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全力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全力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1:45:34
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发展学前教育。该区制定并实施《河池市金城江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并以此为抓手,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以乡镇为单位,以学校办园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逐步形成政府为主,社会参与,以城区公办幼儿园为示范,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以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提高城乡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充分合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社会资源,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攻坚战,目前已完成30所乡镇幼儿园的改扩建工作,并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园。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严格民办幼儿园办学许可和年检制度,规范办园行为,提高办园水平。据统计,到2016年,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到84%。
加大力度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该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对全区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加大群众居住较为集中、交通方便的村屯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学校的投入,加快农村规模较小的村级学校撤并步伐,同时,循序渐进扩大寄宿制学校规模,2011年共撤并农村小学21所,农村初中5所;2012年共撤并农村小学6所,农村初中2所,利用闲置校舍改建的第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已于2012年秋季学期开园招生;2013年,扩大了金城江区实验小学、新建实验小学分校——澳门国际城小学,搬迁金城江区第二中学到原河池市机电工程学校;2015年,新建金城江区肯研幼儿园、扩建金城江区第三幼儿园、扩建金城江区第五小学。
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该区落实义务教育发展用地供给和现有用地的保护,进一步扩大教育办学空间,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继续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造存在安全隐患校舍,做好遭遇突发洪涝、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学校和地震断裂带上学校的加固改造及迁移避险工作。
坚持狠抓控辍保学工作,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该区加大教育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继续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优质学校带动和优质资源辐射,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每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科研指导与帮扶,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差异。实施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交流计划,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该区全面完成向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送生任务,每年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占当年初中毕业学生数的45%以上。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配合农业、劳动、科技、农机等部门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进一步健全区、乡两级职业培训网络,促进实用技术培训与企业用工需求的紧密衔接,满足社会用人需求。每年完成各类培训6000人次以上。
重视发展特殊教育。改善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深入开展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及康复工作,形成康复、教育、就业特教新机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创建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的指导。制定并实施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管理办法。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强学籍管理,进一步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率。据统计,2015年全区范围内的“三残”(即视力、听力、智力残疾)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到80%。
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兴资办学。该区多渠道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及个人兴资办学,并积极扶助和督导,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及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据统计,该区目前共有民办中小学4所,其中,十二年一贯制1所,九年一贯制1所,小学2所;在校学生707人,其中,高中生111人,初中生185人,小学生411人;民办幼儿园62所,在园幼儿9682人。
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该区健全社会教育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优化整合资源,建立广覆盖、多形式、更便捷的社会教育体系。加强社会教育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和科研队伍建设,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扩大数字化终身教育资源,强化民办教育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力度,与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教育功能,扩大公益性文体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各级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主动向社会开放,面向社会成员开展学习和培训活动。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0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