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虎拳

虎拳

虎拳是福建省的汉族传统拳术,属南拳类,也是一种象形拳。在福州、闽侯、长乐、南平、三明、仙游、莆田等地流传较广。清乾隆年间,永福县批口村李元珠所创。仿虎之形,取虎之技,融为拳意,创编了虎尊拳(即母拳,指第一路拳)。1 套路 编辑


虎拳拳术套路有三战(三箭)四门、猛虎下山、角短、剪手、千字打、猛虎洗爪、 虎仔伸腰、仆地虎、太子游城、关公拉须、关公拖力、日月连环脚、虎形五技拳等,器械套路有笔架叉、狼宪、丈二杖七十二步、齐眉杖等,对练有双虎跌、两虎相斗、对杖等。虎拳套路短小、简练、紧凑,步


型、步法偏小,以三七步为主。手法多用虎爪和拳掌,手象车轮。习练中注重气的配合,运用丹田之气,以意导气,力随气出,做到形、气、劲、意的完整统一。攻防上强调手法多变、脚步多移,逢桥断桥,无桥造桥,逢空则补,突出近战短打,防中带攻,明防暗攻,以刚制刚。同时还主张见力借力,见力化力,硬中见柔,出手真硬,化手真柔。腿法运用谨慎,起脚三分虚,无搭不起脚。虎拳发劲凶猛。练时吞喉露齿,狮嘴映城目。常发声吐气,阔气催力,震脚助威,以扬其势。突出了刚猛势烈,以刚制刚的运动特点。


2 历史 编辑

虎拳是清 乾隆年间,永福县口村人李元珠所创。李自幼习武,精于牛法、狮法等诸多拳艺,在此基础上,仿虎之形,取虎之技,贯之以理、融为拳意,精心创编了虎尊拳(即母拳,指第一路拳)。李氏晚年将虎尊拳传授给郑登光、李昭北二徒,郑擅长“虎腿”技艺;李深谙“虎爪”绝招,至今福建汉族民间还流传“登光脚、昭北手”之说。郑登光居于永泰山区,仅传郑氏族人。李昭北艺成之后到过福州、西山等地授拳,传人甚众。虎拳在福州、闽侯、长乐、南平、三明、仙游、莆田等地流传较广。在江西、广东、香港等地以及日本、北美、西欧等国也颇有影响。


3 战术原则 编辑


练《虎拳》以一双“虎爪”占最重要地位。“虎爪”是将五指分张,然后各自往掌心勾曲有 如爪状。使用“虎爪”必须气沉丹田,力贯指尖;不出则已,一出务必制敌伤人,五指抓向对方仿似以钢钓伤敌。且一旦发力,最好能配合一声“吼”叫,由丹田突然发於喉部;此为“虎啸”之声,但用以配将气力贯透双臂,更用以增加威势,使敌人闻而栗,因此丧失战意。


在《虎拳》中有所谓(红门)及(黑门)之战术原则。(红门)是光明正大由敌人正面攻入;故出则必定刚猛,是以气势淩压敌人的强攻战术。动作多以“白虎”或“猛虎”称之,如“白虎出洞”、“白虎献爪”、“猛虎回头”、“怒虎穿林”等。(黑门)则以偷袭或巧打为主,通常多由敌人桥底溜入,又或者乘对方手臂被制之际沿其手桥之上溜下等法。此等动作多以“黑虎”为名,如“黑虎偷心”便是。


“虎尾脚”为《虎拳》中的名招。由于使用者在使出此腿法时有如一只伸出一条尾巴的老虎之状故名,此腿法属阴险的招式,如使用者在危险关头突然使出这一招数的话,往往有反贩为胜的特殊效果。


虎打堆身之劲,发于臀尾。拳顺可清气上升,拳逆则浊气不降,督脉不通。督脉为百脉之源,督脉通百脉皆通。督脉又有阳脉之首之说,所以练虎拳,有虎离穴之势,即是本着这个道理。单就“离”字讲有两层含意,(1)为动词,是离开的意思;(2)离在八卦中为离卦,代表三火,是阳气温煦的动力。


4 特点 编辑

虎拳是仿效猛虎扑食、跳跃、奔串等动作结合汉族武术中的技击攻防创编而成,其特 点是以形为拳,以意为神,以气催力,发劲时怒目强项,虎视眈眈,有怒虎出林,两爪拔山之势。


手型上多用爪,讲究手指的功力,多短打硬功,上盘以封门户为主,先守后攻,动作紧凑。


下盘步型步法以稳健著称,要站桩步。拳谚讲:“桩步熟练纯习,做到气沉丹田,强若不倒之翁。”



虎桩分静桩与动桩两种,动静结合,静时要有虎踞之势,动时要似猫之灵巧。身型多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身法上要求做到吞、吐、浮、沉,劲由腰发,催达指尖。练习中讲究外练身、基、马,内练精、气、神。时而如猛虎下山,时而如怒虎出林,时而如饿虎擒羊,都能体现刚强凌厉的风格。该拳主要套路有三战、四门、五基、八卦、坎卦、36手及108式等,还有虎拳对打等套路。


5 评价 编辑

虎拳是以虎的动作、行姿、扑食、打斗而创编的象形拳术。此拳凶猛凌厉,以腰带动,以气催力,刚健有劲。手法有抓、摆、撩、搂、按、压等;腿法有蹬、踹、勾、踢等;其步法有弓步、马步、跑步、独立步等,演练此拳可增强斗志,锻炼力量,训练时要一招一式动静分明,适合6至50岁人群演练。


6 练法 编辑

虎拳起势 动作要领:两脚并步站立,抬头、挺胸,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1.幼虎苏醒


动作要领:两手变成虎爪,右手前托,左手放至胸前,同时左脚向左侧跨步,右腿屈膝跪地,成跪步姿势,目视右手


易犯错误:左臂肘尖无力,上下肢配合不协调。


纠正方法:左肘紧屈上顶,力达肘尖,上下肢配合协调一致。


2.虎仔伸腰


动作要领:右腿站立,左腿提膝,挺腰、含胸,右手架至头顶上方,左手在左前方,呈虎爪状,目视左前方


易犯错误:站立不稳,提膝松懈,腰松、胸直。


纠正方法:右脚五趾抓地,左腿提膝紧扣,挺腰、含胸。


恶虎出洞3.恶虎出洞


动作要领:左脚向前落地,成骑龙步,两臂外撑宽于肩,高与肩平,目视前方


易犯错误:骑龙步动作不准确,两手间距狭窄。


纠正方法:骑龙步时右腿高于左腿,右手高于左手。


4.猛虎洗爪


动作要领:身体左转45°,重心前移成跪步,右手架至头顶两侧,虎爪外翻。目视左手方向


易犯错误:两手位置过高。


纠正方法:两臂屈肘,右手放于头上方。


5.恶虎翻山


动作要领:左右脚迅速依次向前上3步,向前侧摔。两脚先着地。右手放于左胸前,右手按地,左手前臂支撑地面,目视前方


易犯错误:侧摔时两手位置不准确,弯腰。


纠正方法:两手位置放至左侧胸前,挺腰。


虎王显威6.虎王显威


动作要领:乌龙绞柱起身,两手击爪4次,高与肩平,两脚随之撤步,然后两手从右腰间推出,左腿提膝,右腿支撑。左腿落地,右腿前扫左转站立,左腿提膝,左手放至左膝上方,爪心朝下,右手放于额前,目视左手方向


易犯错误:站立不稳,提膝松懈,


纠正方法:右脚五趾抓地,左腿紧扣。


7.虎仔弹腿


动作要领:身体右转90°,左脚落地,屈膝跪地,右腿向右侧跨步成跪步,两手虎爪抱圆放至身体右侧,目视前方


易犯错误:跨步不规范,虎爪侧举成圆型。


纠正方法:挺腰切腿,爪型规范。


8.狂虎打滚


动作要领:左右脚依次上3-5步,助跑做旋子360°或720°侧摔,两手放于左胸前,左手前臂支撑地面,右手按地,目视前方


易犯错误:做旋子的旋转幅度不够,侧摔时两手位置不准确,弓腰。


纠正方法:旋转速度要快,转体360°或720°均可,两手扶地位置准确,挺腰。


伏虎待食9.伏虎待食


动作要领:起身,上右脚两腿成右弓步,左手向左侧方探出,右手屈肘架至右肩侧,目视左手方向


易犯错误:弓步动作不到位,左手无力。


纠正方法:弓步略大,左腿蹬直,左臂用力支撑。


10.扒穴探食


动作要领:上左脚,蹬右腿,前滚翻右转身侧趴地,向前爬行两步


易犯错误:转身滚翻侧趴地不准确。


纠正方法:身体左侧着地,四肢轻着地向前移动。


猛虎击爪11.猛虎击爪


动作要领:起身,向前左右击爪4次,两脚随之后撤成左跪步,两手左右呈抱球,目视前方。


易犯错误:上下肢动作配合不协调。


纠正方法:手、腿动作要协调一致。


12.饿虎扑食


动作要领:左转身跳起,翻转一周,挺腰、拍地,两腿成骑龙步,目视前方


易犯错误:转身不协调,弯腰。


纠正方法:转身速度要快,挺腰、展胯。


13.黑虎掏心


动作要领:上步起跳双飞脚,两脚落地,左腿提膝,右腿蹬直,左臂用力前伸,右手屈肘放至右胸前,右脚落地支撑,目视右爪


易犯错误:提膝松懈,右腿弯屈,左手无力。


纠正方法:提膝紧扣,右腿伸直,左手用力向上撑圆。


猛虎扑爪14.猛虎扑爪


动作要领:左脚向前落步,右脚里合腿,身体向左旋转一周后,向前直体滚翻, 起身向右侧方击爪三次,两爪经胸前向身体两侧撑爪,两腿成骑龙步,目视左前方


易犯错误:里合腿时右腿弯屈。


纠正方法:右腿伸直,由外向内里合腿左手击响。


收势


动作要领:右脚向左脚内侧上步成并步,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