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天云看到一个片琐细节,他展开联想,做出推断,然后还不自以为是,再去与现实核对。
这就是在学习着怎么过日子。
过日子不一定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是要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有一个大致的判断。
这就是过日子的能力。
索罗斯的父亲就用过这种能力,帮全家逃过一劫,让索罗斯可以安度童年。
柴米酱醋茶不是不重要,而是在哪里去购买,这也很重要。
有一种说法,是说读书就是为了动脑,把脑子动在生活中,把日子过好,那就是读书要完成的事。
好日子并非是撞见的,也是靠自身去过的。
会过的,都是好日子。
不会过的,好日子来了都不知道。
霍天云会用脑子去过日子,而且他还不轻信,这在碰到了骗子之后,就更增小心和探索之心。
不会轻易下论断,而是要综合信息之后再说。
这就是管理能力。
难怪看了梁羽生的小说之后,对于读书一般不会拒绝,当然也很挑,一定要看更有品质的书。
因为里面都是对于读书的应用。
人家读书是应付来着,到了时候不读书,还准备干啥?
那么考完试就结束。
可看完梁羽生的书,会感觉到考试结束,人生开始,对书本,还有真知会产生兴趣。
这也是梁羽生的贡献,潜移默化,下自成蹊。
像霍天云这样用心对待生活,他在外历练几年,给他一个掌门,他都可以胜任。
有人说怎么梁羽生笔下的人物都在熬工龄,年轻时看不出厉害,年纪一大,就成为高手中的高手。
那么看看霍天云的情形,他如果也在熬工龄的话,他是怎么在熬的?
人家是先夯实基础,提升综合能力,这样的状态,如果碰到了机遇,自然展翅高飞。
人家熬工龄也是熬得非常稳,也刷新了对熬工龄的认知。
这样的熬工龄是值得尊敬的。
要不,你来熬熬看,看看你平时在干吗?
原文是——火龙驹不见了!
霍天云道:“那匹火龙驹呢?”
风鸣玉瞿然一省,说道:“我把它放在树林里吃草,这匹马很通灵性,不会跟陌生人走的。不过如今敌人死的死了,跑的跑了,这里既然无须顾虑,还是把它牵回来放心一些。”
霍天云道:“我倒是想你别把它牵回来,你骑上它去赶路吧。”
风鸣玉怔了一怔,说道:“赶路?咱们马上就要走么?”
霍天云道:“不是咱们一同走,我的坐骑没有你的快,我是想劝你骑上火龙驹去追赶上官英杰!”
风鸣玉道:“啊,原来你还是想见一见他。不过我已经劝过他了,再去追他,只怕他还是不肯回来。”
霍天云道:“我不是要你劝他回来,我是希望你能够劝他和你一起到金刀寨主那儿,他那里正需要有本领的人。”
风鸣玉道:“你呢?”
霍天云道:“咱们边走边说吧。我要回天山去,把此行经过,禀告师父。师父知道师娘收了你这么好的一个关门弟子,他老人家一定也是非常高兴的。说不定他还因此特地下山来看你呢。”
风鸣玉道:“那不敢当。不过我也是想回到金刀寨主那儿。待我找到了爹爹之后,将来金刀寨主那里的情形倘若缓和下来,我会到天山去拜见他老人家的。但霍师兄,你这次回去,很快就会再来的吧?”
霍天云道:“那可说不定。我的剑法还未大成,回去得跟师父补练。依我看来,最少恐怕也得三年。要是上官英杰问起我,你不妨把我的这个决定告诉他。”
他是想使得上官英杰知道之后放心,他是根本无意与他争夺风鸣玉的。风鸣玉一片纯真,却哪里想得到他这弯弯曲曲的心思。
说话之间,不知不觉踏入树林,风鸣玉撮唇长啸,良久,良久,却不见火龙驹跑来。
风鸣玉吃了一惊,说道:“奇怪,火龙驹哪里去了?”
找来找去,都找不见火龙驹。最后却在一棵树上看见刻着的两行字。
风鸣玉单纯,碰到的人都是存着弯弯曲曲的心思。
上官英杰是这样,周剑琴是这样,连霍天云也是如此。
霍天云看出上官英杰的心思,上官英杰相让,他也相让。
这就是梁羽生笔下著名的让情桥段了。
独此一家,并无分号。
说到武侠小说里的谦让,头一个想的,恐怕就是梁羽生笔下的人物。
霍天云和上官英杰恐怕要成为好友了,两人不约而同,在做同一件事。
那么难道说风鸣玉不好吗?
相反,她是特别美丽,特别好。
那么为什么要相让?
这就是一种成熟的态度,好的事物,不可能一个人看中,周围肯定还有其他情形,那么先看看再说,这是比较谨慎的态度。
那么要说,如果风鸣玉跟别人走了呢?
看上了而已,也未必是自己的。
这里有一个界限的,也要让对方进行选择的。
竞争不就是为了提供更好的选择吗?
打斗并不是最重要的,过好日子才要紧。
所以相让也就是梁羽生提倡的“以侠胜武”的主张。
那也是全局观,尤其是在霍天云碰到骗子之后,意义更为显著。
别去留恋看似精彩的打斗,找到生活的主旨才是最重要的。
也许它看上去平淡,但它就是权重。
那么接下来会如何,敬请继续观赏。
--END--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