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石的过程就是“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 相石的过程就是“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09:14:14
    他是福建首位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个人作品展的艺术家,也是当代首位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个人作品展的工艺美术大师,他的作品《春声赋》是上海世博会福建馆官方指定的“镇馆之宝”,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寿山石雕刻名家陈礼忠。
    他师从寿山石雕刻大师冯久和,擅长雕刻寿山石的山水、花卉、禽鸟、人物,尤其精于鹰和天鹅的雕刻。金庸先生曾为其作品《武夷晨曲》题词:“陈礼忠先生妙技,瑰巍奇山,鬼斧神工。”
    在艺术的世界里,大师和匠人的分水岭显而易见。大师有勇气拒绝平庸、摆脱俗常,有一双慧眼看清世间万物之美,还要拥有一双巧夺天工之手。在陈礼忠看来,每一种艺术形式都要有一种灵魂在背后支撑。
    “师法自然,造物随心”是他艺术创作的灵魂
    古人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师自然”还要“师造化”,很多地方还要靠到自然界里面去吸收更多的一些创作灵感。
一块寿山原石,如何变成一件造型奇崛的艺术珍品?在陈礼忠看来,首先要做的就是“相石”,这就要求他要先是个发现者,才能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地做到“因形施艺,因色取巧”。
    “相石的过程就是随着发现而不断改变构思,这就要求艺术家要走进生活和自然。”陈礼忠说。早年跟随舅舅学艺的时候,陈礼忠就格外注重这方面的训练。那时,在舅舅的要求下,他每天都要刻3套的12生肖雕像,并逐渐培养起观察与思考的习惯。
    除了要走进生活外,陈礼忠认为,一个艺术家也需要从自然界中去汲取营养。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他崇尚自然的美学理念。
    《残荷听雨》中,他采用老岭石雕刻而成,无论是枯瘦的莲蓬、凋零的花瓣、枯萎的荷叶,还是栩栩如生的翠鸟,经由虚实留白的独特造型,整个作品就像一幅水墨画,静中有动,动中求静。仙游石雕刻而成的作品《暗香》,精工细雕写实之中又蕴含着诗意朦胧的写意之美,仿佛一幅丹青小品。
    在陈礼忠看来,自然界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脱离自然太久了。他说:“我希望有一天,能够气定神闲地游走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既能捕捉到山川鸟兽鱼虫最原生态的风姿,又能体会到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情景。”
他摈弃“重材轻艺”,执著于发现蕴藏在石头里的生命符号
    一个有能力的雕刻大师,他的技艺应该是有能力驾驭他手下的这把刀和他手下的这块石头,而不应该被为好的材料所束缚,绑住了自己的想象。
    “美石精工”,这是大多数人对寿山石雕刻的传统印象。在他们眼里,寿山石的材质越昂贵,它的雕刻价值就越大。
陈礼忠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天下石材皆为我所用”,一百多种寿山石石种,无论是名贵还是普通,样样都可以镌刻成艺术精品的绚丽瑰宝,关键在于艺术家是否有悟性和眼力。
    “在法国卢浮宫,那些雕刻作品所用的材质并不见得多么希贵,大多数也是用花岗岩、大理石、汉白玉等普通石材,但同样可以历久弥新地广泛流传。这就是它超越材料的艺术力量,让冰冷的石头变得有温度,可以传递情感。”陈礼忠突破材料限制的艺术实践,改变了普通寿山石的命运,让它们重新被发现和认识。
    他充分运用被大众忽略的“老岭石”沉着的色泽和厚重的质感,创作了一系列以荷为主题的作品。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陈礼忠的作品让生命活化于石头,让传统与现代相遇,使人们通过艺术深悟自然,在艺术中进一步了解人自身的创造力,拓展了人类艺术创作经验。
    “雕刻不应受制于石材,而是通过工艺在石头上创造有深远意义的作品,能激励人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层解读,传承的同时反思当代中国的艺术发展和文化方向。”陈礼忠说。
    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对陈礼忠作品的评价甚高,他说:“从陈礼忠的作品里,看到了一条从灵性到诗意的审美弧线,看到了一位寿山石雕刻艺术家追求作品高附加值的执著冷静,看到了作者在他所塑造的审美世界里像国画一样的浓郁韵味……”
    陈礼忠前后获得20多项金奖、银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用这些“粗石头”雕刻而成。例如,他所擅长的“鹰”系列作品,老鹰身上的那种霸气野性的一面,用灰白老岭石反而能够表现得更为充分。如果有更多的雕刻家在这方面取得突破,那么寿山石雕将不再受制于资源的限制,并将打开巨大的创造空间。
    他将寿山石带出国门,引领中西方文化新的交流与碰撞
    “我感觉我们艺术家要经常到外面去开拓视野,还有通过这样的交流,让西方也了解我们东方文化,我们也要出去把先进的文化带回来。”陈礼忠说。
    自2007年以来,陈礼忠去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和英国等国进行艺术考察。在考察及办展的过程中,陈礼忠深刻地认识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他甚至呐喊:“东方寿山石需要被赋予更多的人文色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价值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当前东西方文化的审美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工艺美术方面,我们中国的寿山石雕刻题材很多还是以神仙、佛像、弥勒为主。西方一些题材也是从宗教里面衍生而来,但是他们更具有人性。”陈礼忠说。
    说到中西方文化差异,陈礼忠娓娓道来,他说:“欧洲启蒙运动开启了人的智慧,故而很多西方传承下来的艺术品,后人能够从中看到当时的文化气息。然而东方审美还停留在古兽、神权上,皇权占据了寿山石雕刻的大半江山,缺少人文气息。中国的寿山石文化还需要走出去和引进来。”
    陈礼忠提倡艺术家要担当起传承文化的使命,那就是用艺术作品表现时代的烙印。“我老师冯久和先生著名的花果篮作品,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地被人模仿。作为雕刻初学者,学生时代借鉴大师的作品是无可厚非的,可要懂得在继承中创新。我们是一个单独个体,可以学习前人的雕刻技巧,但也要雕刻出属于自己时代的作品。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前人,才可以为后人留下伟大的作品。”他说。
    时代更迭,观念巨变,让他对行业内守旧审美模式充满担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人们观念在转变,但是我们没有从这些封建愚昧的审美中脱颖而出,去欣赏自然界里的和人文精神的东西,这使我感觉到一种痛心和悲哀。”陈礼忠说。
    谈起寿山石雕刻的未来,陈礼忠欣喜的同时也不无忧虑。他说,目前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深陷“唯材料论”的现实困境。仅寿山石雕行业,从业人员就达20多万人,但从题材和内容看,多是神佛仙道一类的传统作品。
    寿山石资源日渐枯竭,如此因循守旧、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如同自制牢笼,哪怕再有一座寿山,也要被挖空耗尽。他认为,只有材料和艺术并举,变“废”为宝,多些新创意、新构思,寿山石雕行业才能够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陈礼忠认为:“真正搞艺术的人不能只做匠人,每一种艺术形式都要有一种灵魂在背后支撑着。中国多彩多姿的传统工艺美术之所以在传承、创新、发展,就是因为它们凝聚着更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韵味。”
    在日渐浮躁、商业化的寿山石国度,陈礼忠的作品无疑是让人清醒的一泼冷水:石中无文,行之不远。
    陈礼忠 1968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久和。擅长寿山石雕山水、花卉、禽鸟、动物、人物雕刻,以鹰和天鹅尤为精妙,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艺术形式,并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了一大批富有生命力的优秀艺术作品。尤其是荷花系列,优雅隽永,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春声赋》、《啸震沧海》、《春日》、《守望》、《长相厮守》、《呵护》等。
    作品《春声赋》赏析
    2010年,大型寿山石雕《春声赋》入选上海世博会,这件重达1200斤的巨型寿山石雕作品据业内专家鉴定是此前问世的最大的寿山石雕作品。一凤一凰与五十六只形态各异的小鸟或栖或飞,环绕在一棵不老松身边,形成众鸟朝凤的欢乐图景,寓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和睦与新中国繁荣富强;一轮红日在祥云的缭绕中冉冉升起,形成百花盛开、百鸟和鸣的祥和景象。
    著名作家陈章汉为陈礼忠的作品起名为《春声赋》,并赋诗:“石本无语,而观者觉其有声。信乎雕艺精运,可以乱真矣。”寥寥数语,不仅道出寿山石的奇妙处,更对陈礼忠的高超技艺予以了高度评价。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0条)
推荐阅读