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未来已来,“大数据与舆情共舞”进教育

  • 未来已来,“大数据与舆情共舞”进教育
    22:21:39

对于“大数据”这个词并不陌生,尤其是今年3月AlphaGo(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围棋名将李世石的消息轰动世界的时候,“大数据+”“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这些专业术语刷屏各种媒体,如今大数据要与教育相结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普及,从电化教育到微课、创课到翻转课堂、“云”智慧课堂,每次教育的“所谓的跨越性变革”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聪明的美国人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高呼“21世纪,一个人必须掌握的三大技能是外语,电脑和开车。”所以,无论教师专业出身如何,现任教哪个科目,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将是未来不可回避的。提高自身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继续教育”势必也将伴随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

活动中,各位专家学者从各自的角度阐述大数据如何应用于教育行业,也许是由于每场讲座90分钟的时间限制,也许是“大数据+”教育还属于前沿技术,包括笔者在内一些听众总有点“意犹未尽”之感,专家们从理论的高度去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模型”,值得很长时间去反思研究,再学习,找出校本化实践的最佳方案。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大数据+教育”进校园,需要强大的硬件设施作为基础,就像无论IOS、android(安卓)这些手机操作系统“编”得再好,没有iPhone这类智能手机,这些实实在在抓在手里的物体,那些系统、那些软件(APP)永远只是“海市辰楼”,不能“落地使用”。

未来已来,“大数据时代”不仅对教师,也对学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正如江苏省教育学会民办教育专委会理事长王军在总结报告中所说的那样:“我们的教育在大数据下,就像是隔着一堵墙,进不来,出不去,教育进不来技术,技术又不懂教育。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主动出击。教育很需要大数据这样一个平台。”

网络舆情。Hi,自媒体。

本次活动的另一主题就是“网络舆情”,自媒体时代来临,如何做好舆情的监测、研判、引导已经越发显得必不可少。特别是危机公关这块,笔者认真学习了一番,就舆情应对的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迅猛普及的情势下,笔者所在的学校“没有掉队”,“两微一端”(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已经搭建起来,通过这样自媒体平台为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的辐射做着贡献。但校园新闻毕竟属于教育新闻,没有娱乐八卦那样吸引眼球,也没有那种争议性事件作为噱头,所以如何拉高自媒体阅读流量是一个难题。

无论是自媒体还是其它传统媒体,教育宣传永远是依托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教育宣传对于学校的口碑只是“锦上添花”式的促进,而不是“雪中送炭”式的改变。诚如江苏省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居上在会上所讲那样:“教育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有赖于强化自身特色和提高教学质量,以“教育”为根本,以“培训”为手段,以“诚信”立天下,有了良好的口碑,家长之间就会口口相传。”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0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