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明白,那是道德好吧!
何绿华一语中的,卓一航察觉出她对自己有利用之心,因而一直和她保持距离,一开始还说说和玉罗刹的事情,后来就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经和她隔了一层,何绿华还要显示自己,去点破卓练之间的问题,卓一航听不下去了。
1.不说了,那唱吧!
好吧,那么不说了,唱歌吧!唱的总比说的好听吧!
原文是—— 卓一航心想:只要你不胡言乱语,唱什么都好,便点了点头。何绿华拿出哈萨克人送她的那把胡琴,缠问卓一航喜听什么?卓一航道:“你就唱一支欢快的江南小调吧。”
何绿华理好琴弦,边拉边唱道:
“莫不是雪窗萤火无闲暇,莫不是卖风流宿柳眠花?莫不是订幽期,错记了荼蘼架?莫不是轻舟骏马,远去天涯?莫不是招摇诗酒,醉倒谁家?莫不是笑谈间恼着他?莫不是怕暖嗔寒,病症儿加?万种千条好教我疑心儿放不下!”
这调子本是江南一带的歌伎从《西厢记》的曲调变化出来的,描写张生远去之后,久久不归,莺莺惦记之情。只因文词活泼风雅,故此流传民间,大家闺秀也欢喜唱。何绿华见他说欢喜欢快的调子,便随口唱了出来。卓一航妙解音律,不觉轻轻叫了声:“练姐姐。”
何绿华不禁噗嗤一笑,道:“你说不提玉罗刹,你自己又提了?喂,听说玉罗刹美若天仙,可是真的?”
卓一航心道:“男女之情,岂是只因容貌相悦而起?”便道:“她现在白发满头,容颜非昔,要说美吗?她可还比不上你,可是……”正想解说为什么纵使玉罗刹又老又丑,自己也还喜欢她的道理,忽听得一声长笑,脆若银铃,帐篷上嗤的一响,玉罗刹割开一个裂口,跳了下来。
一句“你只要不胡言乱语,唱什么都好”,那是卓一航在嫌何绿华了,何绿华虽然天真活泼,可口没遮拦,只知道表现自己,不懂得为他人着想,不经意处还哪壶不开提哪壶,让卓一航提心吊胆不已。
何绿华还不知情,她唱歌也是在表现自己,她的天真活泼很多人买账的,她父亲白石就喜欢听她唱歌,哈萨克的年轻人也被她的歌声吸引,她还觉得很自豪呢!
何绿华和卓一航是两种人,何绿华是第一眼会被她的年轻貌美,充满活力所吸引,可多看两眼,觉得也就是如此。到底是在乡野长大的,不免底子浅薄。
这一点和她姐姐何萼华倒是旗鼓相当,一开始见到何萼华,她相貌不恶,可是一交谈下来,三句话就露底了,感觉索然无味。
这时候的卓一航会更思念性格独立的玉罗刹,他越是身处寡然无味的环境中,玉罗刹对他而言就是一道强烈的光,带来震撼性的光明。
所以卓一航和练霓裳的恋情,还是离不开武当派以及他们带来的环境,卓一航确实在众人面前更为思念练霓裳。
而卓一航如果通晓世故的话,那么他是越看越有味道,越相处越觉得如沐春风。
卓一航的悲剧在于,他始终不得时,他的环境并不得力,而他在环境中也没有发挥出他应有的水平,所以他是被低估的。
2.该说的又不说!
卓一航与哈萨克青年不同,他们听的是欢快的氛围,卓一航却听出了曲中意,一番相思活生生被撩起,而且他在受伤之余,体力消耗太大,情感更是空虚,忍不住嘀咕出声。
是他不许何绿华提到玉罗刹,而他自己情不自禁叫出,何绿华正中下怀,自然要谈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一下卓一航又被动了。
然后还好死不死,玉罗刹还就在外面听着,她是听不下去了,里面谈什么不好,谈她本来青丝,却成白发,那是伤她自尊,挑她伤疤的。
卓一航有两次在练霓裳最需要他的时候离她而去,一次是明月峡,一次是武当山,而眼下,是练霓裳给他报应,如果说先前天山高峰,练霓裳离他而去,不理会他的苦衷算是一次的话,这就是第二次了。
练霓裳一样要来,早点来不好吗?她如果早点出现,卓一航就不会受伤了,霍元仲见了她,还不望风而逃?
偏偏迟来一步,而且还看到卓一航解开上衣,和何绿华有说有笑,还唱着歌呢!
他们开开心心,却在挑自己的伤疤,的确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且是有这样一种人的,就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从练霓裳的角度来看,他们在挑自己的伤疤取乐,也无不可呀!
那么后来如何呢?敬请继续观赏!
--END--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