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世乱则君子为奸,法弗能禁也

世乱则君子为奸,法弗能禁也

世乱则君子为奸,法弗能禁也

《带雨的云八十年感怀短文800篇》

第758篇 世乱则君子为奸,法弗能禁也

       

一封信曾借半句古话议论世道,“世治则小人守政,利不能诱也”。你没有回信,猜想是不以为然,所以我也没再去信。

现续其后半句,不是为了说服,而是深觉有理值得续写。后半句是:“世乱则君子为奸,法弗能禁也”。

“世治”“世乱”两句正反相辅相成:如果统治者贤明,社会公平、官员清廉、能维护百姓利益,世道就会安稳,法令就能执行,百姓也会守法,就连不安分守己的人都循规蹈矩,不敢为利益胡作非为。叫做:“小人守政,利不能诱也”。

如果统治者昏庸,恶人当政,世道浑浊,好人也会学坏,法律管不住他们。

比如上层不正、不公平,官吏贪污腐败,侵占百姓财产、房屋、土地,逼得百姓无以为生,就可能男沦为盗贼女堕落为娼,国不泰、民不安,这样的世道,连本来是好人也会学坏,国家机器再庞大,也不能令行禁止。。

不言而喻,“治”与“乱”的关键在上层而不在百姓。

“世乱”不外乎天灾与人祸。人祸多是因政策法令不公造成的。袒护一些人而打压另一些人,不一碗水端平,就常常发生矛盾、分歧、纠纷、殴斗、谋害、报复等等乱子引起世乱。

天灾也常是人祸引起,比如上面的人乱出主意,决策指挥失误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风不调、雨不顺,导致东边地陷山塌,西面四水横流,南向冰雹才罢北空雾霾又起。

表面看来是天灾,其深层次则是人祸。  

还有官员喜拉帮结派,爱结党营私,又执政偏颇,只考虑一小伙人利益,自己贪婪、荒淫无度,贪腐治政,还放纵所辖党羽,紧跟其后“闷着头发财”,于是处处上梁不正下梁歪,歪风邪气积重难返、变本加厉。 加之盘根错节的官官相护,于是加大力度反腐也无济于事,还常常越反越贪、越反越腐,已是刻不容缓时刻。                              

一落马高官死前感慨万千,留下了痛心疾首的感言。如他所说,道德滑坡已令人发指。他是这样说的:

“我还不能不贪,要不然求我的人会恨我,亲戚朋友要骂我,家里人一定生气,部下的人会嫌我,顶头上司不信任我了。”                              社会已病入膏肓,他也罪行累累,于是以死了结,留下悔恨与抱怨。社会不安稳常常是野心家作祟,想篡权夺位当新的统治者,是他们引起骚乱,但是大多数则是因为民不聊生、逼上梁山。                     古代善政者提倡“贵于足食”。就是说,“维稳”要靠社会公平和谐,靠百姓能得到温饱,靠百姓安居乐业。                                             历史上不少统治者以为能强权维稳,结果多是头破血流,如同堵截洪水,越堵越泛滥。                 桀纣失江山就因为暴虐与背离百姓,为人民所恶、所不齿,又企图强权维稳,结果如被商汤所替代。汤武得天下因为开明,除天下人之共恶,兴天下人之同喜,行仁义、救灾民、剪除恶势力,于是百姓归顺之。

   一位古代开明统治者说得精彩:“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他认为,安稳靠武力维持的事,自古到今没听见过,世治要靠百姓衣食充足与生活稳定。原话是:“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还有个说法:想平安无事,就要让百姓得到好处,使百姓日子快乐。昏庸者才把快乐全留给自己,不让百姓得到。                                         是呀,老板想赚钱,就得先给顾客便宜,且要诚信生意才能越做越兴隆。如果老板抠门、贪心、不讲信誉、狮子大开口,顾客便被吓跑,永不回头。垂钓还需香饵呢:                                       一支钓竿一空钩,鱼儿哪会被上勾;               为人也当是如此,能得好处才肯留。               骗人伎俩哪能久,刹那识破就开溜;               另外去寻凉爽处,优哉游哉乐悠悠。               古训“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爱己不可得也”“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足其衣食然后教以礼仪”。大实话也。

春秋时期诞生“以民为本”思想,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儒家理念是,“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民治则国安,民乱则国危”“为政以安民为本”都是至理名言。

不想关心他人,耿耿于怀自己独享江山,怎么可能呢?

父母不给予,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儿子都难保,何况君王,什么好处都不给百姓谁要他,拥护是假把戏,空嚷嚷万岁万万岁,巴不得他早早死呢。

古代有主张考核官员,把能否使百姓丰衣足食,把能否养民爱民做为标准。原话是:“官虽有百职,职虽百务,归于养民”,主张“国之利不宜计也,而必计利民。”

听听,我们现在动不动就说国家利益、党的利益,却不说百姓利益,完全是本末倒置。

把“养民”作为考核标准,强调百姓利益高于一切,为民而不是效忠领袖与政府,没做到的就不奖赏、不提拔。

   不以忠于个人划线就杜绝了只效忠皇帝与官府,和欺上瞒下、阿姨奉承行为。呵呵,比马克思列宁的水平高得多。

大胆的主张,精明的智慧呵,简直是普世价值的先驱者与创始人。嘿嘿,如果那个年代有了三个代表的“主义”可就糟了,一定被“全党共诛之”“扼杀于摇篮之中”,先驱者与创始人的资格岂不给了洋人。

这样的好东西,是因为不懂,还是因私利而拒绝接受呢,估计可能是因为怕得不到上司赏识,怕缺少业绩与政绩,怕政府形象的光彩少了,尤其怕官员贪腐的财源缺乏。  

贤明者还提倡“无德于民,不足以兴”。就是如果百姓不能受惠,对百姓没有好处的事就不要做,也十分大胆。

满脑子政绩功业、面子光彩,包括一心一意从中捞好处的人,是决然不同意如此主张的。

有一保百姓温饱艰难的贫困县,竟花三千万巨资买一巨石装饰政府大楼前的大道,县太爷领大小官员跪跪拜拜,保佑“时(石)来运转”。

想象中必定人山人海,会有人啧啧称赞,但是,有良知与见识的百姓,定如同看猴戏,嘻嘻哈哈、骂骂咧咧,耻笑其愚蠢无比。

更有靠救助过日子的某县,建的政府大楼如同白宫与人大会堂,夜夜灯火通明。几乎“嗷嗷待哺”的县,竟然被如此的瞎折腾,社会咋不会“乱”,不会嗷嗷叫呢。

买巨石求“时来运转”,建“美国白宫”与“人大会堂”显耀,仅仅是个例,街灯五彩缤纷下面乞丐芸芸更见其尴尬,那可是司空见惯。

   建立业绩美化环境都是好事,也能得人心,更得人心的是百姓安居乐业。如果把“时来运转”“美国白宫”“人大会堂”经费用于百姓温饱,该是多大的政绩啊,得了恩惠的百姓一定会天天为他们求福报的。

我没有古文基础,退休后为填补闲暇才稍稍补课,结合生活中的感悟,做一知半解的解释。不知道对不对,请老同学赐教。

你的身份不一样,也许本与我的看法相同,不明说罢了。

一邻居就是,与我的看法几乎一模一样,可嘴巴里却总唱高调,我有时称他“宣传部长”,或者叫他“戈培尔”——希特勒的麾下。人家可是任了职的宣传部长。

没有吹牛的职务,时时高调又何苦;

不得人家的工资,何须自己领任务。

害你变成老糊涂,颠三倒四不清楚;

明明假的偏说真,聪明却被聪明误。

做人第一讲良心,为人真诚是根本;

勿为他人做嫁妆,构陷自己害别人。

什么叫做立场稳,就是不能昧良心;

好坏善恶认清楚,是非曲直要分明。

人与禽畜区别开,就是思维靠脑袋;

长颗脑袋为了啥,用它分清好与歹。

不分是非和黑白,岂不白长个脑袋;

长的并非是猪头,何必自己邀埋汰。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