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威海探索“蓝色经济”生态发展09:05:04
对于近海养殖,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马端兴说,凡是与规划不相符的、低端有污染的都逐步予以搬迁、拆除。在山东最开阔的海湾和我国重要渔业试验场——桑沟湾,由于无序利用导致海岸明显后退、岸线侵蚀严重、生物多样性被破坏。
原标题:规划用海 严格管海 修复护海——山东威海探索“蓝色经济”生态发展新华社济南5月25日电(记者荣启涵)一双手,有力地托举着画框,从中空处望去:海天一色做画布,灯塔、船只皆入画卷。在威海市文化广场上,这个名为“画中画”的雕塑被誉为现代威海的象征,传递着当地用海、管海、护海的情结。2015年,威海市海洋生产总值达101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33%。日前,记者随国家海洋局“2016海疆生态行”调研第一站来到这里,实地了解这个海岸线长达985.9公里的滨海城市,如何在“绿色”“共享”理念下实现可持续的蓝色经济发展。 规划先行的“用海”:靠海吃海 合理使用才长久4万亩浮漂,2万多个规格参差的养殖网箱,1000多个养殖平台……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管理科科长蔡德泉说,过去从刘公岛上俯瞰,威海湾壮观得像个巨型海上垃圾场。而实际上,这是威海湾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养殖业后形成的场面。据他介绍,大量养殖网箱不仅破坏了近海景观,也挤压了这个天然良港的发展空间。“养殖需要大量投喂,这个半封闭海湾的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了。”蔡德泉说。竭泽而渔显然不可取,如何能让“靠海吃海”更长久?2004年,威海市在全国率先编制了《威海市海岸带分区管制规划》,把全市1046平方公里海岸带全部纳入其中。《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渔业振兴规划》《海洋游钓基地布局规划》等先后出台,形成了系统的海洋区划体系和海洋产业规划。对于近海养殖,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马端兴说,凡是与规划不相符的、低端有污染的都逐步予以搬迁、拆除。数据显示,近年累计清理近海养殖筏架10多万亩,拆除网箱、看护房、生产平台2万多个。在山东最开阔的海湾和我国重要渔业试验场——桑沟湾,由于无序利用导致海岸明显后退、岸线侵蚀严重、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威海市委书记孙述涛说,要把最好岸线还给自然,把最美海景留给市民。自2005年开始,全长6.5千米的桑沟湾海岸线开启“愚公移山”式整治,海岸上的板房、小加工厂被拆除疏导到专用养殖码头,近海养殖筏架统一移到距岸2000米外。近海水流畅通了、漂浮物不见了,由地方投资4.2亿元,现在桑沟湾变成了占地8.54平方千米的滨海公园,一座座渔人雕塑讲述着桑沟湾的过去和现在。最严保护的“管海”:多头并举 守住海岸产业准入关先后拒绝总额280多亿元的投资项目,否决鲁东造船、中石化成品油储运基地等海岸带建设项目……在威海,通过严把海岸带项目审批关,严守生态红线和“产业红线”,当地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等环评不达标项目进入。有限的海岸资源用于发展优质海洋产业。隶属威海的县级市荣成,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是全国第一大渔业城市。荣成经济从传统的“牧鱼耕海”开始,却陷入了长期“拼资源”生存的低端、高污染模式。环境约束倒逼产业转型,当地对海产品加工提高了准入门槛,“扶大压小”引导整合,推动鱼粉加工向海洋蛋白、鱼油等提取物开发转型,禁止新上小型鱼粉、饲料加工项目,关停证照不齐的作坊式鱼粉企业。截至目前,全市186家鱼粉企业整合为61家,所有企业完成新改扩建厂房和更新配套治污设备。在投资一亿多元引进4套先进生产设备,建了污水处理厂之后,赤山集团鱼粉厂厂长杨进状说“再也不怕周围老百姓戳脊梁骨了”。“管海”不是一家独揽。为了管好985.9公里海岸线,威海专门成立海岸带协调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发改委、城乡建设、环保、海洋与渔业等部门间的联席会议、首长负责、联合执法等日常工作制度,构建起综合协调管理框架。对于生态脆弱区、禁止利用区,当地“零容忍”实行最严格保护措施。马端兴给记者细数了当地的“保护账本”:刘公岛、双岛等8处沿海林场重点保护;建成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5处自然保护区以及7处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还有30多处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原良种场。 修复在先的“护海”:海陆统筹 源头控制污染入海威海市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里,至今仍保留着一块养殖池的旧貌,向游人无声地讲述这里曾经的重污染。度假区总经理刘杨说,当时的大乳山海滨,用“满目疮痍”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刘杨说,十几年前他第一次见到的大乳山海岸带,像个“烧火的素颜美女”,因为熏了一脸炭灰而遮盖了容颜:山是火成岩,水不下渗直接淌走,满山荒芜;滩涂养殖池污泥沉积,垃圾遍地,海水浑浊发出刺鼻的气味。“但这里山、海、滩、湾、岛、湖齐全,地理位置十分难得。”正是看中了优质的自然要素组合,企业决定把度假区项目选址在大乳山脚下。“先修复生态,再开发旅游”,大乳山的生态修复坚持陆海统筹。从2004年立项开始,景区先后绿化荒山近万亩,种植各类乔灌木2200多万株,多级提水灌溉硬是在山上种活了一批树,减少了水土流失、泥沙入海;清理污泥深挖至原沙原土,修复海岸恢复沙滩3000多米。修复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持续维护。“中水直接入海可能导致海洋富营养化。”刘杨指着一块湿地介绍,为防止景区和当地村民生活污水直接入海,景区地下埋有多处污水处理系统,还人工修建了多块湿地用于承接处理后的中水。目前景区湿地可蓄存淡水200多万立方,不仅把中水二次净化,还变废为宝给湿地补水,为旱季绿化提供灌溉水源。这样的修复项目在威海不是个案。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陈丕松告诉记者,通过实施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全市修复海岸带60余公里,整治沙滩1000多亩;通过加强沿海防护林带修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2%以上,增强了海岸带防风抗灾能力。
原标题:规划用海 严格管海 修复护海——山东威海探索“蓝色经济”生态发展新华社济南5月25日电(记者荣启涵)一双手,有力地托举着画框,从中空处望去:海天一色做画布,灯塔、船只皆入画卷。在威海市文化广场上,这个名为“画中画”的雕塑被誉为现代威海的象征,传递着当地用海、管海、护海的情结。2015年,威海市海洋生产总值达101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33%。日前,记者随国家海洋局“2016海疆生态行”调研第一站来到这里,实地了解这个海岸线长达985.9公里的滨海城市,如何在“绿色”“共享”理念下实现可持续的蓝色经济发展。 规划先行的“用海”:靠海吃海 合理使用才长久4万亩浮漂,2万多个规格参差的养殖网箱,1000多个养殖平台……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管理科科长蔡德泉说,过去从刘公岛上俯瞰,威海湾壮观得像个巨型海上垃圾场。而实际上,这是威海湾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养殖业后形成的场面。据他介绍,大量养殖网箱不仅破坏了近海景观,也挤压了这个天然良港的发展空间。“养殖需要大量投喂,这个半封闭海湾的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了。”蔡德泉说。竭泽而渔显然不可取,如何能让“靠海吃海”更长久?2004年,威海市在全国率先编制了《威海市海岸带分区管制规划》,把全市1046平方公里海岸带全部纳入其中。《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渔业振兴规划》《海洋游钓基地布局规划》等先后出台,形成了系统的海洋区划体系和海洋产业规划。对于近海养殖,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马端兴说,凡是与规划不相符的、低端有污染的都逐步予以搬迁、拆除。数据显示,近年累计清理近海养殖筏架10多万亩,拆除网箱、看护房、生产平台2万多个。在山东最开阔的海湾和我国重要渔业试验场——桑沟湾,由于无序利用导致海岸明显后退、岸线侵蚀严重、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威海市委书记孙述涛说,要把最好岸线还给自然,把最美海景留给市民。自2005年开始,全长6.5千米的桑沟湾海岸线开启“愚公移山”式整治,海岸上的板房、小加工厂被拆除疏导到专用养殖码头,近海养殖筏架统一移到距岸2000米外。近海水流畅通了、漂浮物不见了,由地方投资4.2亿元,现在桑沟湾变成了占地8.54平方千米的滨海公园,一座座渔人雕塑讲述着桑沟湾的过去和现在。最严保护的“管海”:多头并举 守住海岸产业准入关先后拒绝总额280多亿元的投资项目,否决鲁东造船、中石化成品油储运基地等海岸带建设项目……在威海,通过严把海岸带项目审批关,严守生态红线和“产业红线”,当地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等环评不达标项目进入。有限的海岸资源用于发展优质海洋产业。隶属威海的县级市荣成,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是全国第一大渔业城市。荣成经济从传统的“牧鱼耕海”开始,却陷入了长期“拼资源”生存的低端、高污染模式。环境约束倒逼产业转型,当地对海产品加工提高了准入门槛,“扶大压小”引导整合,推动鱼粉加工向海洋蛋白、鱼油等提取物开发转型,禁止新上小型鱼粉、饲料加工项目,关停证照不齐的作坊式鱼粉企业。截至目前,全市186家鱼粉企业整合为61家,所有企业完成新改扩建厂房和更新配套治污设备。在投资一亿多元引进4套先进生产设备,建了污水处理厂之后,赤山集团鱼粉厂厂长杨进状说“再也不怕周围老百姓戳脊梁骨了”。“管海”不是一家独揽。为了管好985.9公里海岸线,威海专门成立海岸带协调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发改委、城乡建设、环保、海洋与渔业等部门间的联席会议、首长负责、联合执法等日常工作制度,构建起综合协调管理框架。对于生态脆弱区、禁止利用区,当地“零容忍”实行最严格保护措施。马端兴给记者细数了当地的“保护账本”:刘公岛、双岛等8处沿海林场重点保护;建成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5处自然保护区以及7处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还有30多处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原良种场。 修复在先的“护海”:海陆统筹 源头控制污染入海威海市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里,至今仍保留着一块养殖池的旧貌,向游人无声地讲述这里曾经的重污染。度假区总经理刘杨说,当时的大乳山海滨,用“满目疮痍”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刘杨说,十几年前他第一次见到的大乳山海岸带,像个“烧火的素颜美女”,因为熏了一脸炭灰而遮盖了容颜:山是火成岩,水不下渗直接淌走,满山荒芜;滩涂养殖池污泥沉积,垃圾遍地,海水浑浊发出刺鼻的气味。“但这里山、海、滩、湾、岛、湖齐全,地理位置十分难得。”正是看中了优质的自然要素组合,企业决定把度假区项目选址在大乳山脚下。“先修复生态,再开发旅游”,大乳山的生态修复坚持陆海统筹。从2004年立项开始,景区先后绿化荒山近万亩,种植各类乔灌木2200多万株,多级提水灌溉硬是在山上种活了一批树,减少了水土流失、泥沙入海;清理污泥深挖至原沙原土,修复海岸恢复沙滩3000多米。修复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持续维护。“中水直接入海可能导致海洋富营养化。”刘杨指着一块湿地介绍,为防止景区和当地村民生活污水直接入海,景区地下埋有多处污水处理系统,还人工修建了多块湿地用于承接处理后的中水。目前景区湿地可蓄存淡水200多万立方,不仅把中水二次净化,还变废为宝给湿地补水,为旱季绿化提供灌溉水源。这样的修复项目在威海不是个案。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陈丕松告诉记者,通过实施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全市修复海岸带60余公里,整治沙滩1000多亩;通过加强沿海防护林带修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2%以上,增强了海岸带防风抗灾能力。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