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舆情关注态势报告:青年视角 时代声音07:37:00
作为参赛主体,大学生群体身处校园,对校园事件、话题有切身的理解和独到的观察。他们对于评论话题的选择、热点事件的关注,都是他们内心的反映。通过统计,大学生活主题作品占到作品总数的25%。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校规校务等话题尤其受到关注:64篇获奖作品中,有10篇的主题直指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管理。
仔细研读评论大赛的优秀作品,不难发现选手们选取的新闻事件多为身边事。像“奇葩校规”“强权管理”等涉及学生自身利益的话题,很容易引起大学生们的共鸣。教育组三等奖作品《执行校规别成了权力任性》站在学生视角,提出校园建设中无论是学生还是管理者,都应平等看待,互相尊重。
大学生们的眼光也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用敏锐的眼睛来洞察现实,针砭时弊,再结合自身专业和特长,有感而发,所写的评论论据自然真实,文章鲜活而有说服力。
公民意识:“问题清单”激发责任感
面对社会上的不公正现象,总少不了青年学子的声音,其中既有对法治社会、公民社会的呐喊疾呼,也有对维护公正、加强监管的建言献策。“扶老人险”能否缓解扶老焦虑?农村娃的出路在哪里?农村小规模学校该如何发展?透过这些话题,可见很多参赛作品都与弱势群体帮扶、教育公平等热点话题相关,背后是学子们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也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如教育组二等奖作品《农村孩子为何不再想着把握上学机会》,作者结合亲身经历,讲述农村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引用美国学者罗尔斯的“分配公平”和“承认公平观”,论证剥夺农村孩子受教育权利的并非是贫穷,而是乡村教育被忽视。
多元发声:不同价值取向的观点对撞
评论大赛是一场思维水平高下的比拼,更是一次观点的碰撞。此次大赛中,在一些开放性话题上,明显呈现多元声音的碰撞。相同的话题,不同的观点,总会擦出绚丽的思维火花,而这正是评论大赛中最精彩的部分。
在四川“童伴计划”项目为留守儿童寻找“童伴妈妈”话题中,有大学生认为,将“童伴妈妈”项目视为“正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契机,彰显了政府解决乡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决心。但也有观点称,将一个“守护专员”赋予生身母亲的角色,会强化留守儿童心理上的悲剧色彩。更有大学生站在更高的视野来审视这一问题,认为留守儿童问题不是“一位找来的妈妈”所能解决的,必须标本兼治:一方面发展落后地区经济,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降低入学门槛,让父母与孩子在一起。
理性表达:在喧嚣声中独立思考
就一篇评论作品而言,编辑与评委在审核评分时,会先关注其观点,一个新颖的观点、一个不一样的声音最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但是,这种“新颖”“不一样”绝非哗众取宠,而是追求思维的开放,能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助推社会进步。用理性祛除浮躁、用思想隔离浅薄、用信念守望价值,理性表达无疑是此次大赛作品的突出特点之一。
诸如公交车上无人为老人让座,或行人因车祸倒地无人救援等,既有人批评路人的冷漠无情,也有大学生为路人、乘客开脱,认为不应该进行“道德绑架”。非教育类二等奖《你拒绝的是道德绑架还是道德?》一文,标题中的挑战性、论辩性非常鲜明。作者呼吁每个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践行最基本的道德,多为别人着想,多帮助社会上那些遭遇困难者,多做些“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之事。
评委点评
评论中的公共意识难能可贵
大赛中涌现许多优秀的稿件,选手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体现出广大学子冷静敏锐的眼光和严谨的思维逻辑。
例如,非教育组一等奖《“扶老人险”难消扶老顾虑》,从设立“扶老人险”的初衷及其内在逻辑悖谬展开分析,为随后的理论扫清战场,表现出作者宽阔的思维纵深空间。尽管对“扶老人险”的分析有牵强之处,但推论过程显示出基本功。尤为可贵之处是对世态炎凉有一定程度的看破,没有陷入某种“道德洁癖”的亢奋,能收得住,没有影响正文的展开。正面论证主要围绕从法律或制度层面解决问题,而不是借助企业的社会责任来消解问题,这就体现出评论的公共意识,毕竟企业触及的还是现象,制度才能消除根源。
教育组二等奖《高校评级别搞成“数星星”》一文,作者首先对高校评级制度透彻分析,犀利地指出:无论从五星到七星的数量增长,还是某些评价指标如人才培养的总量增加,都存在显而易见的谬误,被用于阿谀或者戏弄居于至高地位的七星大学,实在够幽默。作者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审视身处其中的大学,增加了一丝戏谑感。
获奖作品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问题低级幼稚难以容忍。“笔者认为”之类假充老道的字眼,在大学生的行文中十分普遍。评论中所有观点除了已指出是他人观点之外,都是作者自己的观点,何须专门说明?
一些作品在论证过程中也没有得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没有质量的套话重复出现。
新闻评论要求作者坚守客观公允的立场。大学寝室脏乱(尤其男生寝室)从来就是问题,调侃辩护一下无伤大雅,但有论者一味指责学校,却未见关于大学生自身的任何分析,如此为自己护短,岂是评论应有的公允态度?(评委顾骏,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评论要从真诚思考起步
从入围的作品来看,多数大学生掌握了有层次、有条理地展开议论的能力,同时能准确提炼出自己的论点,使议论集中于论点。这是评论写作的基本能力,也可能是评论教学的成果。
比如,《“诺奖热”应该“热”什么》这件作品,在第一段直陈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在国内产生的诸多反响,之后迅速过渡到一个判断,然后用“诺奖热要热民心”“诺奖热要热科学”“诺奖热要热精神”等三个主题句带起的并列段落展开议论,显得全文议论集中,结构清晰。
再比如,《不良网络热词不能不警醒》一文,作者对于人们习焉不察的语言现象勇于表达不同观点。更可贵的是,作者从网络表达和网络接受中的语言惰性透视出网络条件下的思维惰性。议论思路清晰,触及的问题有深度。
还有一些学生通过修辞,使评论标题表达的论点亮起来,这更多的是依靠他们自己的创造性。但客观而言,不少作品仍停留在抽象层面的议论,真正能够引入专业具体的认识资源进行论证的作品还不够多。
一些作品议题本身已是老生常谈,观点和表达也不新鲜。比如,《老校训是学校重要的精神资产》,抽象论证了一个没有争议的常识。借此提醒同学们注意,事物的争议性是评论选题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回应有争议的问题,才有可能提供有传播价值的观点。
学生写一篇文章,与其没有新意地议论一些没有争议的社会话题,倒不如回到内心,正视那些困惑自己的问题。例如,《是大学让我们变得平庸吗》一文,虽没有议论新闻事件,但表现了对于大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的严肃思考,这种真诚是叩问内心的。我们学习新闻评论写作,要使自己的观点影响他人和社会,应当从自己的真诚思考起步。(评委马少华,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