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千户苗寨,天下西江

  • 千户苗寨,天下西江
    19:43:39
那个位于遥远大山深处的古朴苗寨,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魔力,在不停地吸引着我们这些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内的人?相信每一位造访过那里的旅者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答案。有人会被堪称奇观的吊脚楼群深深吸引;也有人会被酸辣的可口苗家美食魂牵梦绕;又或者是那淳朴、热情的苗族人家所感动等等等等……至于您的答案是什么,相信到了那里自会揭晓。

这个遥远的苗寨就是著名的西江千户苗寨,2000余年的建寨历史让这里成为了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在历史上,苗族是个颠沛流离的民族,这里是苗族第三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在地理位置上,西江千户苗寨东临台江,西连丹江,南方为方详,北接凯里可以说是镇守着雷山县的北大门。自古也算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建筑上,这里有着让所有建筑大师都会惊叹的吊脚楼建筑群;同时也是最大的苗族聚居村落,素有苗都之称。

关于西江的冷知识

西江就像一座天然博物馆一样,向世人展示着关于苗族的点点滴滴。当然关于这里的故事,一定也有您不知道地方。例如,西江这个名字,并不是我们后人所造,而是通过苗语直译的。清朝雍正年间,这里被称为鸡讲,乾隆三年设置鸡讲司,为丹江厅通关所辖三土司之一,土司是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还有更多的冷知识不能一一列举,这就等待您亲自去揭晓了。

鲁班传承的建筑瑰宝

令人惊叹的建筑就是整个西江的精彩所在,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整个景区有10多个依山而建的苗寨组合而成,是全世界最大苗族聚居村落。在建筑中,吊脚楼建筑和风雨桥便不得不提,在步入景区之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蜿蜒小河,贯穿整座苗寨,这使人好感倍增。在河的上面建起座座风雨桥,风雨桥通常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成,靠凿榫衔接。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的走道。主要的建筑材料一般都会选择杉木,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竹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桥、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

雷山苗族吊脚楼堪称,鲁班传承的建筑瑰宝,为纯木质结构。各寨民宅大多数建于半山腰。主要是因为苗族人民多以支系家庭聚居,以团结共同防备其他对抗势力的侵扰而聚居山区。苗族吊脚楼是中国苗族干栏民居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瑰宝,目前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迷人的自然生态和古朴灿烂的苗族文化,构成了西江人文景观亮丽的风景线。

西江整个村寨依山傍水而建,因此造房时往往利用山坡倾斜度较大或者濒临水、沟的一侧,使屋的前半部分临空悬出,从而盖起比比皆是、大同小异的吊脚楼来。这里的居民建筑是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房子框架由榫卯链接,倚山势而建,建筑风格别具特色,形成独特的苗寨吊脚楼景观,即不占地之优势,又有突兀之威,美观大方之感。大小寨子,顺坡而居,层层叠叠,屋脊鳞次栉比,十分壮美。

有一种情感叫做留下来

在游历过整个西江千户苗寨之后,心生感悟,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我也喜欢用语言来表达对一个地方的喜爱,所以我们创造出了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任何一条放在西江千户苗寨都是合适的,但同时西江给人的这种安适感觉确实我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思忖许久,若是对这种感觉进行一种表达,那无非就是三个字,那就是留下来。

无法否认,西江千户苗寨确实是一个能让人想要留下来的地方。在西江遇见了太多因为心的安适想要留下来的地方。在西江遇见了太多因为新的安适而留下来的人,他们都说,西江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地方,西江的造成就是一日之计最好的开端,西江是一个让人复归宁静的地方。

在西江的这段日子里,最喜欢度过的就是清晨与深夜,早起天微凉,有一点隐约的阳光,坐在上坡客栈的阳台上,泡一杯暖茶,看着整座村庄的一日之计在于晨,另一个场景就是日落到黑夜的时间,光是发发呆看着对面山头的吊脚楼从明到暗,再到万家灯火,心中真的是会有一种感动的感觉。我相信这样的西江的存在,因为时光眷顾着西江,眷顾着到这里一探究竟的旅人。

人生在世,需要讲道,需要说因果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为了前往西江说出一个理由的话,那么我想就是放慢现在生活的脚步吧,让生活等一等你,来西江过上几天放松的日子,没有烦恼,没有忧愁,然后再上路。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0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