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红丽
今年丈夫说要回去过年,公公也一直希望我们回去,于是安顿了城里的,买了些鲜菜和水果便回村了。(肉类食品前些时已安顿)
公公早已垒好了旺火,大红的对联,窗花,一派过年的喜气。丈夫和公公忙着把大红灯笼挂起来,我和婆婆忙着做饭,大锅,大蒸笼,喷香的韭菜猪肉馅包子,冷肉切一拼盘,小豆芽调细粉,丈夫是做菜高手,炒了几个小菜,我食欲大增,吃了好几个包子。
哥哥一家也回来了,人员一下子增多,大小人口九口,家里一下子热闹了。儿子和侄子谈论着他们学习,打游戏的趣事,我和嫂嫂,哥哥谈论着杂七杂八,一边手里忙着,一边叙说着。
春晚开始了,我们边磕瓜子边看电视边时不时地玩手机。师范同学让我写几句过节感受。今年虽高兴,可隐隐的有些担忧,新型冠状病毒让人们有些忧心,我想了想,这个敏感话题绕过吧,感觉今年写出的不如去年,就临时凑个场吧。
今年弟弟一家全去美国过年了,姐姐也和外甥女回繁峙了,老爸和保姆两个人在太原过年。年前,我给爸留了些钱,姐也肉类,食品类安顿了。我本来想过了年就去看看爸。丈夫是从医人员,话头话音一直劝我们不要出门,我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直到看到微信里人们发的从武汉回代县的有51人,有的就离我们不远,便打消了去太原的打算。丈夫初三就值班,每天忙忙碌碌的。身为医务人员亲临一线,咱县医疗防御条件也不足,口罩几乎达不到人均一个,好在家里有以前买下的,吩咐口罩一定要戴好,虽然有些担心,但也只能默默祈福了。
每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关注冠状病毒新增病例了没,儿子,侄子,丈夫他们关注的新闻比较多,小喇叭似的播报一番,侄子宁宁在大学时一直是学生会干部,一直在做公公婆婆的工作,儿子见他们说起了,也插说一两句。
过年本来是走亲访友,拉呱拉呱,续续友情和亲情,但今年这形势,嫂嫂一早就吩咐婆婆让舅舅他们别过来了,但也总有出乎意料的。三姑和她闺女来拜年了,而她闺女是从外地坐车回来的!这下我家炸开锅了,宁宁他们躲在西屋,儿子也躲了。好容易等她们走了,一伙人便开始了批判会,婆婆无奈的说,有人情世故嘛!两个大学生,再加上身为医人员的丈夫,直说的婆婆告饶,别说了,说的人头都大了。我虽没说几句,但也深深感到了,身处这时不出门便是最好的。
口罩买不上,家里存货不多,剩下的几个留着儿子开学时用,我去超市买菜还是戴冬天的布口罩,一般情况下不出去,宅家里做饭睡觉。每天感兴趣的是看诗词大会,今年的主持人龙洋年轻,漂亮,而且诗词贮备也不差,这一档节目都认真看了,再一感兴趣的是秤体重,无奈体重指数又上升了几斤,恐怕我就是那个疫情过后养胖的人!
我做事慢,宅家也是比较忙的,洗刷,做饭,能安安静静看会书,看电视也不太多,所以日子过的还算充实。每天吃饭时,一边享受美食,一边听儿子的博学多闻,也是一种享受,只是盼儿子能再争气,能再多学点!
--END--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