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龙话语中透露的讯息,和霍天云的观察产生了一致。
从风鸣玉的疑惑中,就把两者结合起来。
每一个信息都是碎片化的,但每一个信息都如实记录。
整合起来,就会得出结论。
看来风从龙的出场就是为了交代后事。
他应该在十年前就死了,硬是凭着心力,苦苦撑了十年。
现在见到了女儿,那么心愿已偿,一口气松下来,只怕油尽灯枯的迹象就要显现。
既然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硬是撑到了父女团聚之时。
那么霍天云必然是让他放心之人。
不然,风从龙还要苦撑。
霍天云虽因年轻经验不足,而被奸人所欺,但要是换了上官英杰,那么家长的放心程度会截然不同。
这场景,还就得霍天云在场。
原文是——蒙古朋友
不过她虽然心有所疑,却也很想知道父亲要她完成的是什么心愿。于是说道:“爹爹,你告诉我吧,女儿自当尽力去做。”
风从龙缓缓说道:“你妈有将咱家的家史告诉你吗?”
风鸣玉道:“说了。她说咱们风家有一位祖先,是娶蒙古的公主为妻的。”
风从龙道:“不错,这位先祖就是在宋代有‘风云雷电’之称的四侠中的天扬公。那么,你也应知道咱们的家训了?”
风鸣玉道:“咱们应当抵抗鞑子的入侵,但和蒙古人中的老百姓却是应当世代和好。老百姓不能称为鞑子。”
风从龙道:“这道理你想通了么?”
风鸣玉道:“起初想不通,后来慢慢就想通了。蒙古人和汉人一样,都是有好人也有坏人的。老百姓若非受坏人欺骗,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好人,爹爹,对吗?”
风从龙微笑道:“对的,玉儿,你说得很好。更进一步来说,天下老百姓都是一家。”
风鸣玉瞿然一省,说道:“爹爹,你让我猜一猜,你的心愿敢情就是想要致力于汉蒙两族之间的友好?”
风从龙笑道:“你猜得一点不错,如今可以说到正题了。我先告诉你一个故事。
“咱家那位本来是蒙古公主的祖婆,汉名云中燕,她和一对蒙古的猎人夫妻是好朋友。那个猎人名叫阿盖,也是当时蒙古一个著名的勇士。
“公主嫁给了咱们的天扬公,和她的好朋友分开了。但虽然身处两地,大家都有同样的志愿,要为汉蒙友好尽一点力。亦即说这位蒙古猎人的家训和咱们风家是一样的。
“十八年前,正是在你出生那年,我到蒙古游历,结识了一位少年蒙古朋友,这位朋友正是阿盖的后代,他名叫阿璞,他的家也早已不以打猎为生,他的父亲已经做到瓦剌的‘万夫长’(统领一万名士卒的将军)了。
“他家虽然业已富贵,祖训还是没有忘记的。那时瓦剌的可汗想要继承成吉思汗的雄图,开始计划侵犯中国了。阿璞的父亲很不同意,但他只是个不大不小的将军,无法扭转可汗的意志。”
当年说家史,并非韩紫烟,而是风从龙。
但谁说的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再怎么样也是一家人,有一种方式留念。
用另一种方式团聚。
人在与不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一直都在,爱一直都在。
当年恐怕也是风从龙跟妻子说他的家史,提到了家史,自然想起了妻子。
这是他们共同的家史。
家史链接贯穿着家人的牵记。
这里又一次提及了家庭文化的建设,风从龙的出现总是带着家庭文化。
小时候风鸣玉当作是故事在听,长大了,她就会明白家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那么接下来会如何?敬请继续观赏。
--END--
登录分享读后感、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