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匠心梦
雕客说:
中国成长为“世界工厂”,让我们获得产品更多、更容易、更便宜,但也造成当今伪劣产品横行,社会人心浮躁的恶象。
民众开始搜寻:
以“理想坚守与专注”,“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至臻至善”,“高效与精湛同存,创新与坚守并行”的匠心精品。
择一事,终一生,我的父亲
犹记得幼年时的那个冬天,父亲背着我顶着雪花踏着泥泞冰渣小路,来到村礼堂,裁衣缝裤挣工分养家的情景。每当乡亲们拿到父亲缝制的新衣夸“手艺真好”,我就会用崇拜的眼神望着父亲。
80年政策放开了,父亲在我们区上街道一个场口租了个门面,就是逢2.5.8号赶集会到那里,接乡亲们送来要缝制的布料,量好尺寸、选好款式,傍晚父母亲背着背篓回家日夜赶制,缝纫机头是要背来背去的,父亲手巧,自己做了个机架,这样赶集接活只背机头就方便多了。
父亲负责车缝,母亲手工缝扣眼、盘扣子,由于做活细心,又会制作新款式(虽然我们乡村偏僻,但父亲还是花钱订了一些服装杂志),特别是父亲做的中山装远近闻名。
口碑好,生意自然就好。
很多人家托人把他们子女送来学艺。那时学艺是要正式请师傅到徒弟家里吃一餐拜师宴,并且还要签约,付学费及送礼。一般是约定一年时间,徒弟们自己带饭,或者拿米、菜来我家搭伙。这一年里徒弟是没有任何报酬的,赶上农忙还要帮师傅家务农活,出师时还得再宴请师傅一家及各师兄姐妹们,每逢节日也会带礼品到师傅家看望师傅。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乡里年轻人成群结队到沿海务工,街上的摊铺里越来越多从沿海批发回来的衣裤鞋帽等工业产品。父亲的生意受到了一些影响,他又购置了我们那里第一台电动缝纫机培训学徒,以方便他们出去进厂务工。父亲一直坚守着他的手艺,直到眼花,才终于无奈封存了他的缝纫机。



从我父亲择一业,终一生的裁缝生涯中,我体会到了匠人真正的品质:专注、极致、守业、利他。他经常对我说“做一件事就要做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对我后来的职业生涯影响很大。
与皮为友,二十年铿锵岁月

96年我停薪留职来到深圳,偶然机会进入一家深圳皮革贸易公司。半年后我成立了自己的皮革贸易小企业。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在深圳市、广州市区、花都狮岭前后开了5家出售皮革的门面。2008年我们创办了自己的皮革工厂。
我的生意一直还好。经营路线是以开发新产品、卖现货、接订单的方式。我经常去看有关手工艺的展品和现场制作,寻取创意的灵感。
开工厂后,为了创新工艺,我一直亲自下车间,熟练操作每一步工序。因为只有你熟悉机台、原料、化工、工艺,才能发现不断改进、创新的空间。特别是次品,更是不应忽略的地方。我有好几个新工艺都是从废品里发现了偶然,加以重塑、完善才成功做出来。我这种死磕工艺和产品的性格应该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2017年4月,一场眼疾改变了我的未来。左眼视网膜脱落,右眼视力下降,手术后左眼几乎只有光感。我对未来充满了失落,感觉美好的生活离我远去。工厂转手移人经管。整整一年多,我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心痛、迷茫、徘徊......还好,骨子里不服输、不认命的我走出了阴影,正视了现实,明确了新的方向。
我和匠人有个约会
2017年5月,深圳皮雕艺术促进会在黄老师带头下成立了,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同黄老师相识缘于2009年他在深圳华南城二期4楼开了一家皮雕工作室。
初识皮雕,让我惊叹不已。手工制作的东西竟然比机器制作的还精密。一道道整齐的刀线透出手作的温暖。
画入皮雕,竟能用手触摸到,用身体感受到。
(嘎瓦老师作品)
促进会里手艺高超的匠人很多,他们在这浮躁的时代,能坚守“初心”,守住“匠心”。他们有一种坚持的倔强,一种对古老中国精神的传承,也有我们原本就温柔敦厚底蕴的匠人精神。他们让我看到手艺与守艺的艰辛,精神与经济突围的困苦。
(佟海丰作品)
我沉思其中:
所有的传统文化及道德基准都在被“无畏”飞快摧毁。
速生者速死!
我们需要传统匠人的“敬畏之心”。敬畏严师,所以懂规矩;懂规矩所以去浮躁;静心才能敬业,敬业才能修业,修业才能出道。我们需要“匠心”成为我们灵魂的疫苗。
(孟露露作品)
我想最好的助力就是把他们用精、气、神、情感铸就的器物传递到有感知和需求的人群中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愿雕客这个平台能更多地汇聚天下匠心人,重塑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
(张磊作品)
手艺难,难住无心之人!
守艺难,难不住最初心!
追寻匠心之路已经启航。
一路向西!向西!!
请收索万链青小程序购买纯手工意大利头层牛皮雕刻艺术作品!
匠人集结号即将吹响,敬请留意!
--END--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