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玉勇:泥水匠逆袭的“快餐大王”03:42:14
如今,你在街上常常都能看到各平台的外卖骑手在奔波。实际上,丁玉勇在10年前就看到了这个市场。
包头的冬天零下十几摄氏度,吃个工作餐,谁都想在温暖的室内,最好的选择就是外卖。丁玉勇开的一个普通小餐馆,第一个在包头开展了外卖业务,辛苦的同时也为他的快餐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快餐店一天卖出近千份
去年冬天,我们来到了丁玉勇生意最好的一家快餐店——位于内蒙古包头万达广场旁的筷品家。
中午12点,是这家100平方米的快餐店生意较好的时段。从周边商场、写字楼以及学校赶来的食客迅速填满了每一个座位。一个小时观察下来,记者发现点盖饭的食客最多,丁玉勇家的盖饭10元—20元/份不等,特点是份量足,米饭还可以随便加。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这家店除了盖饭外,还有粥品、面食、炒菜以及砂锅类多种产品供食客选择。其中,重庆小面、水煮肉片、宫保鸡丁这些主要的重庆美食自然都在菜单之中。
对这家快餐店来说,中午12点—1点这个时间算高峰期,晚上6点—8点是最忙的时候。丁玉勇介绍,现在这家店一天能卖出近千份,外卖约200份,店里能卖700份左右。
“一天的话,咱们总营业额大概也就是一万多块钱。”丁玉勇说,这家店开业四年多,生意已经特别稳定,他每天也特别忙碌。如今,“筷品家”已经成为包头年轻人最喜爱的快餐店之一。
位于万达广场旁的筷品家是丁玉勇在包头的五家餐饮店之一,他想多开几个连锁店,做成规模,把生意做到包头每一个繁华街区,做成包头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
不计得失,老板把店交给他
“从小家里特别穷,修房子时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了,一家人的生活没了着落。”父亲去世那年,丁玉勇只有15岁。他辍学后在工地上找了份泥水匠的活,扛起养家的重担。
之后,丁玉勇在北京当过洗碗工,接触到了餐饮,他有了当一个“优秀的厨师”的梦想。比起日晒雨淋的建筑工地,能在饭店干活,对丁玉勇而言是莫大的幸运,“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虽然时间长,但是跟在工地干活比,一点都不累。”
因为没有炒菜的经验,开始师傅不让他做。于是,白天上班时,丁玉勇就仔细观察师傅做菜的每一道工序,牢牢记在心里。下班后,在被窝里开着台灯,用萝卜练习雕刻。
2005年,在老乡的介绍下,丁玉勇来到包头一家饭店当厨师。炒完菜后,他常常会看看别人需不需要帮忙,洗肥肠、通下水道这种别人嫌苦嫌脏的活,他撸起袖子就干。
“我觉得吃亏是福,多做点事心里踏实。”正是因为丁玉勇不计得失、全心工作,老板才决定把饭店全权交给他经营。这相当于给了他一个平台,每年只需给老板一定的费用。
他一周卖了13万元外卖
从厨师到小老板,丁玉勇除了关心菜品之外,更要关心经营。为了站稳脚跟、打开市场,他决定做外卖,这在当时的包头还没人做过,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但困难也是不小的,人力和保温都是很具体的问题。包头的冬天气温低,如何保证外卖食品的温度,又哪来这么多人送餐?在丁玉勇看来,只要有生意做,这些都不是问题。他特地准备了保温的箱子,还买了二手的小货车来送外卖。
当时的外卖并不像现在,手机点餐客户可能来自四面八方,他只需要把周边的写字楼点餐业务接下来就有不小的赚头。他曾在一个星期内,将外卖销量做到13万元。在创业初期,是兄弟和老丈人千里迢迢从老家潼南赶到包头,帮他打点店面。
如今,丁玉勇有了豪华小轿车,但他开送餐、买菜的小面包车仍然熟练,尽管没有空调还漏风。他的日子由苦到甜,实际上当年的苦已不算苦,是他逐梦路上的宝贵财富。
人物
丁玉勇,36岁,出生于潼南太和镇。他少年因故辍学,从南到北打拼二十多年,由当初的泥水匠逆袭成了包头快餐大王,现任包头筷品家快餐连锁公司总经理。如今已有5个店面,他希望把公司做成包头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
声音
“再小的事也要做好,不断拼搏,才能实现心中梦想。”
对话
记者:对家乡的感情是怎样的?
丁玉勇:一年到头回家的时间不多,但每次回家都会考察家乡的美食,希望把家乡的美食带到包头,更好地融入自己的快餐店。实际上,在外打拼多年,的确吃了不少苦,也是重庆人勤劳、坚韧、不服输的劲头让我撑到了今天。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