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特别提醒 看看这些儿童服药误区

  • 特别提醒 看看这些儿童服药误区
    15:01:44
看看以下这些儿童服药误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误区一:果汁服药
 
用果汁送服药物,或吃药后立即喝果汁或吃水果,果酸会中和碱性药物,或使药物提前分解,降低药效。
 
误区二:喂药加糖
 
糖能抑制某些药物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糖能与某些中药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起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误区三:剥去溶衣
 
外包溶衣的药物一般对胃有刺激或易被胃液分解破坏,如剥去溶衣或压碎服用,易产生不良反应。
 
误区四:强行灌药
 
父母在儿童的哭闹声中强行灌药,易使药物呛入气管,轻则引起呼吸道肺部发炎,重则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危险。
 
误区五:静睡喂药
 
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受外来刺激时适应性调整能力差。如果趁其睡眠时喂药,药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经,可反射引起喉部痉挛。
 
误区六:服成人药
 
有些家长觉得成人药药效强,为使儿童尽早痊愈而用成人药物喂儿童,比如治腹泻时用诺氟沙星胶囊,此药对儿童肾脏有损伤。
 
误区七:服药过量
 
有的家长急于求成,给儿童服药时擅自加大剂量,这样会引起儿童脏器中毒。如镇痛类药物服用过量,会伤及肝脏(中毒性肝炎)。
 
误区八:滥用退烧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父母一见孩子发热,就给孩子吃退烧药。这样做很容易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误区九: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
 
误区十: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是不合适的。而且长期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孩子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长期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0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