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张丽莉

张丽莉

张丽莉,女,1984年1月19日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黑龙江省残联副主席、中学教师。

200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2012年5月8日的一次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经全力抢救已脱离生命危险。

2012年5月15日、5月16日,张丽莉相继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2012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9月2日,张丽莉赴北京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行康复治疗。2012年10月16日张丽莉被增补为黑龙江省残联第五届主席团委员、副主席。2013年6月,张丽莉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研究生,9月8日报到学习。2013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见义勇为模范。2014年7月23日被中宣部评为“见义勇为最美人物”,并颁发了“见义勇为最美人物”荣誉证书。[1]

中文名 张丽莉 外文名 Lily Zhang 别    名 丽莉姐,最美女教师 国    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出生日期1984年(甲子年)1月19日 职    业教师 毕业院校大庆师范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 信    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五一劳动奖章(中华全国总工会)

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联)

“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

黑龙江省残联主席团委员、副主席 星    座 魔羯座 性    别 女 任教学校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人物经历编辑

舍己救人

回顾张丽莉受伤的那一幕,第十九中学教师李金茹泣不成声。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丽莉完了,大喊快救张老师。孩子们也高喊,张老师怎么了!”李金茹说:“其实丽莉当时如果躲开完全有充足的时间,但她把精力放在救学生上了!”在这里,李老师还赞扬了一席。

“丽莉呵护学生胜过自己。”第十九中学副校长靳艳萍说,她还有一次保护孩子的故事在学校传为佳话。2009年冬天,张丽莉班里有一名学生生病了。她领着几名班干部去看望。过马路时一辆自行车因为坡路太滑,摇摇晃晃地朝她的学生撞了过来,眼看就要撞上了。这时,张丽莉猛地一把将这位学生揽在怀里。这位学生倒没什么事。可是张丽莉却被自行车撞了个正着,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那天,距离李金茹几米外的张丽莉站在车旁正在疏导学生。突然,原本停在路旁的客车猛地向学生们冲过来。危急时刻,只见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一名吓傻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无情的车轮碾到了下面,导致双腿高位截肢。

“丽莉在生命垂危的时候,还惦记着她的学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主任赵鸣雁说,“张丽莉昏迷多天后,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高位截肢后,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出人意料的是,张丽莉不仅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快30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了将近30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快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2]

立志教书

张丽莉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从小就渴望做教师。张丽莉进入依兰师范学

张丽莉工作及出席各种活动的照片

张丽莉工作及出席各种活动的照片(46张)

校后,不仅学习好,而且思想上积极上进。依兰师范学校的培养,为张丽莉在日后工作中逐渐显露出的优良品质打下了良好基础。2004年,张丽莉顺利通过了“专升本”考试,进入大庆师范学院。

丽莉自从上了师范,几乎每次见到当教师的大伯母,都会很认真地向她求教,询问如何当一名好老师,如何教育学生,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爱上老师。

丽莉的大学同学郑海峰回忆:“丽莉毕业时,她实习过的单位大庆油田宣教中心想留她,被她推辞了。这是我们大家都争着去的好单位,丽莉放弃了很可惜。她只有一个信念,回佳木斯陪爸爸,当一名教师。”

无私奉献

“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作为的学生。”张丽莉时时刻刻用心诠释“师爱”这两个字的真谛,用自己诚挚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这应是所有教师学习的。

张丽莉爱笑,她的微笑总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学生谷志超不喜欢学习语文,张丽莉就特意在课堂上让他朗读课文,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微笑着夸他“声音有磁性,很好听”。一段时间之后,谷志超的语文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谷同学还大力称赞了张老师。

张丽莉有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课堂上,她的一双大眼睛从不放过每一个学生,在她的注视下,全班同学都有一种被关注的感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当不好的老师。”张丽莉经常这么说。

在一个个细节之中,张丽莉从一点一滴关心着“家”里的每个孩子。体育中考时下起了雨,她把自己的伞给了学生;冬天,有的同学不吃早饭,她就自己掏钱买来一箱桃酥放在班级后面;为了让学生多上一会儿自习,她亲自动手,把班里的卫生整理得干干净净。

学生张旭很小就失去父亲,和重病缠身的妈妈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维持生活。2009年,张丽莉接手张旭所在班工作,听说张旭的遭遇后,从自己每月不足1千元的微薄收入中,拿出1百元资助他。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细心的张丽莉每次都在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把钱偷偷交给张旭。

追求卓越

“要么不做,做就做到最好”是张丽莉的座右铭。为提高教学水平,张丽莉经常听课,对每堂课都能找出有效点和无效点,并虚心与老教师探讨交流教学方法。很快,她就在全校90名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着力培养的青年教师骨干和最受学生喜欢的教师。

张丽莉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每个年度都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初一学生刚入校,重点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二学生进入青春期,着力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等到了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开始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以减轻中考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张丽莉十分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她对学生完成的每一篇作文,她都认真批改,写出大量有针对性的批语。

张丽莉的家距离学校较远,但每天上班她都早早来到学校,和学生一起上早自习。2009年当上班主任后,她每天早晨坚持带领学生出早操,即使在怀孕初期也未曾间断。由于运动量过大,身体超负荷工作,导致家人期盼已久的宝宝“擦肩而过”。在家休产假,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她就坚持重新返回课堂。

播洒爱心

张丽莉常说:“无论是亲情、友情、师生情,每一份爱,都需要我们以无私的付出去维系,以真诚的沟通去经营,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每个人,我们的世界就永远是充满阳光。”

在丈夫眼里,她是个好妻子,只要她不忙,总是做好饭菜等待丈夫的归来;在父母眼里,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儿媳,每当生日或是重大节日,都能收到张丽莉精心准备的礼物;在年近九旬的姥姥心里,她是一个好外孙女,无论是换季的衣物,还是最喜欢的食品,张丽莉总是想着姥姥。

她爱同事,并努力用真挚的友情感染着这个有着共同追求的团结集体。老师们下课了,时常能接到张丽莉递到手中的一杯热水;午餐的时间到了,经常会看到桌子上张丽莉为大家打好的饭菜……

在与学生日常相处的过程中,张丽莉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懂得爱。只要班级的孩子生病住院,张丽莉都要到医院去探望,并在下班后抽出时间照料。她还会组织同学集体去医院探望,每个同学只需送上一个水果,上面贴上对患病同学的祝福语和心里话。用她的话说:虽然只是一个水果,但情义无价,它是一份同学的真情,一份真诚的关怀,我要用这样的方式让每一名学生都懂得关心身边的朋友,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让真爱渗透到每个孩子的心灵。

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荣誉也接踵而来: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面对这些,张丽莉看得很淡,她说:“不要把我当作英雄,我只是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希望自己赶快好起来,回到讲台,继续为孩子们上课。”

全力抢救

佳市中心医院抢救

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第四中学校门前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中,年仅29岁的教师张丽莉,为了保护面临威胁的学生的生命,舍身把学生推开,自己却被辗轧在车轮之下。21时05分,当载着气若游丝、处于休克状态的张丽莉的救护车戛然停在中心医院的门前,早已等候在院门前的几十名医护人员立即通过专门开通的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将张丽莉送到急诊室进行抢救,并于第一时间启动了“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突发应急预案”,一场与死神的抗争随之展开。与此同时,由中心医院医务科、急诊科、胸外科、ICU、脑外科、普外科、肛肠科、麻醉科、骨外科、CT室、输血科等科室抽调的骨干专家,立即对张丽莉的伤情进行了会诊。初步诊断结果为:失血性休克、双下肢碾压伤毁损伤、双上肢双手碾压伤、连枷胸、右侧气胸、心脏挫伤、左侧股骨干骨折、胸11椎体压缩性骨折、骨盆骨折、多发肋骨骨折。

伤情异常严重,伤者命悬一线。在进行了初步诊断后,院方迅速将张丽莉送往ICU抢救,进行输血抗休克治疗。同时组织专家对急救方案进行讨论,最终,专家一致认为只有进行截肢手术,才有希望保住张丽莉的生命,在得到了家属的同意后,医院立即抽调骨干力量,为张丽莉实施截肢手术。23时30分,中心医院手术室内,当医护人员围拢在张丽莉身旁时,无不惋惜哀伤——一位身材高挑、相貌美丽、处于青春年华的女教师,即将永远失去双腿。麻醉、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加压输血……面对手术台上的张丽莉,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一丝不苟、近乎苛刻地执行着每个程序,因为,在他们的心中都有着同一个念头——在为张丽莉保住生命的同时,还要尽最大努力为她保留残肢,以提高她今后的生活质量。经过医护人员一夜不眠不休的抗争,张丽莉生命体征终于趋于平稳。在随后的监测护理中,为了减轻张丽莉的心理负担,护士长栾卫红总是借着张丽莉短暂的清醒时间故意大声地叮嘱护士说:“注意点张丽莉的腿和脚,别碰着它们。”每当这个时候,护士们都要强忍着眼中的泪水。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张丽莉的病情牵动着每位医护人员的心弦,重症监护室主任李德崇更是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来看 在李德崇守在张丽莉身边的90个小时里,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嘱咐医护人员说“对张丽莉要24小时精心监测,严密隔离,保证气管通畅,在按摩时一定要做到轻柔谨慎,千万别让她再受到疼痛的折磨。”

送给张丽莉的锦旗

送给张丽莉的锦旗

经过截肢手术后,虽然张丽莉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生命的救援还在延续。9日8时30许,市中心医院专门成立了“5·8”交通事故应急救治领导小组和医疗救治组,并再次组织ICU、骨外科、胸外科、心内科、肾内科、感染科专家对张丽莉的病情进行会诊,建立病情日报制度,对张丽莉的病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还在病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特意为张丽莉的家属准备了两间病房,为他们的休息陪护提供便利条件。

9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喆特意赶到医院探视张丽莉,并现场作出“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全力以赴,救治英雄教师”的指示。

10日上午,鉴于张丽莉的病情严重,涉及多学科、多系统,院长曹洪涛特意请来了哈尔滨医大二院ICU主任李海波和骨外科主任韩剑锋两位专家,与本院专家共同为张丽莉会诊。12日早晨,业务副院长刘延军、田军华再次组织骨外科、肾内科、感染科和胸外科专家对张丽莉会诊。而此时的张丽莉的输血总量已达到10800毫升,尚未度过危险期。17时许,由黑龙江省卫生厅组织的医疗专家组抵达中心医院,对张丽莉伤情再次进行综合会诊。经过5个小时的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对张丽莉的抢救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当时,张丽莉的生命体征平稳,但仍然处于急性创伤阶段,不排除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新问题,经省内专家和中心医院专家研究后,连夜将张丽莉转往哈医大一院进行治疗。

哈医大一院抢救

2012年5月15日3时10分,张丽莉被妥善安置在哈医大一院ICU隔离病房,进入正常的监护治疗状态。王永晨副院长组织ICU、骨科、呼吸科、胸外科、普外科、感染科、超声影像、泌尿外科、血液科、药剂等科室专家和连夜赶来的卫生部专家组为张丽莉会诊。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并要求严格执行专家组的意见。

会上,王永晨副院长在转达了周晋院长的指示:哈医大一院要承担起这个责任,也是必须承担的,我们也有能力、有技术、有资源承担好这个责任。他指示医务部全力以赴协助临床科室专家做好张丽莉的抢救治疗工作,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开辟绿色通道,为张丽莉的治疗创造最优越的条件。

张丽莉与哈医大一院医护人员合影

张丽莉与哈医大一院医护人员合影

为了更好地完成抢救张丽莉的任务,哈医大一院立即成立了由周晋院长为组长的专家治疗组。从那一天起,周晋院长每天两次主持全院专家会诊,每天进入病房看望张丽莉,详细了解张丽莉的各项检测结果,对治疗和护理工作提出严格的要求。周晋院长指出,张丽莉是最美的教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张丽莉的救治工作,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举全院之力,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张丽莉老师的生命。要求医疗组的各位专家要随时注意张丽莉病情的变化,相关病房主任要亲自参加抢救专家组,各病房必须派教授随时参加换药和治疗工作,一定要完成好这项任务。

5月16日午夜,卫生部第二批专家组抵达哈医大一院,忙碌了一天的周晋院长、王永晨副院长没有休息,一直在ICU等候专家。零时30分,哈医大一院专家组与卫生部专家组为张丽莉老师进行了会诊。为随时了解张丽莉的病情变化,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张丽莉入院后,周晋院长、王永晨副院长一周没有离开医院,每天多次到病房看望张丽莉。

张丽莉老师转入哈医大一院时,院党委书记赵世光正在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得知消息后,他每天打电话询问救治情况。回国后,他立即来到ICU看望张丽莉,了解专家组的治疗情况。

爱心接待室

2012年5月22日中午,哈医大一院医院领导班子成员来到“张丽莉老师爱心接待处”为张丽莉老师捐了款。张丽莉转入哈医大一院后,医院在精心救治张丽莉的同时,为了方便张丽莉的家属们休息、社会各界为张丽莉老师献爱心和关注张丽莉的国内各家媒体朋友的采访和宣传,在房屋紧张的情况下,腾出300余平方米的房屋,连夜进行装修,分割成多个区域,建成了“张丽莉老师爱心接待处”。同时,医院利用救治张丽莉的契机,号召全院医务工作者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学习她那种忘我的牺牲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高质量地做好医疗工作。

哈医大一院为张丽莉建成的爱心接待室

哈医大一院为张丽莉建成的爱心接待室

2012年5月24日10时20分,爱心接待室里来了一位年轻女士。她叫张莉莉,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不仅“同名”(音同)、同岁,还同行。

张莉莉是哈市公滨小学校三年六班的语文老师,她带来了全校1600多名学生亲手为张丽莉叠的上万只千纸鹤和幸运星,每一个千纸鹤和幸运星上都写有孩子们的祝福。

对于与张丽莉“同名”同岁同行,张莉莉觉得那是她和张丽莉老师的缘分。“在危急时刻,张老师的选择是本能,而这都来自平时点滴的积累,我也希望能像她一样,教好每一个可爱的孩子。”

顺利康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对张丽莉老师的康复治疗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李建军院长担任组长,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骨科专家、假肢工程师、物理治疗师及文体治疗师、心理医师、社会工作者,护理师、营养师等专业康复工作者,以及有张丽莉老师本人和家属共同组成的康复治疗团队。2012年9月中旬,10多位来自各个学科的康复专家们为张丽莉老师的伤情进行了集体会诊,共同制订出了张丽莉全面康复缜密的治疗方案,明确了团队中各学科应承担的任务,张丽莉老师的父母和丈夫也应邀参加了康复方案的讨论。

骨科专家、张丽莉康复治疗专家组副组长王安庆告诉我们:“张丽莉刚刚来到我们医院时,左侧残肢末端和右侧耻骨与坐骨支仍然有疼痛问题,残端皮肤敏感,容易破损,影响训练,供皮区部分破损,愈合差,上下肢肌肉萎缩,力量不足,关节活动受限,全身体能很差。我们本着全面康复的理念,紧紧围绕康复目标和计划,运用运动疗法、文体疗法、心理康复、康复护理、康复工程等多种先进的康复手段,为张丽莉老师提供着科学、系统、周密、细致的康复服务,力求让张丽莉老师得到最有效的康复治疗。在张丽莉老师住院期间,我们运用了先进的物理因子疗法,已经逐步改善了她残端疼痛等术后产生的各种后遗症,并避免产生因截肢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以便为她装配假肢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还安排医院高级营养师专门负责张丽莉同志的营养配餐,帮助她补充体力 恢复体质。”

5月8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英勇救人一周年。记者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获悉,在这里已进入康复第二阶段末期的张老师,通过8个月的艰苦训练,可以扶着助行器,装上假肢,在平地行走200多米。她的肌肉力量已从三级达到了最高的五级。

据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张丽莉康复训练的主任康复训练师李洁辉介绍:2013年1月17日后,张丽莉的上臂、残肢和腰、背、腹部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都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髋关节的屈曲伸直、坐位平衡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皮肤没有再出现大面积磨损和破溃,增加了耐磨性,坐骨结节和残端的疼痛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著名假肢设计专家、张丽莉康复治疗专家组副组长曹学军说:“我们多次更改设计方案,为张老师设计了先进的双大腿假肢。这种假肢上安装有陀螺仪、液压系统,二维假速度计、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蓝牙系统,膝关节、踝关节和承重传感器,具有自由支撑功能、交替上下楼功能、自由向后行走功能、防溅水功能、跨越障碍功能,还有5种独立行动模式、坐下模式和磁力充电功能以及超常待机时间。”

曹学军说:“下一步我们将对张丽莉进行站立平衡训练,平地行走训练,之后还要进行在各种不同复杂地面上的步行训练,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北京产子

2015年4月27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北京妇产医院产下一名6.6斤重的男婴,取名为派派。由于张丽莉剖腹产时大出血形成肠梗阻,在医院治疗几天后,于5月3日出院回家休养。

3日晚,记者从张丽莉的丈夫李梓烨处了解到,丽莉4月26日住进北京妇产医院,27日进行了剖腹产手术,产下了一名6.6斤重的男婴。因剖腹产时大出血,术后行动不便,形成肠梗阻,现已出院回家休养,身体正在逐渐恢复中。“当时挺危险的,多亏处置得当,才得以母子平安。”

夫妻俩为儿子取乳名为派派,有两层寓意:一是孩子为上天派来的礼物,二是希望他在如此纷繁的世间依然能够为人正派!

李梓烨说:“我们特别感谢咱们家乡的医护人员,没有他们的付出,丽莉的身体也不会恢复得这么快,感谢所有人对我们的祝福!”[3]

光荣入党

2012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纪念日,佳木斯市教育局党委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病房会议室,为“教师楷模、时代英雄”张丽莉同志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省委书记吉炳轩对此表示热烈祝贺:欢迎张丽莉同志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为党增光增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感谢医务工作者在救治张丽莉同志的工作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东奇出席张丽莉同志入党宣誓仪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乘坐在轮椅上的张丽莉老师,容光焕发,笑意盈盈,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宣誓现场。

上午10时,在省委领导,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教育厅、卫生厅、佳木斯市和哈医大一院负责同志的见证下,张丽莉老师入党宣誓仪式正式举行。

佳木斯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纯富同志宣读了市教育局党委《关于张丽莉同志入党的批复》。根据张丽莉的入党申请和她在日常工作中的一贯表现,特别是在危机时刻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经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党总支大会通过,佳木斯市教育局党委批准,发展张丽莉同志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在佳木斯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娄艳颖领誓下,张丽莉郑重地举起右手,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随后,佳木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龚夏梅为张丽莉佩戴上党徽。在热烈的掌声中,张丽莉老师说:“我上高中之后,能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一直是我的心愿。今天,在党的生日这一天,我能够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感到特别的开心和激动。在我深受重伤之后,是党和政府在第一时间伸出一双温暖而有力的大手,在我脱离生命危险之后,党组织又敞开温暖的怀抱,接纳了我,我真的非常感激。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遵守党的章程,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

仪式结束后,杨东奇同志转达了省委书记吉炳轩的祝贺。杨东奇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共同祝贺张丽莉同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自己的崇高愿望;祝愿

最美女张丽莉教师入党

最美女张丽莉教师入党

张丽莉同志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祝福张丽莉同志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舒展大美大爱情怀,谱写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

随后,杨东奇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赠送给张丽莉同志。

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是张丽莉的人生愿望。早在2000年10月,张丽莉在依兰师范专科学校读书时,就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2007年7月参加工作,担任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当年12月再次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2008年2月被学校列为入党积极分子。2012年5月底至6月初,学校党总支对拟发展张丽莉老师为中共预备党员进行了公示,在投票表决和民主测评征求意见过程中,张丽莉老师均得满票。6月8日,经佳木斯市教育局党委会讨论,批准张丽莉为中共预备党员。

说到作为新党员今后的打算,张丽莉说:“我毕竟是刚刚被接纳的新党员,我要向老党员学习看齐,为党的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领导慰问编辑

2012年5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佳木斯市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打电话给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首先向张丽莉及其家人表示诚挚的慰问,并转达对张丽莉的崇高敬意。她说,张丽莉在危急时刻挺身保护学生被轧断双腿,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深厚慈爱之情,令人感动,可钦可佩。刘延东同志要求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救治工作,祝愿张丽莉尽快脱离生命危险,并能早日康复。吉炳轩同志当即向佳木斯市委、市政府传达了刘延东同志的慰问,并请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尽快向张丽莉及其家属传达,要求医疗部门不惜一切代价对张丽莉进行精心治疗。

张海迪致信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惊闻张丽莉奋不顾身勇救学生的事迹后,在5月14日向张丽莉发去慰问信,向张丽莉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称赞张丽莉老师是一个真正的女英雄,也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张海迪在慰问信中说:“惊闻您在客车撞向学生瞬间奋不顾身勇救学生,而您却重伤至今昏迷的感人事迹后, 我非常感动!知道您身受重伤我又感到非常心疼。请允许我向张丽莉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也请将最亲切的问候转达给她的亲人。张丽莉老师在危难时刻舍己救人,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崇高风范,她爱自己的学生,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他们。她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高尚的品德,什么是勇敢的精神。张丽莉老师是一个真正的女英雄,也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最后,张海迪还向张丽莉老师送上了自己的祝福:“我期待张丽莉老师早日康复!中国残联愿为张丽莉老师的康复尽最大的努力。”

刘延东看望

2012年5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

在哈医大一附院重症监护病区,刘延东向张丽莉转达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问候。刘延东说,张丽莉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将危险留给了自己,用无私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张丽莉奋不顾身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不愧是高尚师德的典范。中央领导同志牵挂她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派出国内最好的医生参与救治,衷心祝愿张丽莉早日康复,回到她热爱的校园和学生中间。

刘延东详细询问了张丽莉的病情和救治情况,认真听取医疗专家组的会诊意见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她充分肯定黑龙江省、卫生部、医院和医护人员前一阶段的精心治疗工作,感谢大家为救治张丽莉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刘延东说,当前第一位的工作是救治,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集中全国最优秀的医疗力量,采取一切能够采取的措施,确保最好的治疗效果,使张丽莉尽快脱离生命危险,对她以后的康复治疗以及生活和工作也要做好安排。刘延东还看望慰问了张丽莉的家属。

刘延东指出,张丽莉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展现了人民教师热爱学生的大爱情怀,塑造了当代青年和人民教师勇于担当的光辉形象。张丽莉是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是当代青年的杰出楷模,是广大教师和青年学习的榜样。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开展向张丽莉学习活动,培育高尚师德,弘扬社会正气,在各自岗位争创一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黑龙江省和卫生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吉炳轩、张茅等陪同看望张丽莉。

陈至立看望

2012年7月3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专程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望了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及其家属表示慰

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看望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看望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问和敬意。

当陈至立看到坐在轮椅上精神状态很好的张丽莉时,亲切地说:“我代表全国妇联,代表全国6亿5千万妇女向你致敬!”张丽莉激动地说:“谢谢您了,您辛苦了!” 陈至立说:“我们向你表示致敬、问候和感谢,也向你学习,你英勇救人的行为是全国妇女的光荣,也是全国妇女学习的榜样,全国妇联已经发出向你学习的通知,并授予你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全国的教师、全国的妇女都要向你学习,你是最美教师、也是最美女性! ”

得知张丽莉在“七一”这天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身体已经度过了最困难时期,生命状态已经稳定,十天后即将出院时,陈至立十分高兴,她祝愿丽莉早日康复,重返教师岗位,并代表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

陈至立离开时嘱咐张丽莉说:“有困难找组织、找妇联。”随后,陈至立一行看望慰问了参加救治张丽莉的医务工作者,并看望了张丽莉的丈夫李梓烨。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甄砚等陪同看望。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