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公众号人文繁峙
我妈的微信生活

我妈没上过学,就是以前说的不识字儿,小时候家里穷,去放羊耽误了上学。因为我姐的工作关系,我妈也换了好几代手机了,每次换新她的说辞都是一样的,我原来那个好,这个新的太麻烦,不会用,最近家里的亲戚都加到了一个微信群里,见面的时候聊到微信里获得的信息,我妈说我怎么不知道?我弟就回去给我妈开了网注册了微信!只会了简单的操作,只能在一个群里发言,不认识字儿听声音辨别说话的是谁,逮谁和谁聊半天,因为不识字,也不会摸索着找功能,只能教什么学什么,其他不敢乱点。慢慢的我发现,给她打电话没人接,我在微信上问给你打电话怎么不接呢。说不会接了,不小心退出去微信了,能接电话啦,又不会聊微信啦在我姨弟的帮助下,终于能熟练的接电话聊微信。
想和谁聊天就在群里喊谁,别人告诉他你喊的那人根本不在这群里,她很纳闷你们都在,他怎么不在?她以为他认识的人都能在微信上喊到。

有一次大清早听到她们前天晚上的聊天内容,我妈骑自行车摔伤了,我打电话过去问,她说你怎么知道。我只在微信上和你三姨说了,我说群里的30多个人都知道了,我也能听到啊。怕我让她去医院,让我快上班,匆匆地挂了电话。
慢慢地,开始会在各个群和私聊之间切换了,只是你每次能听到她在群里有点气呼呼地说,谁又换了个方块儿(头像)?我又不认识了!
今年夏天我妈一个人在村里住着,早上微信群里第一个发言,收拾院里的菜,巷子里坐着聊天,出门从不带手机,吃完晚饭就在微信上聊天,聊天内容总是她开始,她收尾!
现在我妈可以在她需要的功能范围内娴熟的操作微信,想外孙的时候,就在群里喊“天天,天天,和姥姥聊会儿天”得到的回是“姥姥,我忙着呢,你别打扰我”哎,都说外孙是狗,又白疼了!自己叹息一声!
过几天,微信没有我妈的动静了,别人的微信号传来我妈的声音“大闺女,二闺女,大女婿,二女婿我没有话费了,发不了微信了,你们谁听到了给我交点话费,我不会”哈哈哈哈那天突然抢到了我妈的红包,大家都惊讶都会发红包了,她说“我总是抢你们的,时间长了,把抢到的再分出去”。我们在群里发字儿太多了,我妈就开始抱怨,你们不要发字啊,黑乎乎的一片是啥呀,我不认识啊,憋闷闷的。哈哈哈哈我妈给我们打电话也用通讯录,通讯录只有我们一家人还有她的兄弟姐妹,虽然她不识字,可是她有自己独特的记忆方式,比如 焱 (我姐名字) 一堆一样的东西。元 (我名字) 钞票上那一块两块的元。儿子(我弟)这两个字刚好认识。我妈认识的几个有限的字,其他的都是根据这几个猜的。

那天我妹在群里说小外甥长大了,我妈说谁发了"chang da liao"。只要有她认识的字就告诉群里的别人,想来我们小时候走在路上遇到半生不熟的字儿,也是这种兴奋吧。我妈的微信生活妙趣横生,这一新事物又激发了她的兴趣,像个孩子一样,平常见不到的亲戚朋友就在微信上那么近。
微信冲淡了很多孤独的时光,也带来了新奇的讶异。
我妈在微信上喊我了~~~
作者简介
侯元春,女,34岁,生于繁峙县赵家峪村。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硕士。现定居于天津。
编辑:小方壶
图片:来自网络
--END--
提示:若该内容侵犯您的原创权益,请点此通知作者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