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告别工地手工作业 宁波试水钢筋笼工厂化生产

告别工地手工作业 宁波试水钢筋笼工厂化生产

告别工地手工作业 宁波试水钢筋笼工厂化生产

与通常在工地加工的钢筋笼不同,这些钢筋笼来自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钢筋加工配送中心。据悉,这是全省首个钢筋加工配送中心,通过工厂化集中加工钢筋,不仅创新性地实现了交通工程钢筋配件的集约化生产,而且节省了大量土地资源和人力、资金。

交通工程特别是路桥建设,要用到的钢筋材料往往在工地现场加工。“一个10公里左右的高架桥标段,通常要建两个临时的钢筋加工场。”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总工程师宋冰泉说,“建设临时场地,需要大量租用土地,同时还要投入不少设备。一个临时的钢筋加工场大约两年的生产期,很多设备在完工后基本上可以报废了,再利用的可能性不大。”

利用闲置场地集中加工并配送钢筋,可大大发挥筋配集约化加工的高效、环保优势。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钢配加工中心一次性投入棒材锯切线、盘条钢筋弯箍生产线、钢筋笼滚焊生产线等,可加工各种钢筋材料。中心一期工程年产能2万吨,二期工程将实现5.6万吨钢筋的年加工量。“不仅可以省下大量临时用地,而且可降低外场工地立体作业的风险,同时可以加快产品加工进度和提升产品品质。”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副站长杨吴礼说。


“以前很多活是手工的,现在只要操作机械就可以了。”钢筋加工配送中心焊工赵勇生以前是建设工地的农民工,有时候会被拉去加工钢筋,现在已成为真正的工人。“以前一个工地经常有三四百人在加工钢筋,他们有的是泥工临时帮忙,有的是焊工,还有的是搬运工。”宋冰泉说,现在他们已经转型成为经过专业培训的产业工人。

生产工厂化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据悉,以前工地上钢筋配件的保护层合格率仅为75%,如今合格率在90%左右,大大减少了不合格产品的浪费。经过集中加工的钢配件,还可以通过二维码标签追溯其来源、尺寸规格、项目位置等,保障了工程的质量。

目前,市交通委正在积极推进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的标准化。“引导使用高效率、高精度、大型化、智能化的工程机械设备,实行机器换人,实现钢筋加工由现场到后场、由产品到商品的转变,是我们推行标准化的重要内容。”杨吴礼说。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