,这个时候,保险起不到任何保障作用,还浪费了钱。

 

买保险,我们需要有“全局”思维,综合考虑我们所面临的风险,预算和偏好等。寿险,重疾,医疗,意外是保障四大刚需,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重疾险的作用是失能收入补偿,得了重疾,至少两三年不能工作赚钱,因此重疾险的保额应该为年收入的3倍以上;寿险应该做到年收入的10倍……这么高的保额需求,但是预算却很有限,没有“全局”思维,是设计不出来好方案的。

 


想买“万能”保险,却遇事都不“能”

 

一份 “万能”保险,号称一张保单管一生,不仅能治病救人,从头保到脚,还能妥妥解决教育金、婚嫁金、养老金的问题。还有比这更完美的梦中保险吗?

 

想要靠一款保险去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现实的。兼顾意味着鸡肋,意味着没有重点。一个年交8000块的保险,能保10万的重疾,10万的身故,6000块医疗,一天100的住院津贴,50年后每年6000的养老金,看起来项目很多,但额度都低到没用。本来我们需要高额度的身故和大病保障,却选择了一个“全家桶”保险,样式多,额度低,还花掉了那么多的钱。

 

想要一步到位保所有,结果就是钱白花了。

 

买对保险的八个正确打开方式

 

1.保额的重要程度大于一切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牺牲保障时长,满足额度要求。比如,100万的重疾,预算只有1万,那么我们可以选40万的终身重疾+60万的定期(保到70岁)重疾。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6岁,保到70岁已经算是保的比较充分了,后面其实可以顺其自然。

 

2.想要保身故,应该选择定期寿险,而不是意外险


大家总是担心年轻的时候万一挂了怎么办,想要买意外险,但实际上90%以上的身故是由于疾病造成的,意外险,只赔由于意外事故而导致的身故。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定期寿险,30岁的女性买100万保额,也就是600块左右的事儿,比意外险贵不了多少。

 

3.重疾险+医疗险,才是完整解决大病问题


大病有两个影响,一是看病花钱,医疗险解决;二是收入损失,重疾险解决。两个保险的作用完全不同,但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医疗险以一年期为主,有可能以后买不到,而重疾险保长期,不用担心生病以后买不到的问题,长期也能弥补医疗险的不足。

 

4.先大人后小孩


大人只要有收入,健康地活着,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保障。在预算上,两个大人赚钱差不多,那两人总保费应占到3/4,孩子1/4;如果一个人赚得更多,那么2/3用于支柱,1/3留给配偶和孩子。孩子的保险不能喧宾夺主,大人也不能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会出问题。



5.先保障后理财


买保险是不能赚钱的。监管三令五申“保险姓保”,目的就是让保险回归保障本质。然而几乎每个销售人员都会极力推荐保险理财,附加一个保障就冒充“多功能”保险,其实,这些理财是没有保障功能的,附加险的保障价格比单买都要贵,理财收益也低过银行,回本期就更漫长。在保障买足之前最好不要碰。


 

6.做好健康告知,避免不必要的理赔纠纷


绝大多数的销售人员会用“两年之内没住过院就可以不告知”,“熬过两年就好了,保险公司不能不赔付”等理由让你隐瞒健康问题,但理赔跟价格,公司大小经营是否亏损都没有关系,只有健康告知是未来能否顺利拿到理赔的关键。保险公司要是在理赔的时候查出当年客户隐瞒了健康状况,就意味着理赔纠纷。大家对于“理赔难”、“理赔慢”的印象大多来源于此,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投保阶段就避免的。


买错保险,是赔多少的问题;投保的时候不重视健康告知,是赔不赔的问题。

 

7.所有的保险都可以单独购买,绝大多数的服务都是为了创造跟你再次沟通的机会


很多保障型保险看起来很诱人,但是想买到这些保险却只能搭配其他的,这是销售策略,其实所有的保险都可以单买。


“线下的保险才有服务,线上的保险根本没有服务”,“网上买保险理赔没人管的”。人身保险最大的服务需求就是变更资料、提醒缴费和理赔,现在这些事儿用手机点一点或者一个电话就能解决。以前给你的服务其实都是为了创造机会见到你,然后推销新产品,不要迷信“服务”。保险公司会对所有渠道卖出的保险提供同样的售后服务。

 

8.警惕送礼/请吃饭,不拿返佣,不被轻易“增员”


请吃饭听讲座是保险公司常用的销售方式,现场有人营造氛围,会有托儿、大额礼品、煽风点火,你觉得不买就亏了,然后就买错了保险。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不听,不吃,不拿。


“我把返佣金给你就便宜了”,贵是每年都贵,返佣只能返给你一年,占一年的便宜,吃19年的亏,这样的买卖不划算;“你来我们公司当代理人吧,刚好自己出单拿佣金,还能学保险”,保险公司的培训以产品介绍和销售为主,保险公司要的就是你的自保件和亲属件,在保险公司眼里,销售人员实则是“客户”。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回忆起似曾相识的经历,也了解到了保险的销售套路和我们常见误区,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保险,我们后续推出新的文章,也欢迎大家留言反应问题。

 

免责声明:

以上推广内容为企业商讯,购买需谨慎,仅供读者参考。

阅读 10万+
精选留言

写留言

  •  168 
    张桂兰。
    买对保险的八个正确打开方式,收藏。
  •  121 
    阿九
    最好买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有闲钱了去银行理个财。
  •  94 
    CHENZHUO铭
    俺娘给俺买了个婚嫁金,看来是买错了
  •  73 
    微风暖暖的
    正确选择险种
  •  64 
    大pen子
    正考虑给爸妈买个保险,就看到这篇文章了,太好了
  •  57 
    数星星的船长
    每次卖保险的亲戚上来让买保险,说了一堆,简直蒙了
  •  57 
    赖远松
    买保险,谨防理财险。。。。
  •  55 
    🙈黄小桐
    买了重疾险和意外险,一直想买门诊险,可是感觉不太合适……
  •  54 
    bobobo啵啵啵
    已进群~~~
  •  53 
    李好😊
    一直想买保险,就是不知道该买哪种,销售人员不敢相信,套路太多。文章及时
  •  48 
    Iky
    适合自己的最重要啊
  •  42 
    老王
    上个月刚给孩子买了,不知道有没有买对
  •  40 
    chen
    正好需要了解,感谢
  •  38 
    张永军

--END--

提示:若该内容侵犯您的原创权益,请点此通知作者



继续奋斗,勇往直前!

手媒体广告虚位以待

评论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

想免费发文?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