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来看飞红巾的生命历程,发现她虽然是游牧民族,也有好强之心,可无论她也好,她父亲唐努也好,都不具备扩张性。
他们都没有扩张性思维。
当然草原的生活比较艰苦,要应付眼前,只怕也要付出心力。
久而久之,眼前看到的是牛羊牧草,头脑里想的也就是这些。
唐努还曾去过明朝看看风物,飞红巾则是足迹未出过草原。
草原的苍穹更见辽阔,但看多了也就这样,飞红巾并没有换一个环境去走走看看。
所以说她的脾气也好,闯祸也好,这都是早晚的事,此刻发作不是过早,而是太晚了。
她的失控其实就是要走出旧有的窠巢,去崭新的天地观望。
失控是一种契机,也是一种动力,不是如此,只怕尊崇如飞红巾的草原公主未必会走出自己的地盘,看看别处风景。
当然她的失控也有可能危及无辜,所以还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原文是——纳兰明慧住的地方虽然隐秘,可是也很愁急,生怕飞红巾找来,她又不知那小丫头给飞红巾拷问,有没有透露消息。但她又旋即自己安慰自己的想道:“草原这样的大,就是她来到草原,也未必知道我在这儿。”她叫心腹女兵昼夜轮班防守,她自己虽然行动不便,也安一筒甩手箭放在床头,准备飞红巾来了,就和她死拼。
纳兰明慧还是担心且提防着飞红巾,而且她知道怀孕的消息,本能的反应是,不用怕飞红巾了。
看来她是一直忌惮着飞红巾的。
那么回想她与杨云骢的情感发展,那时候她知道飞红巾的存在,而飞红巾却不知道她的介入。
飞红巾在明,她在暗。
飞红巾一举手投足就可以摧毁她,纳兰明慧不会低估她,反而会郑重其事。
也就是说,纳兰明慧在性命垂危之际,她求生本能的要素中除了爱情,还有威胁的刺激。
她会起死回生,焕发生命光彩,除了杨云骢的功劳之外,其实飞红巾也在起作用。
她与杨云骢别后重逢,可是杨云骢身边有一个强有力者,而纳兰明慧一旦失去了杨云骢不是等死,就是比死还不如。
在这样强烈的驱使下,她怎么也要搏一下,疯狂一把也在所不惜。
还真别说,她这种内在机制,还就是政治博弈的底层逻辑。
因此多铎那边并没有给她带来威胁感,顶多是烦忧。
而飞红巾不一样,会让她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动。
飞红巾是如此,杨云骢其实也是如此。
向往且又危险,这不就是爱情本身吗?
纳兰明慧是在玩火,所以她要经历赴汤蹈火,可是她并没有怎么在意,可以说还安之若素,还在喜迎新生命。
倒是飞红巾的出现,提醒了她危险的存在,她这才小心打点起来。
仔细看纳兰明慧的爱情,总是平静和危险并存,杨云骢没有出现之前,她是寂寞无聊。
杨云骢出现后,她是机变百出,灵活应付,那其实是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而且她满是欢喜,无论是偷藏起杨云骢,还是私生婴儿,她都像是乐在其中。
爱情的确是生命馈赠的礼物,充满了新鲜而瑰丽的色彩。
日后的多铎带给她更多的是平静安稳,的确是少了刺激和新鲜感。
可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到底燃烧一瞬间,过把瘾就死才是真爱,还是细水长流,岁月静好才是呢?
别说每个人的答案不同了,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给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
起码眼前的纳兰明慧会觉得和杨云骢才是真爱,她正在爱情中,也没有比较,怎么可能会有别的答案呢?
飞红巾的出现,加剧了新鲜、刺激和危险的成分。
因此她出现做什么,这不是在助推纳兰明慧和杨云骢的爱情吗?
还嫌不够乱,不够疯狂,她还来推波助澜呀!
当然每一样选择,都有代价,都需要承担责任,到了后来,纳兰明慧可以说就是在玩火自焚。
的确刺激而危险的爱情,并不会持久。
虽然这是很有趣的,而多铎的陪伴,一开始肯定是平淡乏味的。
纳兰明慧不去重视也是人之常情。
飞红巾虽然暴躁粗糙,可长久来看,她还是另一种面貌的多铎。
再看易兰珠的境遇,她出生不久即被抛弃,当然是诸多外因促成的,其实也表现了一个规律。
燃烧一瞬间的爱情哪里能够持久,到了一定的时日,自然烛灭灯抛,早晚是秋扇被收藏的结局。
而易兰珠没有主动叫纳兰明慧妈妈,她是生母,却也是抛弃自己的人。
可易兰珠主动叫飞红巾妈妈,这才是亲人。(事详见梁羽生著作《七剑下天下》)
易兰珠一个人了结的是上三代的冤孽情愁,难怪她乳名叫宝珠。
这个名字起码有两重深意,第一是哪怕是镶宝烛台,光耀如珠,可是燃烧殆尽,还是弃之不用。这就如同纳兰明慧与杨云骢的爱情。
第二是智珠在握,圆融世情,恩怨一身了,重开新篇章。
珠子的滚动带着兰馥芳香,那是在向前推进。
易其实也是动的意思。
难怪到了《绝塞传烽录》中,天山派有一个供女弟子休息的地方,起名为兰珠苑,那就是在纪念易兰珠的杰出贡献。
她是被整个门派认可,且供奉留念的。
易兰珠来到世上,是有她的使命。
而且一出生,还接触过飞红巾,等于说她生出来就是两个妈,这不就是她父亲杨云骢的梦想吗?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敬请继续观赏!
--END--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